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式高压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76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式高压换热器,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侧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A,所述控制开关A外侧右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B,所述壳体内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侧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外侧配合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叶,循环水冷箱内部自带水泵使得水源进行流动,可起到降低冷却水温度,增大传热推动力的作用,效果极佳,需要说明的是循环水冷箱自身所散发热度远小于所带来的制冷效果,当条形槽中通入冷却水或无相变的加热剂时,搅拌轴转动带动传动叶的转动,以提高条形槽一侧的给热系数,为补充传热面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式高压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式高压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目前的换热装置还具有以下缺点:1、使用折流板强行阻挡的方式逼出湍流,结构复杂,且流体通道为固定方向流形式,在换热管表面形成绕流,对流换热系数降低,机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换热管内容易结垢,影响整体使用寿命;2、机体在使用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常用散热口无法及时散出高温,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也不高,受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式高压换热器,旨在提高热交换装置的高效率与耐用性;解决了机体在使用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常用散热口无法及时散出高温,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也不高,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紧凑式高压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式高压换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A(7),所述控制开关A(7)外侧右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B(14),所述壳体(1)内侧开设有条形槽(2),所述条形槽(2)内侧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外侧配合连接有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叶(9),所述壳体(1)内侧壁一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冷箱(8),所述壳体(1)内侧开设有换热腔室(11),且换热腔室(11)位于条形槽(2)之间,所述换热腔室(11)内固定安装有换热管(12),且换热管(12)为两组,所述壳体(1)左端顶部开设有入气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式高压换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侧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A(7),所述控制开关A(7)外侧右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B(14),所述壳体(1)内侧开设有条形槽(2),所述条形槽(2)内侧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外侧配合连接有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叶(9),所述壳体(1)内侧壁一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冷箱(8),所述壳体(1)内侧开设有换热腔室(11),且换热腔室(11)位于条形槽(2)之间,所述换热腔室(11)内固定安装有换热管(12),且换热管(12)为两组,所述壳体(1)左端顶部开设有入气口(5),且壳体(1)右端底部开设有出气口(13),所述入气口(5)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筛网(6),所述换热腔室(1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超声波震颤仪(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环井维海张大兴李同于博卿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