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8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监护设备本体,所述底座靠近四角的下端均设有滑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监护设备本体插设于U型板开口内,使得两块夹持块配合弹簧伸缩杆对监护设备本体进行夹持限位,拧动旋钮带动两块L型支撑块对监护设备本体进行支撑限位,并将监护设备本体固定在U型板开口内,避免受力后导致监护设备本体移位,通过聚氨酯制品的夹持块和L型支撑块对监护设备本体提供缓冲防护,避免外力对监护设备本体造成损伤,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使得齿轮带动啮合的齿条进行升降,并由齿条上的升降块带动U型板上的监护设备本体进行升降,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设备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监护设备安装
,尤其涉及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医疗监护设备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在出现超标后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监护设备能够全天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现有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其缺少监护设备限位结构,容易在受力后导致监护设备移位,且不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设备高度,现提出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其缺少监护设备限位结构,容易在受力后导致监护设备移位,且不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设备高度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监护设备本体,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和监护设备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四角的下端均设有滑轮(3),所述底座(1)位于中心位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上端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前侧内壁上水平贯穿设有驱动件,所述凹槽(5)内设有升降件,所述驱动件与升降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件上设有U型板(6),所述U型板(6)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U型板(6)开口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有夹持机构,所述U型板(6)开口的底部上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监护设备本体(2)插设于U型板(6)开口内并与夹持机构和限位机构相抵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和监护设备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四角的下端均设有滑轮(3),所述底座(1)位于中心位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上端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前侧内壁上水平贯穿设有驱动件,所述凹槽(5)内设有升降件,所述驱动件与升降件传动连接,所述升降件上设有U型板(6),所述U型板(6)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U型板(6)开口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有夹持机构,所述U型板(6)开口的底部上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监护设备本体(2)插设于U型板(6)开口内并与夹持机构和限位机构相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块(4)前端侧壁上的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远离伺服电机(7)的一端水平转动贯穿凹槽(5)的前侧内壁设置,所述连接杆(8)位于凹槽(5)内的一端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与升降件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设置于凹槽(5)左侧内壁上的两块限位块(10),两块所述限位块(10)之间设有同一块齿条(11),所述齿条(11)与齿轮(9)啮合,所述齿条(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块(12),所述升降块(12)的上端与U型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智慧医疗社区服务的监护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U型板(6)开口左右两侧内壁上的连接块(13),两块所述连接块(13)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圆形槽(14),两个所述圆形槽(14)的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九芳叶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