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歆柯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428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包括定位底座、固定框、伸缩框、控制单元、滑动框组、连接板、气缸和摄像装置,所述的定位底座上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上设有伸缩框,伸缩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控制单元,伸缩框的外部设有滑动框组,伸缩框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摄像装置之间为铰链连接,且连接板与摄像装置之间通过销轴连有气缸。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由于人脸识别摄像头的插头线较长,当摄像头安装在调节底座后,插头线往往需要放入到底座内,常常会导致插头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严重情况下底座的内腔会将插头线强行折弯,久而久之插头线的外表皮因受到挤压后出现破损的情况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监控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场所都配备有监控系统,于监控是否有陌生人员出入,尤其是幼儿园、小学等儿童聚集地或者是一些机要部门。此类场所可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对进出入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从而达到安全监控的目的,传统的人脸识别摄像头通常安装在调节底座上,通过对底座的调节从而应对不同场合的需求。然而,由于人脸识别摄像头的插头线较长,当摄像头安装在调节底座后,插头线往往需要放入到底座内,由于底座内的空间一定,常常会导致插头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由于空间较小,严重情况下底座的内腔会将插头线强行折弯,久而久之插头线的外表皮因受到挤压后出现破损的情况,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漏电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包括定位底座、固定框、伸缩框、控制单元、滑动框组、连接板、气缸和摄像装置,所述的定位底座上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上设有伸缩框,伸缩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控制单元,且左右布置的控制单元之间交错布置,伸缩框的外部设有滑动框组,伸缩框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摄像装置之间为铰链连接,且连接板与摄像装置之间通过销轴连有气缸。所述的固定框包括框体、滑动杆、定位块、受压块、挤压块和内置弹簧,框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与滑动杆之间为左右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杆的内端面均匀安装有定位块,滑动杆的外端面均匀安装有受压块,活动槽与滑动杆之间连有内置弹簧,活动槽的上端与挤压块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挤压块安装在滑动框组的下端。所述的伸缩框包括两个合并框、连接件、两组卡位块,两个合并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合并框的下端外侧安装有卡位块,且卡位块与定位块之间为卡位连接。具体工作时,调节高度时,需要向外拔出嵌入件从而与合并框解锁分离,向下按压滑动框,随着挤压块的下降,在内置弹簧的作用下,滑动杆向外侧移动直到定位块与卡位块分离,此时可调节伸缩框的高度,高度调节后,松开滑动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重新将嵌入件与合并框嵌入锁定。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套设框、控制杆、第一弹簧、对应块、橡胶套、第二弹簧和卡位机构,套设框安装在合并框的侧壁上,套设框与控制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套设框与控制杆上端之间连有第一弹簧,控制杆的下端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对应块之间连有第二弹簧,控制杆的外端与套设框之间连有橡胶套,套设框的下端设有卡位机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具体工作时,对插头线进行绷紧时,只需向内按压控制杆,通过对应块与锁定块之间的卡位对移动中的控制杆时刻锁定,且对应块与锁定块之间的特殊结构设计保证了控制杆只能往内移动而不能复位,通过左右布置的控制杆之间逐渐靠拢,使得插头线的上半段呈蛇形结构,通过延长路径从而起到绷紧的效果,避免了插头线位于伸缩框内相互缠绕的情况。所述的滑动框组包括滑动框、嵌入件、复位弹簧,滑动框与合并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框与合并框之间连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滑动框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嵌入件连接,且初始位置的嵌入件的内端与合并框之间为嵌入连接,嵌入件的设计保证了控制单元内的控制杆内移时,滑动框不会受到挤压力后下降,确保每个控制单元内的控制杆内移时,只会挤压对应的对应块缩回到内凹槽。所述的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插头线、插头,摄像头与插头之间连有插头线,摄像头与连接板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连接板安装在右侧合并框上。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底座包括圆盘底座、转动框、螺纹框、挤压框、固定块、夹持块和螺纹柱,圆盘底座与转动框之间为转动配合连接,转动框与螺纹框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螺纹框的下端外壁安装有挤压框,圆盘底座上开设有穿过腔,穿过腔的下端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方设有夹持块,夹持块与螺纹柱的下端之间为轴承连接,螺纹柱与圆盘底座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夹持块与圆盘底座之间为上下滑动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螺纹框的上端外壁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增阻板,挤压框由橡胶材质支撑,挤压框上半部分的外径由上往下逐渐缩小。优选的,所述的受压块的外端面从上往下为逐渐向内倾斜的结构,挤压块的下端内侧面从上往下为逐渐向内倾斜的结构。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杆的内端通过销轴连有减阻辊,对应块的下端面从上往下为逐渐向外倾斜的结构。优选的,所述的卡位机构包括卡位架、锁定块、第三弹簧和联动板,卡位架的中部与套设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卡位架的上端均匀安装有锁定块,卡位架与套设框之间连有第三弹簧,卡位架的下端通过联动板与滑动框组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锁定块的上端面从上往下为逐渐向外倾斜的结构,且对应块与锁定块之间为卡位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插头线的上半部分位于伸缩框内,插头线的下半部分位于穿过腔内。