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高效耐蚀回字型换热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33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高效耐蚀回字型换热管及其制造方法,该回字型换热管具体为包括内层管和外套管双层结构、通路截面类“回”字型的复合管,其中外套管为本体导热率低的PVC且内层固化有S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高效耐蚀回字型换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高效耐蚀回字型换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管式(又称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传统的管式换热器虽然换热介质流量大,但整个设备的换热效果不够好,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比较低,不能满足生产中的需求。而且目前没有内置于汽车发动仓的高效换热器。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双层结构的、空间占位小、换热效率高、可工业化生产的一种双层高效耐蚀回字型换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双层结构的、空间占位小、换热效率高、可工业化生产的一种双层高效耐蚀回字型换热管及其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高效耐蚀回字型换热管,该回字型换热管具体为包括内层管和外套管的双层结构、通路截面类“回”字型的复合管,其中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高效耐蚀回字型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该回字型换热管具体为包括内层管(1)和外套管(2)的双层结构、通路截面类“回”字型的复合管,其中外套管为本体导热率低的PVC且内层固化有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高效耐蚀回字型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该回字型换热管具体为包括内层管(1)和外套管(2)的双层结构、通路截面类“回”字型的复合管,其中外套管为本体导热率低的PVC且内层固化有SiO2气凝胶热反射膜层的PVC塑料/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内套层为纯铜管镀镍后喷涂哈氏合金的高导热耐蚀复合材料;
该回字型换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S1:原材料及辅材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准备设计需求的PVC管体和纯铜管体,按重量份准备镍粉2份-3份、铬粉1份-1.2份、钼粉0.3份-0.4份、铜粉0.04份-0.06份、工业级SiO2气凝胶2.5份-3份、阴离子聚丙烯酸钠盐分散剂3.5份-4.5份、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润湿剂1.8份-2.2份、钙锌复合热稳定剂3.5份-4.5份、水性硅丙乳液56份-58份、乙二醇3.5份-4.5份、空心玻璃微珠18份-22份、消泡剂0.3份-0.5份、钛白粉18份-20份、滑石粉12份-14份、方解石粉38份-43份、三甲基戊二醇单异丁酸酯3.5份-4.5份;
②辅材准备:准备足量乙醇、足量氨水、足量去离子水、足量电镀镍槽液;
S2:预处理
①将阶段S1步骤①准备的纯铜管体采用浸入阶段S1步骤②准备的乙醇清洗干净后,采用橡胶塞封堵铜管两端,然后对铜管外表面进行酸浸蚀表面处理,再浸入阶段S1步骤②准备的电镀镍槽液中,控制槽液PH值范围在4-4.5,温度控制在80℃-90℃进行化学镀镍,镍层厚度控制在0.03mm-0.05mm,获得预镀镍铜管;
②将步骤①获得的预镀镍铜管浸泡于阶段S1步骤②准备的乙醇中防止氧化,获得待用铜管;
③将阶段S1步骤①准备的阴离子聚丙烯酸钠盐分散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润湿剂、钙锌复合热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军张昭志柳磊张敬敏
申请(专利权)人:追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