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立体式口罩,包括纺粘布、内布和鼻梁架,所述纺粘布的内部缝制所述内布,所述纺粘布的顶部缝制所述鼻梁架,所述纺粘布的前侧壁侧壁压印有密封条,所述纺粘布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挂耳带,该种3D立体式口罩,可在纺粘布的内部组合内布,内布中通过熔喷布夹装活性炭压缩层和竹纤维压缩层,增加过滤效果,经济消耗低,安全性高,且在纺粘布上组合鼻梁架,配合弹性布进行粘接,可在鼻梁组合中,利用携带软垫板的鼻夹对鼻梁固定,同时利用弹性布对接触缝隙进行遮挡,舒适性强,密封效果好,可在纺粘布与挂耳带之间压制密封条,以在口罩未开启使用时保证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立体式口罩
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3D立体式口罩。
技术介绍
医用防护用品是指用于治疗时对保护医疗人员及患者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防护裙、防护手套、防护玻璃板、防护帽、性腺防护器具、防护眼镜等其它防护用具。口罩就是防护装置中的一个分类,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现有的口罩在未进行使用前,会出现口罩内部污染的情况,且口罩自身的过滤性主要依靠材质,经济浪费大,同时在口罩携带中,口罩与鼻梁接触中舒适性较差,且易出现缝隙,影响了口罩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立体式口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口罩在未进行使用前,会出现口罩内部污染的情况,且口罩自身的过滤性主要依靠材质,经济浪费大,同时在口罩携带中,口罩与鼻梁接触中舒适性较差,且易出现缝隙,影响了口罩的防护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立体式口罩,包括纺粘布、内布和鼻梁架,所述纺粘布的内部缝制所述内布,所述纺粘布的顶部缝制所述鼻梁架,所述纺粘布的前侧壁侧壁压印有密封条,所述纺粘布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挂耳带,所述内布的底部粘接有熔喷布,所述熔喷布的底部粘接有活性炭压缩层,所述活性炭压缩层的底部粘接有竹纤维压缩层,所述内布的右侧壁压制有折痕,所述内布通过所述折痕分为前罩和后罩,所述鼻梁架的内腔前后侧壁粘接有弹性布,所述弹性布的前后侧壁分别与所述前罩的后侧壁和所述后罩的前侧壁粘接,所述鼻梁架的右侧壁粘接有鼻夹,所述鼻夹的左侧壁粘接有软垫板。优选的,所述挂耳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挂耳带的前侧壁开设有挂耳孔。优选的,所述鼻梁架的安装位置与所述纺粘布的中心点位置一致。优选的,所述弹性布的形状为半弧形,所述弹性布的右侧壁与所述前罩和所述后罩的左侧壁粘接。优选的,所述软垫板的材质为软质橡胶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3D立体式口罩,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可在纺粘布的内部组合内布,内布中通过熔喷布夹装活性炭压缩层和竹纤维压缩层,增加过滤效果,经济消耗低,安全性高,且在纺粘布上组合鼻梁架,配合弹性布进行粘接,可在鼻梁组合中,利用携带软垫板的鼻夹对鼻梁固定,同时利用弹性布对接触缝隙进行遮挡,舒适性强,密封效果好,可在纺粘布与挂耳带之间压制密封条,以在口罩未开启使用时保证洁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布分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鼻梁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纺粘布、110密封条、120挂耳带、130挂耳孔、200内布、210熔喷布、220活性炭压缩层、230竹纤维压缩层、300鼻梁架、310弹性布、320鼻夹、330软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3D立体式口罩,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便于增加口罩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请参阅图1-3,包括纺粘布100、内布200和鼻梁架300;请再次参阅图1,纺粘布100的前后侧壁具有密封条110,具体的,纺粘布100的前侧壁侧壁压印有密封条110,纺粘布100