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声效应的灯光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4297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声效应的灯光散热装置,包括谐振管、板叠模块、散热模块、吸声模块以及待散热的灯光模块,谐振管包括前谐振管和后谐振管,待散热的灯光模块设于前谐振管内,板叠模块设于前谐振管和后谐振管相交处,板叠模块的冷端与灯光模块的发热部件紧贴进行热量交换,散热模块与板叠模块的热端相连,用于将板叠模块热端的热量散热到空气中,吸声模块设于谐振管后端,用于将外界声音吸收并截取所需频率的声波传递到谐振管内,声波在前后谐振管内由于干涉作用,形成驻波,从而使得灯光模块所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通过板叠模块的冷端输送到热端,并通过散热模块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额外动力,散热无噪音,安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声效应的灯光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灯光散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声效应的灯光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戏剧演出和舞台表演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剧院已达2000余家,其中专业剧场超过1000家,每个剧院平均每年举行的各类演出达46次以上。舞台演出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灯光设备的大量使用,表演组织者们为了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会使用各类灯种,这些灯光设备一般都是大功率的LED,灯光照射强度高。但是大功率的LED灯在长时间的高强度运行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消散,就会大大降低灯具本身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各类舞台灯光设备主要采用两种方式降温:主动降温和被动降温。主动降温主要是通过在灯光装置内部设置一个具有PWM调速的电风扇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而另一种降温方式是被动降温,主要通过改变灯壳外观,制造出对流空气,或加入铝质散热器将热传导出去,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这两种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散热效益并不高。并且通过风扇散热的方式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声效应的灯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谐振管、板叠模块、散热模块、吸声模块以及待散热的灯光模块,所述谐振管分成两段,分别为前谐振管和后谐振管,所述待散热的灯光模块设于前谐振管内,所述板叠模块设于谐振管内,且位于前谐振管和后谐振管相交处,所述板叠模块的冷端与灯光模块的发热部件紧贴进行热量交换,所述散热模块与板叠模块的热端相连,用于将板叠模块热端的热量散热到空气中,所述吸声模块设于谐振管后端,吸声模块为带滤波功能的吸声模块,用于将外界声音吸收并截取所需频率的声波传递到谐振管内,声波在前后谐振管内由于干涉作用,形成驻波,驻波作用在板叠模块,从而使得灯光模块所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通过板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声效应的灯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谐振管、板叠模块、散热模块、吸声模块以及待散热的灯光模块,所述谐振管分成两段,分别为前谐振管和后谐振管,所述待散热的灯光模块设于前谐振管内,所述板叠模块设于谐振管内,且位于前谐振管和后谐振管相交处,所述板叠模块的冷端与灯光模块的发热部件紧贴进行热量交换,所述散热模块与板叠模块的热端相连,用于将板叠模块热端的热量散热到空气中,所述吸声模块设于谐振管后端,吸声模块为带滤波功能的吸声模块,用于将外界声音吸收并截取所需频率的声波传递到谐振管内,声波在前后谐振管内由于干涉作用,形成驻波,驻波作用在板叠模块,从而使得灯光模块所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通过板叠模块的冷端输送到热端,并通过散热模块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谐振管为锥形壳体,所述后谐振管为圆柱形壳体,前谐振管和后谐振管采用分体制造,然后组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叠模块为圆柱形的格栅状板叠,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翘片和圆形的散热格栅板,所述散热格栅板设于前谐振管和后谐振管之间,散热格栅板前端紧贴在板叠模块的热端,所述散热翘片设于散热格栅板四周,且位于后谐振管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宋飞杨轶桥刘怡罗荣敏刘春旭曹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