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井油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0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井油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油管端头;在所述母头螺纹与所述公头螺纹连接至螺纹终点位置时,还包括内套;所述内套用于在接头内利用流体流动动力沿接头轴线转动,使流体内套内圆柱面施加应力,分散振动对接头处施加的应力,减小振幅和振频;所述内套包括圆柱形套,转环以及动力部件;所述圆柱形套壁厚不超过5mm,两端口均为喇叭口,用于减小对流体的阻力;所述转环固定在圆柱形套外壁中心处,与圆柱形套同轴;所述转环的形状是筒状,内壁截面相对于转环轴线对称的向转环内凸出的弧线。该接头抗弯折能力强,密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井油管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井螺纹油管接头,具体涉及特殊螺纹油管接头。
技术介绍
油管柱是油气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关键管材工具之一,是连接地层与地面的通道。螺纹接头作为油管的连接部件,同管柱一起在井下长期承受拉伸、压缩、弯曲、内压、外压、振动等复杂载荷的考验。经调查,国外64%的油管失效事故发生在螺纹接头处,国内这一比例则高达86%。螺纹接头实际上是油管中最薄弱的部分。现有的特殊螺纹接头,例如CN106089119B,接头特点是有公头和母头上均有锥面和球面,公头的球面与母头的锥面配合,同时母头的球面与公头的锥面配合。这种接头,在收到较大的弯折和轴向拉伸的时候,即使有两个密封面,也容易出现密封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油气井油管接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较大的或是反复的弯折下,容易发生密封失效的问题,实现接头抗弯折,密封更稳定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气井油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油管端头;所述接头本体作为加工母头上的螺纹以及密封面的基础;所述油管端头作为加工公头上的螺纹以及密封面的基础;所述接头本体包括母头螺纹、母头密封面;所述母头螺纹与所述公头螺纹螺纹连接,用于连接接头本体与油管端头;所述母头密封面与所述公头密封面在母头螺纹与所述公头螺纹螺纹连接至螺纹终点位置时过盈配合;抵触后达到气密的要求;所述母头密封面包括母头球面、母头锥面;所述公头密封面包括公头球面、公头锥面;在所述母头螺纹与所述公头螺纹螺纹连接至螺纹终点位置时,所述母头球面与公头锥面过盈配合,同时所述公头球面与所述母头锥面过盈配合;所述母头球面和公头球面之间留有间隙;还包括内套;所述内套用于在接头内利用流体流动动力沿接头轴线转动,使流体内套内圆柱面施加应力,分散振动对接头处施加的应力,减小振幅和振频;所述内套包括圆柱形套,转环以及动力部件;所述圆柱形套壁厚不超过5mm,两端口均为喇叭口,用于减小对流体的阻力;所述转环固定在圆柱形套外壁中心处,与圆柱形套同轴;所述转环的形状也是筒状,内壁截面相对于转环轴线对称的向转环内凸出的弧线;所述转环伸入接头本体内,接头本体内开有与转环形状相同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两个侧壁上均匀间隔固定滚轴;所述滚轴用轴线与转环轴向两个侧面平行,所述滚轴用于抵触转环的表面,对转环进行定位;所述内腔内壁与转环0间隙为0.5-1mm;圆柱形套内壁上设有动力部件,动力部件是与圆柱形套轴线不平行的叶片或长槽;动力部件用于承接管道内流体对其施加的应力。进一步的,转环轴向长度大于两个相对的公头之间的间隙的轴向距离,且是公头轴向间隙的1.5-2.5倍。进一步的,接头本体的径向厚度是转环310壁厚的2-4倍。进一步的,转环310与内腔内壁的间隙设置在1mm以内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利用转动的内套,利用流体对内套产生的个方向应力来分解抵消振荡载荷,避免接头在高频率,大幅度的振动下发生振动磨损而出现密封失效。附图说明图1现有特殊螺纹接头震荡荷载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图2是本申请接头与油管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公头、母头密封面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动力叶结构为直线型示意图。图5内套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接头本体100、母头螺纹110、母头密封面120、检测腔130、接头第二密封面140、内腔150、滚轴160;母头球面121、母头第二锥面122、母头预备密封面123、母头锥面124油管端头200、公头螺纹210、公头密封面220、油管第二密封面240;公头球面221、公头第二锥面222、公头预备密封面223、公头锥面224内套300、转环310、动力部件3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两个球面之间设置第二锥面密封面,同时在两个球面附近设置预备密封锥面。