(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内腔延长的方式对插头线进行放置,并通过对插头线左右交错挤压的方式使其成为蛇形结构,在固定的空间内对插头线进行绷紧式整理,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摄像头,同时避免了外表皮受到挤压后出现破损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伸缩框采用可拆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插头线能够放入,通过伸缩框以及穿过腔对插头线的收容放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插头线弯曲挤压在一起的情况;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控制单元通过移动控制杆的进出,从而挤压插头线的一侧,使得挤压位置呈弯曲状态,被挤压的插头线整体呈蛇形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对插头线进行结构变化,从而起到了绷紧的作用,绷紧后的插头线不会缠绕在一起的情况;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滑动框的下压,从而解锁伸缩框、框体之间的位置,从而调节摄像头的高度,同时,下压的滑动框解锁了控制杆的位置,控制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整体外移,方便了在调节摄像头高度调节后重新对插头线的绷紧程度进行调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X向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Y向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包括定位底座1、固定框2、伸缩框3、控制单元4、滑动框组5、连接板6、气缸7和摄像装置8,所述的定位底座1上安装有固定框2,固定框2上设有伸缩框3,伸缩框3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控制单元4,且左右布置的控制单元4之间交错布置,伸缩框3的外部设有滑动框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包括定位底座(1)、固定框(2)、伸缩框(3)、控制单元(4)、滑动框组(5)、连接板(6)、气缸(7)和摄像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底座(1)上安装有固定框(2),固定框(2)上设有伸缩框(3),伸缩框(3)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控制单元(4),且左右布置的控制单元(4)之间交错布置,伸缩框(3)的外部设有滑动框组(5),伸缩框(3)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与摄像装置(8)之间为铰链连接,且连接板(6)与摄像装置(8)之间通过销轴连有气缸(7);/n所述的固定框(2)包括框体(21)、滑动杆(22)、定位块(23)、受压块(24)、挤压块(25)和内置弹簧(26),框体(21)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与滑动杆(22)之间为左右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杆(22)的内端面均匀安装有定位块(23),滑动杆(22)的外端面均匀安装有受压块(24),活动槽与滑动杆(22)之间连有内置弹簧(26),活动槽的上端与挤压块(25)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挤压块(25)安装在滑动框组(5)的下端;/n所述的伸缩框(3)包括两个合并框(31)、连接件(32)、两组卡位块(33),两个合并框(31)之间通过连接件(32)连接,合并框(31)的下端外侧安装有卡位块(33),且卡位块(33)与定位块(23)之间为卡位连接;/n所述的控制单元(4)包括套设框(41)、控制杆(42)、第一弹簧(43)、对应块(44)、橡胶套(45)、第二弹簧(47)和卡位机构(48),套设框(41)安装在合并框(31)的侧壁上,套设框(41)与控制杆(42)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套设框(41)与控制杆(42)上端之间连有第一弹簧(43),控制杆(42)的下端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对应块(44)之间连有第二弹簧(47),控制杆(42)的外端与套设框(41)之间连有橡胶套(45),套设框(41)的下端设有卡位机构(48);/n所述的滑动框组(5)包括滑动框(51)、嵌入件(52)、复位弹簧(53),滑动框(51)与合并框(31)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框(51)与合并框(31)之间连有复位弹簧(53),滑动框(51)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嵌入件(52)连接,且初始位置的嵌入件(52)的内端与合并框(31)之间为嵌入连接;/n所述的摄像装置(8)包括摄像头(81)、插头线(82)、插头(82),摄像头(81)与插头(82)之间连有插头线(82),摄像头(81)与连接板(6)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连接板(6)安装在右侧合并框(3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包括定位底座(1)、固定框(2)、伸缩框(3)、控制单元(4)、滑动框组(5)、连接板(6)、气缸(7)和摄像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底座(1)上安装有固定框(2),固定框(2)上设有伸缩框(3),伸缩框(3)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控制单元(4),且左右布置的控制单元(4)之间交错布置,伸缩框(3)的外部设有滑动框组(5),伸缩框(3)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与摄像装置(8)之间为铰链连接,且连接板(6)与摄像装置(8)之间通过销轴连有气缸(7);
所述的固定框(2)包括框体(21)、滑动杆(22)、定位块(23)、受压块(24)、挤压块(25)和内置弹簧(26),框体(21)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与滑动杆(22)之间为左右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杆(22)的内端面均匀安装有定位块(23),滑动杆(22)的外端面均匀安装有受压块(24),活动槽与滑动杆(22)之间连有内置弹簧(26),活动槽的上端与挤压块(25)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挤压块(25)安装在滑动框组(5)的下端;
所述的伸缩框(3)包括两个合并框(31)、连接件(32)、两组卡位块(33),两个合并框(31)之间通过连接件(32)连接,合并框(31)的下端外侧安装有卡位块(33),且卡位块(33)与定位块(23)之间为卡位连接;
所述的控制单元(4)包括套设框(41)、控制杆(42)、第一弹簧(43)、对应块(44)、橡胶套(45)、第二弹簧(47)和卡位机构(48),套设框(41)安装在合并框(31)的侧壁上,套设框(41)与控制杆(42)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套设框(41)与控制杆(42)上端之间连有第一弹簧(43),控制杆(42)的下端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对应块(44)之间连有第二弹簧(47),控制杆(42)的外端与套设框(41)之间连有橡胶套(45),套设框(41)的下端设有卡位机构(48);
所述的滑动框组(5)包括滑动框(51)、嵌入件(52)、复位弹簧(53),滑动框(51)与合并框(31)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框(51)与合并框(31)之间连有复位弹簧(53),滑动框(51)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嵌入件(52)连接,且初始位置的嵌入件(52)的内端与合并框(31)之间为嵌入连接;
所述的摄像装置(8)包括摄像头(81)、插头线(82)、插头(82),摄像头(81)与插头(82)之间连有插头线(82),摄像头(81)与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歆柯
申请(专利权)人:胡歆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