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38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钻孔;S2:安装电极线;S3:真空饱水处理;S4:表面封水处理;S5:安装应变片;S6:将电极线与高密度电阻率仪连接;S7:放置在压力机上;S8:测量未受荷载时电阻率初始数据;S9:启动压力机;S10:实时存储数据,直至所述岩石试件被压坏;S11:数据处理;S12:根据得到的电阻率‑时间曲线、电阻率‑应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时间‑应变曲线和岩石视电阻率剖面图综合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潜在破裂面发展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密度电阻率仪对岩石试件进行测量,克服了二极法、四极法实验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测点少、直观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石力学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蠕变岩石高密度电阻率实时测量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
技术介绍
突水是隧道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一般可将隧道突水分为“瞬时型突水”与“滞后型突水”,瞬时型突水是指在开挖卸荷过程中或者在开挖后极短时间内立即发生的突水现象,滞后型突水是指在岩体开挖后经一段时间蠕变才发生的突水现象,时间跨度可从数小时甚至数月不等,破坏的发生存在时间上的延迟效应。电阻率是岩石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它与岩石的孔隙率、密度、含水率及其裂隙发展状况等密切相关。当岩石受荷时,内部结构演变和微裂纹萌生、扩展、贯通使岩石内部的水充满空隙从而导致导电路径发生改变,高密度电阻率仪采集到的电阻率数据发生变化。因此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潜在破裂面的方法对于预测、预警、防治隧道发生突水灾害是十分有意义的。目前在岩石力学工程领域对于岩石发生蠕变破坏整个过程的实时电阻率测量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电阻率测量方法主要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用电钻在呈长方体的岩石试件的其中三个侧表面的上分别钻多排钻孔;/nS2:在每个钻孔内安装电极线;/nS3:对具有电极线的岩石试件进行真空条件下24h饱水处理;/nS4:对经过步骤S3得到的岩石试件进行表面封水处理;/nS5:对经过步骤S4得到的岩石试件的不具有钻孔的侧表面进行表面清理,并在此侧表面的中央安装应变片,且应变片与静态应变测量仪连接;/nS6:将所有电极线与高密度电阻率仪连接;/nS7:将经步骤S6得到的岩石试件放置在压力机上,且岩石试件的上下表面与压力机的上下压板接触面之间均垫有塑料绝缘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破裂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用电钻在呈长方体的岩石试件的其中三个侧表面的上分别钻多排钻孔;
S2:在每个钻孔内安装电极线;
S3:对具有电极线的岩石试件进行真空条件下24h饱水处理;
S4:对经过步骤S3得到的岩石试件进行表面封水处理;
S5:对经过步骤S4得到的岩石试件的不具有钻孔的侧表面进行表面清理,并在此侧表面的中央安装应变片,且应变片与静态应变测量仪连接;
S6:将所有电极线与高密度电阻率仪连接;
S7:将经步骤S6得到的岩石试件放置在压力机上,且岩石试件的上下表面与压力机的上下压板接触面之间均垫有塑料绝缘板;
S8:测量未受荷载时电阻率初始数据;
S9:启动压力机开始试验;
S10:实时存储所述高密度电阻率仪所采集的数据和岩石试件的应力应变数据,直至所述岩石试件被压坏,停止试验;
S11:数据处理:将存储在电法仪内的测量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绘制电阻率-时间曲线、电阻率-应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时间-应变曲线和岩石试件不同方位、不同时间节点的视电阻率剖面图;
S12:根据得到的电阻率-时间曲线、电阻率-应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时间-应变曲线和岩石视电阻率剖面图综合标定岩石蠕变损伤及潜在破裂面发展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标定岩石蠕变损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蓬祝鹏程王德超王述红赵永李博徐雪桐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