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18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上连接有两个按扣,所述按扣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带,所述面罩主体在两个所述按扣之间设置有护额;所述面罩主体包括依次堆叠的PET基材、IM消影层、硬化层、底层氧化铌、氧化硅层和上层氧化铌;所述底层氧化铌的厚度设置为123‑130nm,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设置为70‑75nm,所述上层氧化铌的厚度设置为16‑19n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耐弯折、防滑、防刮、防水、防油等性能,能有效抵消0‑300HZ的低频电磁辐射和波长范围在420‑460nm高能量蓝光。

A radiation proof and blue light multifunctional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
本技术涉及防蓝光防辐射
,具体为一种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
技术介绍
蓝光是指波长在400nm-500nm范围内的光频率辐射来源于电磁波,长时间在蓝光及辐射照射下会造成视网膜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视力下降,目前有效防蓝光防辐射有两种方法:一是从源头降低蓝光辐射;二是通过眼镜、面罩等防具阻断蓝光和电磁辐射的传播,面罩、眼镜等防具通过在镜片内加入化合物达到干扰蓝光和辐射传播的目的。防蓝光眼镜采用透明材料,只能阻挡一半的蓝光,有针对过滤蓝光的有色镜片则会蒙上一层黄色滤镜,长期使用会产生色差,防辐射镜片一种是镀膜镜片,一种是合成镜片。合成镜片是多层导出电磁,镜片层真空合成,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镀膜镜片是在镜片表面镀一层反射膜,工艺简便,成本适中。为此选择在面罩主体上进行镀膜,主要技术方案通过调整镀膜材料和厚度抵消相应波长的电磁波,反射或吸收蓝光。市面上现有的防护面罩功能、使用场景单一,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不便捷,市场上面罩眼睛部位和面罩分离,除眼睛部位能看到视野外,其余为不透光部分,视觉效果较差,而防护眼镜只能防护眼睛部位,价格低廉产品长时间使用防护镀层会脱落,性能降低。目前市面上同类产品存在问题:1.没有集防水雾防蓝光一体化的PET面罩;2.医用防辐射面罩成本较高;3.镀膜技术不成熟;4.应用场景单一;5.面罩除眼睛部位外都不透明;6.面罩无法弯曲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上连接有两个按扣,所述按扣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带,所述面罩主体在两个所述按扣之间设置有护额;所述面罩主体包括依次堆叠的PET基材、IM消影层、硬化层、底层氧化铌、氧化硅层和上层氧化铌;所述底层氧化铌的厚度设置为123-130nm,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设置为70-75nm,所述上层氧化铌的厚度设置为16-19nm。优选的,所述上层氧化铌上设置有防护胶水层,所述防护胶水层的厚度设置为3-5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真空卷绕镀膜技术,能将防蓝光防辐射同时溅射在透明PET基材表面,具有防辐射、防蓝光、透光面积最大化、防水雾功能,并且成品每平米价格在百元左右,与同级性能产品相比要低很多,采用涂有硬化层(3H)的PET基材,与以往的玻璃镀膜相比,PET具有良好的耐弯折、防滑、防刮、防水、防油等性能,能有效抵消0-300HZ的低频电磁辐射和波长范围在420-460nm高能量蓝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面罩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面罩主体组成结构爆炸示意图。图中:1面罩主体、2按扣、3魔术贴带、4护额、5PET基材、6IM消影层、7硬化层、8底层氧化铌、9氧化硅层、10上层氧化铌、11防护胶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面罩主体1上连接有两个按扣2,按扣2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带3,面罩主体1在两个按扣2之间设置有护额4;面罩主体1包括依次堆叠的PET基材5、IM消影层6、硬化层7、底层氧化铌8、氧化硅层9和上层氧化铌10,上层氧化铌10上设置有防护胶水层11,防护胶水层11的厚度设置为3-5μm。底层氧化铌8的厚度设置为123-130nm,氧化硅层9的厚度设置为70-75nm,上层氧化铌10的厚度设置为16-19nm。在本实施例中,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主要面向日常生产生活使用,主要由面罩主体1和主体框架组成,核心部位是构成面罩主体1的多层镜片结构,其中主体框架由魔术贴带3、护额4、按扣2组成,面罩主体1为高低高折射率的膜系结构,其中SiO2折射率约为0.219,底层Nb2O5折射率约为0.38,上层Nb2O5折射率约为0.06,高折层材料选用氧化铌材料制成、或者可以采用氮化硅材料,低折层采用氧化硅材料制成,通过调节膜层厚度达到防蓝光、防辐射性能,其中底层氧化铌8的厚度设置为125nm,氧化硅层9的厚度在73nm之间,上层氧化铌10的厚度设置为18nm。在镀膜过程中,具体溅射镀膜速率参数:其中,氧化铌膜层为1.4nm/Kw*m/min、氧化硅膜层为1.4nm/Kw*m/min,本实施例中的面罩主体1的膜层结构能有效抵消0-300HZ的低频电磁辐射和波长范围在420-460nm高能量蓝光,能够很好的防辐射和防蓝光,而且在镀膜结束后在上层氧化铌10的表面涂一层4um厚的防护胶水,可以有效的保护镀层,并且,在PET基材5上涂有IM消影层6有效降低镀层带来的影响,硬化层7具有防滑、防刮性能,PET基材5自身具有耐弯折性能、防油、防水等性能。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由魔术贴带3、面罩主体1、按扣2和护额4四个部分构成,面罩主体2由成品膜材裁剪成图中形状,护额4通过双面胶贴在面罩主体1的上方,面罩主体1上部的两边进行开洞,将魔术贴带3用按扣2进行固定,并且可以实现360°旋转,当护额4与使用者额头接触发生弯曲,魔术贴带3相互粘连固定后,面罩主体1发生弯曲防护面部,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为面罩主体1组成的高、低、高折射率的膜系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其中包括依次堆叠镀膜形成的PET基材5、IM消影层6、硬化层7、底层氧化铌8、氧化硅层9、上层氧化铌10和防护胶水层1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体(1)上连接有两个按扣(2),所述按扣(2)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带(3),所述面罩主体(1)在两个所述按扣(2)之间设置有护额(4);/n所述面罩主体(1)包括依次堆叠的PET基材(5)、IM消影层(6)、硬化层(7)、底层氧化铌(8)、氧化硅层(9)和上层氧化铌(10);/n所述底层氧化铌(8)的厚度设置为123-130nm,所述氧化硅层(9)的厚度设置为70-75nm,所述上层氧化铌(10)的厚度设置为16-19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辐射及蓝光多功能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体(1)上连接有两个按扣(2),所述按扣(2)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带(3),所述面罩主体(1)在两个所述按扣(2)之间设置有护额(4);
所述面罩主体(1)包括依次堆叠的PET基材(5)、IM消影层(6)、硬化层(7)、底层氧化铌(8)、氧化硅层(9)和上层氧化铌(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燕龙张浩高峰石荣飞凌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