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挂耳带120;请再次参阅图1-2,内布200的前侧壁与纺粘布100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具体的,纺粘布100的内部缝制内布200,内布200的底部粘接有熔喷布210,熔喷布210的底部粘接有活性炭压缩层220,活性炭压缩层220的底部粘接有竹纤维压缩层230,内布200的右侧壁压制有折痕,内布200通过折痕分为前罩和后罩;请再次参阅图1-3,鼻梁架300的底部与纺粘布100的顶部固定连接,具体的,纺粘布100的顶部缝制鼻梁架300,鼻梁架300的内腔前后侧壁粘接有弹性布310,弹性布310的前后侧壁分别与前罩的后侧壁和后罩的前侧壁粘接,鼻梁架300的右侧壁粘接有鼻夹320,鼻夹320的左侧壁粘接有软垫板330;在具体的使用时,首先纺粘布100的内部粘接内布200,内部200由熔喷布210、活性炭压缩层220和竹纤维压缩层230进行组合,过滤效果好,且经济造价低,在纺粘布100的顶部安装有鼻梁架300,鼻梁架300的内侧具有弹性布310和鼻夹320,鼻夹320依靠软垫板330与鼻梁进行连接,弹性布310可对缝隙位置进行填充,增加密封效果的同时,保证了与鼻梁接触过程的缓冲性,达到增加舒适度的目的,同时在纺粘布100的侧面组合挂耳带120,通过压印方式对口罩位置进行密封,需要时进行两侧施力即可扯开此部分,而挂耳带120上具有挂耳孔130,便于进行耳部携带。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便于挂耳带120可对耳部进行有效悬挂,具体的,挂耳带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挂耳带120的前侧壁开设有挂耳孔130。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便于保证口罩使用时,鼻梁架300可与鼻子部分有效接触,具体的,鼻梁架300的安装位置与纺粘布100的中心点位置一致。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增加密封性和弹性,并保证与鼻梁接触到舒适度,具体的,弹性布310的形状为半弧形,弹性布310的右侧壁与前罩和后罩的左侧壁粘接,软垫板330的材质为软质橡胶板。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立体式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粘布(100)、内布(200)和鼻梁架(300),所述纺粘布(100)的内部缝制所述内布(200),所述纺粘布(100)的顶部缝制所述鼻梁架(300),所述纺粘布(100)的前侧壁侧壁压印有密封条(110),所述纺粘布(100)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挂耳带(120),所述内布(200)的底部粘接有熔喷布(210),所述熔喷布(210)的底部粘接有活性炭压缩层(220),所述活性炭压缩层(220)的底部粘接有竹纤维压缩层(230),所述内布(200)的右侧壁压制有折痕,所述内布(200)通过所述折痕分为前罩和后罩,所述鼻梁架(300)的内腔前后侧壁粘接有弹性布(310),所述弹性布(310)的前后侧壁分别与所述前罩的后侧壁和所述后罩的前侧壁粘接,所述鼻梁架(300)的右侧壁粘接有鼻夹(320),所述鼻夹(320)的左侧壁粘接有软垫板(3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立体式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粘布(100)、内布(200)和鼻梁架(300),所述纺粘布(100)的内部缝制所述内布(200),所述纺粘布(100)的顶部缝制所述鼻梁架(300),所述纺粘布(100)的前侧壁侧壁压印有密封条(110),所述纺粘布(100)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挂耳带(120),所述内布(200)的底部粘接有熔喷布(210),所述熔喷布(210)的底部粘接有活性炭压缩层(220),所述活性炭压缩层(220)的底部粘接有竹纤维压缩层(230),所述内布(200)的右侧壁压制有折痕,所述内布(200)通过所述折痕分为前罩和后罩,所述鼻梁架(300)的内腔前后侧壁粘接有弹性布(310),所述弹性布(310)的前后侧壁分别与所述前罩的后侧壁和所述后罩的前侧壁粘接,所述鼻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银,王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宜美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