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箱箱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24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箱箱盖,包括箱盖本体,极柱槽设置在箱盖本体的一侧边缘处,加液孔设置在箱盖本体的另一侧,极柱槽上台环绕极柱槽设置,并设置在极柱槽的上部,极柱孔设置在极柱槽的中心并贯穿极柱槽,极柱孔设置为与电池极柱相适配的形状,极柱槽侧板固定设置在箱盖本体的边缘处并覆盖极柱槽深度的一半,极柱槽侧板台设置在极柱槽侧板)上方的极柱槽开口处,极柱槽螺孔设置在极柱槽上台与极柱槽侧板台上,极柱槽盖设置为与极柱槽相适配的L形结构并嵌设置在极柱槽上台与极柱槽侧板台内,极柱槽盖上连接设置有橡胶包裹的电线,电线一端连接在电池极柱上;本装置解决了现有铅酸蓄电池不防水,遇水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箱箱盖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箱箱盖。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Lead-acidbattery)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分为排气式蓄电池和免维护铅酸电池。电池主要由管式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板、电池槽、电池盖、极柱、注液盖等组成。排气式蓄电池的电极是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液是硫酸的水溶液。主要优点是电压稳定、价格便宜;缺点是比能低(即每公斤蓄电池存储的电能)、使用寿命短和日常维护频繁。老式普通蓄电池一般寿命在2年左右,而且需定期检查电解液的高度并添加蒸馏水。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的寿命变得更长而且维护也更简单了。随着使用环境的复杂变换,现在的铅酸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护好,不能沾水,特别是极柱裸露的地方一定需要防护好,在水里更是无法使用,一些潮湿,露水大的地方使用也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较耐潮的铅酸蓄电池,而在整个电池的结构中,电池箱盖是主要裸露的地方,因此,电池箱盖的防潮防水性决定了整体的防水性。为此,提供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箱箱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箱箱盖,解决现有铅酸蓄电池不防水,遇水易损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箱箱盖,包括箱盖本体,箱盖本体包括极柱槽、加液孔、箱盖侧螺孔,所述极柱槽包括极柱槽上台、极柱孔、极柱槽侧板、极柱槽螺孔、极柱槽侧板台、及极柱槽盖;所述极柱槽设置在箱盖本体的一侧边缘处,所述加液孔设置在箱盖本体的另一侧,所述极柱槽上台环绕极柱槽设置,并设置在极柱槽的上部,所述极柱孔设置在极柱槽的中心并贯穿极柱槽,极柱孔设置为与电池极柱相适配的形状,所述极柱槽侧板固定设置在箱盖本体的边缘处并覆盖极柱槽深度的一半,所述极柱槽侧板台设置在极柱槽侧板)上方的极柱槽开口处,所述极柱槽螺孔设置在极柱槽上台与极柱槽侧板台上,所述极柱槽盖设置为与极柱槽相适配的L形结构并嵌设置在极柱槽上台与极柱槽侧板台内,所述极柱槽盖上连接设置有橡胶包裹的电线,电线一端连接在电池极柱上:所述箱盖侧螺孔设置在箱盖本体较长的两侧。进一步的,加液孔设置为锥形,底部设置有第一柱塞,顶部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二柱塞。进一步的,第一柱塞上设置有柱塞提手,所述第二柱塞上设置有柱塞把手。进一步的,加液孔设置在箱盖本体的中心线上,其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根分液管。进一步的,极柱槽底部设置有极柱槽下台,极柱槽下台上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箱盖本体上设置有提手槽,提手槽内转接设置有提手,提手槽的中心还设置有提手槽孔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装置能够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对极柱槽,加液孔的设计更改使得整个铅酸蓄电池箱能够处于封闭状态,及时将整个设备放置如水中也不会出翔损坏的情况,解决了现有铅酸蓄电池不防水,遇水易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的局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图极柱槽盖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盖本体,12-极柱槽、13-极柱槽上台、14-极柱孔、15-极柱槽侧板、16-极柱槽螺孔、17-箱盖侧螺孔、18-提手槽、19-提手槽孔槽、110-提手、111-加液孔、112-分液管、113-第一柱塞、114-柱塞提手、115-第二柱塞、116-柱塞把手、117-极柱槽侧板台、118-极柱槽下台、119-密封圈、120-极柱槽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所示的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箱箱盖,包括箱盖本体1,箱盖本体1包括极柱槽12、加液孔111、箱盖侧螺孔17,所述极柱槽12包括极柱槽上台13、极柱孔14、极柱槽侧板15、极柱槽螺孔16、极柱槽侧板台117、及极柱槽盖120;具体的,在本装置中,极柱槽12设置在箱盖本体1的一侧边缘处,极柱槽12对称设置为2个分别为正极槽和负极槽,所述加液孔设置在在箱盖本体1)的另一侧。