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配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84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配线箱,包括:转接口箱和储线箱,所述转接口箱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电网侧和负荷侧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还与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连接;所述储线箱设置在所述转接口箱的下方或侧方,所述储线箱内设置有备用导线,所述备用导线用于使所述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备用导线用作延长导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转接口箱上设置有接线端子,且接线端子分别与电网侧和负荷侧连接,还与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连接,从而能够使得变流器、移动储能电源方舱等设备进行灵活的多机并联,从而能够减小导线使用数量,节约资源,而且可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配线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配线箱。
技术介绍
目前,近年来车载移动式储能系统在国内发展较快,国内众多研究单位和企业均在进行研究,现有技术中,在面对重要会议或大型活动的应急供电、规律性的电力检修、中低压配电网季节性的短期峰值负荷以及短时间的夏季峰值负荷等场景中,某些研究单位和企业开发了车载移动储能电源方舱,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多方舱灵活并联运行相关技术可以提高车载移动储能电源方舱的可靠性,在满足模块化冗余设计要求的同时,减小装置的体积和重量。然而,一方面,当方舱连接电网侧或负荷侧的线路较短时,需重新拆解原线路更换长导线,在紧急救援或应急供电场合,增加了工作时间,会造成更大损失。另一方面,传统的并联接线方案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方舱采用三相四线制时,需要额外加装中线和接地线。并联接线时,使用的导线数量较多,增加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因此,亟需一种提出一种新型的移动配线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配线箱,旨在解决移动配线箱实现变流器、移动储能电源方舱等设备多机并联的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配线箱,包括:转接口箱和储线箱,所述转接口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用于分别与电网侧和负荷侧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还用于与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连接,所述转接口箱内设置有接线排和地线电缆;所述储线箱设置在所述转接口箱的正下方,所述储线箱内设置有备用导线和工具,所述备用导线用于使所述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备用导线还用于使所述电网侧和负荷侧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口箱和储线箱分别包括一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转接口箱和储线箱相铰接,所述转接口箱和储线箱的开口端的上边缘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所述密封橡胶圈用于对所述转接口箱和储线箱进行防尘防水。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口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座。进一步地,所述储线箱的顶盖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转接口箱的下侧面卡设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中部设置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口箱相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两所述通风孔之间设置有两弧形隔板,两所述弧形隔板相对设置,且所述接线端子和接线线路设置在两所述弧形隔板之间,所述通风孔上敷设有散热风扇,以对所述接线端子和接线线路进行通风散热。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口箱内设置有一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式(1)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的转速:其中,V为散热风扇的转动速度,qv为散热风扇的容积流量,D为散热风扇的外径,d为散热风扇的轮毂直径,η为散热风扇的容积效率,A为散热风扇的截面积,α为散热风扇的扇叶最大厚度,b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弦长,t△为转接口箱外部的气温,t为两弧形隔板之间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隔板保持预设弧度,且两所述弧形隔板的弧顶相对设置,所述弧形隔板的弧度根据式(2)确定:其中,n为弧形隔板的弧度,L为弧形隔板的长度,r为弧形隔板的半径,s△为散热风扇关闭时两弧形隔板之间的空气流速,s为散热风扇开启时两弧形隔板之间的空气流速,t1为散热风扇开启时两弧形隔板之间的温度,t0为两弧形隔板之间的预设工作温度。进一步地,两所述弧形隔板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两所述弧形隔板之间的温度数据。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散热风扇之间敷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用于防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转接口箱上设置有接线端子,且接线端子分别与电网侧和负荷侧连接,还与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连接,从而能够使得变流器、移动储能电源方舱等设备进行灵活的多机并联,从而能够减小导线使用数量,节约资源,而且可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储线箱以放置备用导线,可随时将备用导线取出进行接线端子和变流器、移动储能电源方舱等设备的连接使用,通过将备用导线用作延长导线使用,当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连接电网侧或负荷侧的线路较短时,无需重新拆解原线路更换长导线,只需将备用导线取出使用即可,从而在紧急救援或应急供电等场合,可减少工作时间,降低损失。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移动配线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移动配线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配线箱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配线箱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配线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配线箱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口箱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口箱的横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配线箱2,移动配线箱2的一侧与一个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1电连接,其优选通过导线相连接;移动配线箱2的另一侧分别与电网侧3和负荷侧4电连接,同样优选通过导线相连接。通过设置移动配线箱2,能够快速有效的使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1与电网侧3和负荷侧4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1与移动配线箱2之间设置有接地电缆。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1还可以设置多个,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1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具体的,移动配线箱2的一侧与若干个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1电连接,其优选通过导线相连接,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1与移动配线箱2之间设置有接地电缆。移动配线箱2的另一侧分别与电网侧3和负荷侧4电连接,同样优选通过导线相连接,并且,若干个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1通过并联的方式与移动配线箱2电连接在一起,两者可以灵活接线。通过设置移动配线箱2,能够快速有效的使若干个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1与电网侧3和负荷侧4连接在一起,不仅接线方式灵活,还能够实现变流器、移动储能电源方舱等设备多机并联,从而减小导线使用数量,节约资源,而且可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图3-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移动配线箱2包括转接口箱5和储线箱6,转接口箱5和储线箱6优选为方形的盒体结构,两者内部均为空腔以进行部件的容纳。具体的,转接口箱5和储线箱6分别包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配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口箱和储线箱,所述转接口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用于分别与电网侧和负荷侧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还用于与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连接,所述转接口箱内设置有接线排和地线电缆;/n所述储线箱设置在所述转接口箱的正下方,所述储线箱内设置有备用导线和工具,所述备用导线用于使所述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备用导线还用于使所述电网侧和负荷侧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配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口箱和储线箱,所述转接口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用于分别与电网侧和负荷侧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还用于与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连接,所述转接口箱内设置有接线排和地线电缆;
所述储线箱设置在所述转接口箱的正下方,所述储线箱内设置有备用导线和工具,所述备用导线用于使所述变流器或移动储能电源方舱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备用导线还用于使所述电网侧和负荷侧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口箱和储线箱分别包括一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转接口箱和储线箱相铰接,所述转接口箱和储线箱的开口端的上边缘设置有密封橡胶圈,所述密封橡胶圈用于对所述转接口箱和储线箱进行防尘防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口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线箱的顶盖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转接口箱的下侧面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中部设置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口箱相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两所述通风孔之间设置有两弧形隔板,两所述弧形隔板相对设置,且所述接线端子和接线线路设置在两所述弧形隔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鹭鹭孙丽敬吴鸣刘国宇李彬彬蔺圣杰刘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