第二密封锥面能够提高整体抵抗轴向应力的能力,同时预备密封面临近球面,在弯折时,预备密封面能够抵触球面,避免在打完折角度发生时,密封失效。此外,接头的密封效果很难在线监测,通过设置远离原有的螺纹接头处的额位置设置第二密封面,在第二密封面与原有的螺纹接头之间的母头上设置空腔。当有泄露发生时空腔内会进入油或气,空腔内固定的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实施例一如图2-3一种油气井油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00、和油管端头200;所述接头本体100作为加工母头上的螺纹以及密封面的基础;所述油管端头200作为加工公头上的螺纹以及密封面的基础;所述接头本体100包括母头螺纹110、母头密封面120;所述母头螺纹110与所述公头螺纹210螺纹连接,用于连接接头本体100与油管端头200;所述母头密封面120与所述公头密封面220在母头螺纹110与所述公头螺纹210螺纹连接至螺纹终点位置时过盈配合;抵触后达到气密的要求;所述母头密封面120包括母头球面121、母头锥面124;所述公头密封面220包括公头球面221、公头锥面224;在所述母头螺纹110与所述公头螺纹210螺纹连接至螺纹终点位置时,所述母头球面121与公头锥面224过盈配合,同时所述公头球面221与所述母头锥面124过盈配合;所述母头球面121和公头球面221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母头螺纹110与所述公头螺纹210螺纹连接至螺纹终点位置时,在所述母头球面121和公头球面221之间,母头上带有母头第二锥面122和母头预备密封面123,公头上带有公头第二锥面222和公头预备密封面223;此时所述母头第二锥面122与所述提公头第二锥面222抵触,达到气密要求;所述母头预备密封面123也是锥面,锥顶方向与母头锥面124锥顶方向相反,二者锥底重合,所述母头预备密封面123从母头第二锥面122的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井油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油管端头;/n所述接头本体作为加工母头上的螺纹以及密封面的基础;/n所述油管端头作为加工公头上的螺纹以及密封面的基础;/n所述接头本体包括母头螺纹、母头密封面;/n所述母头螺纹与所述公头螺纹螺纹连接,用于连接接头本体与油管端头;/n所述母头密封面与所述公头密封面在母头螺纹与所述公头螺纹螺纹连接至螺纹终点位置时过盈配合;抵触后达到气密的要求;/n所述母头密封面包括母头球面、母头锥面;/n所述公头密封面包括公头球面、公头锥面;/n在所述母头螺纹与所述公头螺纹螺纹连接至螺纹终点位置时,所述母头球面与公头锥面过盈配合,同时所述公头球面与所述母头锥面过盈配合;/n所述母头球面和公头球面之间留有间隙;/n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内套;/n所述内套用于在接头内利用流体流动动力沿接头轴线转动,使流体内套内圆柱面施加应力,分散振动对接头处施加的应力,减小振幅和振频;/n所述内套包括圆柱形套,转环以及动力部件;/n所述圆柱形套壁厚不超过5mm,两端口均为喇叭口,用于减小对流体的阻力;/n所述转环固定在圆柱形套外壁中心处,与圆柱形套同轴;/n所述转环的形状是筒状,内壁截面相对于转环轴线对称的向转环内凸出的弧线;/n所述转环伸入接头本体内,接头本体内开有与转环形状相同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两个侧壁上均匀间隔固定滚轴;所述滚轴用轴线与转环轴向两个侧面平行,所述滚轴用于抵触转环的表面,对转环进行定位;所述内腔内壁与转环0间隙为0.5-1mm;/n圆柱形套内壁上设有动力部件,动力部件是与圆柱形套轴线不平行的叶片或长槽;动力部件用于承接管道内流体对其施加的应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井油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油管端头;
所述接头本体作为加工母头上的螺纹以及密封面的基础;
所述油管端头作为加工公头上的螺纹以及密封面的基础;
所述接头本体包括母头螺纹、母头密封面;
所述母头螺纹与所述公头螺纹螺纹连接,用于连接接头本体与油管端头;
所述母头密封面与所述公头密封面在母头螺纹与所述公头螺纹螺纹连接至螺纹终点位置时过盈配合;抵触后达到气密的要求;
所述母头密封面包括母头球面、母头锥面;
所述公头密封面包括公头球面、公头锥面;
在所述母头螺纹与所述公头螺纹螺纹连接至螺纹终点位置时,所述母头球面与公头锥面过盈配合,同时所述公头球面与所述母头锥面过盈配合;
所述母头球面和公头球面之间留有间隙;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内套;
所述内套用于在接头内利用流体流动动力沿接头轴线转动,使流体内套内圆柱面施加应力,分散振动对接头处施加的应力,减小振幅和振频;
所述内套包括圆柱形套,转环以及动力部件;
所述圆柱形套壁厚不超过5mm,两端口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速一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