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81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启停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包括蓄电池容器,所述蓄电池容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数量为两个,左侧所述分离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池组,左侧所述分离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池组,右侧所述分离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的结构相同。该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通过将传统的铅电极改为环保材料的生物质碳电极,生物质碳具有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对土壤生物生态具有调控作用等特性,而传统的铅电极则会破坏环境造成土壤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生物质碳电极的使用就能够避免环境污染和土壤收到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启停电池
,具体为一种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
技术介绍
密封免维护蓄电池采用九十年代最新设计的全密封结构及现代化生产工艺,使其具有高性能、长寿命、免维护、安全可靠的卓越性能。现有免维护蓄电池虽然已经做到了长寿命和安全可靠的特点,但是在污染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完美,比如启停电池的电极组成成分含有大量的铅元素,如果电池使用后丢弃可能会导致铅污染,使得环境和土壤都会收到破坏,另外电池如果长时间不用就需要从汽车上取下,而取下后就会面临跑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以上两点推出了一种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具备使用生物质碳备制而成的电机减少环境污染、电极可取下防止跑电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启停电池的电极如果随意丢弃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壤破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包括蓄电池容器,所述蓄电池容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数量为两个,左侧所述分离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池组,左侧所述分离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池组,右侧所述分离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内部包含若干正极板,所述正极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条,所述第三电池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极柱衬套,所述极柱衬套的内腔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内部啮合有正电极,所述正电极的底部设有内螺纹,所述正电极通过内螺纹与极柱衬套内腔的外螺纹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电池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液孔盖,所述加液孔盖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负电极。优选的,所述隔板为微孔塑料。优选的,所述加液孔盖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加液孔盖分别位于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均浸在电解液的内部,且通过分离板的设置使得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互不接触。优选的,所述连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条分别与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的顶部连接。优选的,所述负电极固定安装在另一极柱衬套的内部。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通过将传统的铅电极改为环保材料的生物质碳电极,生物质碳具有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对土壤生物生态具有调控作用等特性,而传统的铅电极则会破坏环境造成土壤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生物质碳电极的使用就能够避免环境污染和土壤收到破坏的问题。2、该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通过将生物质碳电极做成螺纹的,能够与极柱村套进行活动安装,这样改进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对其中的一个电极进行拆卸取下,这样就能够防止两个电极暴露在空气中因为空气中存在着介质而导致跑电的情况,如果将其中的一个电极改进为可拆卸的,这样就能够防止两个电极同时暴露在空气中而跑电,从而在电池不用时将电极取下即可长时间放置电池而不用中途定期补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图。图中:1、蓄电池容器;2、分离板;3、第一电池组;4、第二电池组;5、第三电池组;6、正极板;7、负极板;8、隔板;9、连条;10、极柱衬套;11、正电极;12、内螺纹;13、外螺纹;14、加液孔盖;15、负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包括蓄电池容器1,蓄电池容器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分离板2,分离板2的数量为两个,左侧分离板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池组3,左侧分离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池组4,右侧分离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池组5,第一电池组3、第二电池组4和第三电池组5的结构相同,第一电池组3的内部包含若干正极板6,正极板6、负极板7和隔板8均浸在电解液的内部,且通过分离板2的设置使得第一电池组3、第二电池组4和第三电池组5互不接触,通过分离板2将第一电池组3、第二电池组4和第三电池组5隔开,从而将一个电池分成独立的电池组,更便于对电池的管理和维修,正极板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负极板7,正极板6和负极板7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8,隔板8为微孔塑料,隔板8的作用是用来将正极板6和负极板7隔开,从而防止正极板6和负极板7相互接触而短路,而隔板8还需要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渗透,另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因此选用微孔塑料作为隔板8的备制材料,第一电池组3和第二电池组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条9,连条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条9分别与第一电池组3和第二电池组4、第二电池组4和第三电池组5的顶部连接,通过连条9的设置,使得第一电池组3、第二电池组4和第三电池组5形成一个整体的电路,从而能偶实现将第一电池组3、第二电池组4和第三电池组5整合成一个整体电池的效果,第三电池组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极柱衬套10,极柱衬套10的内腔设有外螺纹13,外螺纹13的内部啮合有正电极11,正电极11的底部设有内螺纹12,正电极11通过内螺纹12与极柱衬套10内腔的外螺纹13相互啮合,第一电池组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液孔盖14,加液孔盖14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加液孔盖14分别位于第一电池组3、第二电池组4和第三电池组5的顶部,通过三个加液孔盖14的设置,可以分别向第一电池组3、第二电池组4和第三电池组5加注电解液,加液孔盖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负电极15,负电极15固定安装在另一极柱衬套10的内部,负电极15可以不用设置成活动的结构,只需要将两个中的一个做成活动的电极即可,一方面只需要将其中的一个电机取下就能够达到防止跑电的效果,不需要将正电极11和负电极15都做成活动的,另一方面都做成活动的容易造成的丢失的情况,因此只需要将其中的一个做成活动的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包括蓄电池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容器(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分离板(2),所述分离板(2)的数量为两个,左侧所述分离板(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池组(3),左侧所述分离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池组(4),右侧所述分离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池组(5),所述第一电池组(3)、第二电池组(4)和第三电池组(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电池组(3)的内部包含若干正极板(6),所述正极板(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负极板(7),所述正极板(6)和负极板(7)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8),所述第一电池组(3)和第二电池组(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条(9),所述第三电池组(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极柱衬套(10),所述极柱衬套(10)的内腔设有外螺纹(13),所述外螺纹(13)的内部啮合有正电极(11),所述正电极(11)的底部设有内螺纹(12),所述正电极(11)通过内螺纹(12)与极柱衬套(10)内腔的外螺纹(13)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电池组(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液孔盖(14),所述加液孔盖(1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负电极(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碳电极的启停电池,包括蓄电池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容器(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分离板(2),所述分离板(2)的数量为两个,左侧所述分离板(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池组(3),左侧所述分离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池组(4),右侧所述分离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池组(5),所述第一电池组(3)、第二电池组(4)和第三电池组(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电池组(3)的内部包含若干正极板(6),所述正极板(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负极板(7),所述正极板(6)和负极板(7)之间固定安装有隔板(8),所述第一电池组(3)和第二电池组(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条(9),所述第三电池组(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极柱衬套(10),所述极柱衬套(10)的内腔设有外螺纹(13),所述外螺纹(13)的内部啮合有正电极(11),所述正电极(11)的底部设有内螺纹(12),所述正电极(11)通过内螺纹(12)与极柱衬套(10)内腔的外螺纹(13)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电池组(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液孔盖(14),所述加液孔盖(14)的上方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庞欢郑明波柴琳赵平宋波吴古才
申请(专利权)人:风帆扬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