为了能够对极柱槽进行很好的密封,将极柱槽上台13环绕极柱槽12设置,并设置在极柱槽(2的上部,使之在箱盖本体1上形成一个台阶槽,将,将极柱孔14设置在极柱槽12的中心并贯穿极柱槽12,极柱从此处穿出,极柱孔14设置为与电池极柱相适配的形状,最好能够紧贴设置,必要时可在两者之间设置密封件进行密封。所述极柱槽侧板15固定设置在箱盖本体1的边缘处并覆盖极柱槽12深度的一半,使得极柱槽12的侧面开了孔,所述极柱槽侧板台117设置在极柱槽侧板15上方的极柱槽12开口处,所述极柱槽螺孔16设置在极柱槽上台13与极柱槽侧板台117上,所述极柱槽盖120设置为与极柱槽12相适配的L形结构并嵌设置在极柱槽上台13与极柱槽侧板台117内,所述极柱槽盖120上连接设置有橡胶包裹的电线,电线一端连接在电池极柱上,如此,在组装使用时,将极柱槽盖120上的电线连接至电池极柱上后,使用螺钉将极柱槽盖120盖在极柱槽12上,从而将极柱槽12整个的封闭。所述箱盖侧螺孔17设置在箱盖本体1较长的两侧用于将整个箱盖连接在箱体上。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封闭加液孔111,加液孔111设置为锥形,底部设置有第一柱塞113,顶部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二柱塞115,通过两道柱塞将其密封。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加液时取出柱塞,第一柱塞113上设置有柱塞提手114,所述第二柱塞115上设置有柱塞把手116。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加液孔111设置在箱盖本体1的中心线上,其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根分液管112以方便对正极与负极同时进行加液。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极柱槽12底部设置有极柱槽下台118,极柱槽下台118上设置有密封圈119使得电池极柱在安装后再与箱体连接的压力下进行自动的密封。从而防止溶液倒出。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整个电池的移动,在箱盖本体1上设置有提手槽18,提手槽18内转接设置有提手110,提手槽18的中心还设置有提手槽孔槽19。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箱箱盖,包括箱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箱盖本体(1)包括极柱槽(12)、加液孔(111)、箱盖侧螺孔(17),所述极柱槽(12)包括极柱槽上台(13)、极柱孔(14)、极柱槽侧板(15)、极柱槽螺孔(16)、极柱槽侧板台(117)、及极柱槽盖(120); 所述极柱槽(12)设置在箱盖本体(1)的一侧边缘处,所述加液孔设置在箱盖本体(1)的另一侧,所述极柱槽上台(13)环绕极柱槽(12)设置,并设置在极柱槽(12)的上部,所述极柱孔(14)设置在极柱槽(12)的中心并贯穿极柱槽(12),极柱孔(14)设置为与电池极柱相适配的形状,所述极柱槽侧板(15)固定设置在箱盖本体(1)的边缘处并覆盖极柱槽(12)深度的一半,所述极柱槽侧板台(117)设置在极柱槽侧板(15)上方的极柱槽(12)开口处,所述极柱槽螺孔(16)设置在极柱槽上台(13)与极柱槽侧板台(117)上,所述极柱槽盖(120)设置为与极柱槽(12)相适配的L形结构并嵌设置在极柱槽上台(13)与极柱槽侧板台(117)内,所述极柱槽盖(120)上连接设置有橡胶包裹的电线,电线一端连接在电池极柱上; 所述箱盖侧螺孔(17)设置在箱盖本体(1)较长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用铅酸蓄电池箱箱盖,包括箱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箱盖本体(1)包括极柱槽(12)、加液孔(111)、箱盖侧螺孔(17),所述极柱槽(12)包括极柱槽上台(13)、极柱孔(14)、极柱槽侧板(15)、极柱槽螺孔(16)、极柱槽侧板台(117)、及极柱槽盖(120);所述极柱槽(12)设置在箱盖本体(1)的一侧边缘处,所述加液孔设置在箱盖本体(1)的另一侧,所述极柱槽上台(13)环绕极柱槽(12)设置,并设置在极柱槽(12)的上部,所述极柱孔(14)设置在极柱槽(12)的中心并贯穿极柱槽(12),极柱孔(14)设置为与电池极柱相适配的形状,所述极柱槽侧板(15)固定设置在箱盖本体(1)的边缘处并覆盖极柱槽(12)深度的一半,所述极柱槽侧板台(117)设置在极柱槽侧板(15)上方的极柱槽(12)开口处,所述极柱槽螺孔(16)设置在极柱槽上台(13)与极柱槽侧板台(117)上,所述极柱槽盖(120)设置为与极柱槽(12)相适配的L形结构并嵌设置在极柱槽上台(13)与极柱槽侧板台(117)内,所述极柱槽盖(120)上连接设置有橡胶包裹的电线,电线一端连接在电池极柱上;所述箱盖侧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马蓄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