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碲锌镉/硅γ射线X射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803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碲锌镉/硅γ射线X射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器件具有高探测灵敏度和高探测效率,是一种具有吸收和倍增区分离的复合型碲锌镉‑硅探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CZT晶片与SiPM键合在一起,由CZT晶片作为探测核辐射的吸收区,SiPM作为载流子的倍增放大区,形成吸收区和倍增区分离的高探测灵敏度的CZT/Si核辐射探测器。当采用SiPM的结构时,整个器件作为高灵敏探测器应用;当将单个或部分APD单元作为像素单元时,可用作高灵敏像素探测器。为下一代康普顿γ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器成像仪器提供具有单光子计数能力的、高能量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探测灵敏度和高探测效率的探测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碲锌镉/硅γ射线X射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探测灵敏度、高探测效率的碲锌镉/硅γ射线X射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具有吸收和倍增区分离的复合型碲锌镉-硅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半导体

技术介绍
碲锌镉(Cd(1-x)ZnxTe,或简写为CZT)作为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由于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和较高的平均原子序数,因而可工作在常温,并具有较大的阻止本领和较强的抗辐射能力。近年来,随着高能量分辨率的能谱仪、高空间分辨率的成像装置和高能量的光子探测系统的飞速发展,在国土安全、高能核物理、空间物理、工业和核医学成像以及基础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有普及化的趋势,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但现有的碲锌镉探测器的测灵敏度和探测效率还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碲锌镉/硅γ射线X射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将CZT晶片与SiPM键合在一起,由CZT晶片作为探测核辐射的吸收区,SiPM作为载流子的倍增放大区,形成吸收区和倍增区分离的高探测灵敏度的C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碲锌镉/硅γ射线X射线探测器,包括射线吸收探测区和电荷倍增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采用如下任意一种结构形式方案:/n方案一:射线吸收探测区由第一金属电极层(1)、碲锌镉晶片(2)和键合过渡层(3)构成,所述键合过渡层(3)采用金属层,使射线吸收探测区形成金属-半导体-金属形式结构,其中第一金属电极层(1)作为阴极,键合过渡层(3)作为与硅晶片(4)的键合界面过渡层,从而由碲锌镉晶片(2)和硅晶片(4)通过键合过渡层(3)间接键合组成探测器的主要功能层结构;电荷倍增区由在硅外延片或硅晶片(4)上制作的雪崩PN结(5)组成,硅片上的倍增区采用硅光电倍增管的SiPM单元(7)结构,SiPM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碲锌镉/硅γ射线X射线探测器,包括射线吸收探测区和电荷倍增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采用如下任意一种结构形式方案:
方案一:射线吸收探测区由第一金属电极层(1)、碲锌镉晶片(2)和键合过渡层(3)构成,所述键合过渡层(3)采用金属层,使射线吸收探测区形成金属-半导体-金属形式结构,其中第一金属电极层(1)作为阴极,键合过渡层(3)作为与硅晶片(4)的键合界面过渡层,从而由碲锌镉晶片(2)和硅晶片(4)通过键合过渡层(3)间接键合组成探测器的主要功能层结构;电荷倍增区由在硅外延片或硅晶片(4)上制作的雪崩PN结(5)组成,硅片上的倍增区采用硅光电倍增管的SiPM单元(7)结构,SiPM单元(7)由硅晶片(4)、雪崩PN结(5)、绝缘层、绝缘层图案化沟道的填充电极层(8)和淬灭电阻以及第二金属电极层(6)组成。
方案二:射线吸收探测区由第一金属电极层(1)、碲锌镉晶片(2)和键合界面(9)构成,其中第一金属电极层(1)作为阴极,从而由碲锌镉晶片(2)和硅晶片(4)通过直接键合组成复合晶体,在碲锌镉晶片(2)和硅晶片(4)之间存在键合界面(9),形成探测器的主要功能层结构;电荷倍增区由硅晶片(4)上制作的雪崩PN结(5)组成,硅片上的倍增区采用硅光电倍增管的SiPM单元(7)结构,SiPM单元(7)由硅晶片(4)、雪崩PN结(5)、绝缘层、绝缘层图案化沟道的填充电极层(8)和淬灭电阻以及第二金属电极层(6)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碲锌镉/硅γ射线X射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用作电荷倍增区的硅晶片(4)上采用硅光电倍增管的SiPM单元(7)结构,由APD阵列构成,当灵活选择设定数目的APD单元作为一个像素单元,通过对APD单元引出电极的重新组合,转变为像素器件,能用作高灵敏像素探测器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碲锌镉/硅γ射线X射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金属电极层(1)作为阴极和第二金属电极层(6)作为阳极的一种两端结构;
或者,采用第一金属电极层(1)作为阴极,采用第二金属电极层(6)作为阳极,还采用绝缘层图案化沟道的填充电极层(8)作为阳极,形成第一种三端结构;
或者,在两端结构基础上,从键合过渡层(3)引出作为中间电极,形成第二种三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碲锌镉/硅γ射线X射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种三端结构基础上,将键合过渡层(3)引出作为中间电极,形成一种四端结构;
或者,采用第一金属电极层(1)作为阴极,采用第二金属电极层(6)作为阳极,采用键合过渡层(3)作为中间电极,将绝缘层图案化沟道的填充电极层(8)悬空或与键合过渡层(3)短路形成第三种三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嘉华梁小燕陈军戴灵恩冯成杰张继军王林军沈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