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8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包括下半壳体、上半壳体和插销,下半壳体可拆卸盖合于上半壳体上,形成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槽,两条钢筋的连接端设有卡扣,且钢筋的连接端均套设于容置空腔内,卡扣卡接于卡槽内;在现场施工时,直接将梁纵向钢筋置于新型接驳器的下半壳体中,并且卡扣卡接于卡槽内。然后再将上半壳体盖合到下半壳体上,并且使钢筋的卡扣卡扣入卡槽内。此时,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连通,只需将插销插入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内,即可将两条钢筋驳接在一起,无需现场施焊,施工简单,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多、高层建筑已不满足人们生活和办公的需要。因此,超高层建筑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超高层建筑常采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巨柱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其中,为减小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增大建筑的内部使用空间,常在混凝土柱中插入型钢,即劲型柱。对于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连接节点,由于与劲型柱相连的混凝土框架梁数量较多,导致节点处的钢筋密集;并且由于劲型柱中型钢的存在,节点处的梁钢筋很难保证锚固长度。为解决该问题,现有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2种:1、将混凝土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焊接在劲型柱中型钢上伸出的连接板上;2、在劲型柱中型钢上伸出的连接板上焊上钢筋接驳器;现场施工时,梁纵向钢筋需在中间断开,先将梁纵向钢筋拧进焊接在连接板上的接驳器中,再采用接驳器将断开的梁纵筋连接起来,最后安装梁侧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半壳体、上半壳体和插销,所述下半壳体可拆卸盖合于上半壳体上,形成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槽,两条钢筋的连接端设有卡扣,且钢筋的连接端均套设于容置空腔内,卡扣卡接于卡槽内而将两条钢筋驳接在一起;/n所述下半壳体上部开有凹槽或凸起,相对应的,所述上半壳体的上部设有凸起或凹槽,且所述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的端面上开有分别贯穿所述凹槽和凸起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在卡扣卡接于卡槽内时,所述凸起卡接入凹槽内,且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连通,所述插销插入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内而将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半壳体、上半壳体和插销,所述下半壳体可拆卸盖合于上半壳体上,形成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槽,两条钢筋的连接端设有卡扣,且钢筋的连接端均套设于容置空腔内,卡扣卡接于卡槽内而将两条钢筋驳接在一起;
所述下半壳体上部开有凹槽或凸起,相对应的,所述上半壳体的上部设有凸起或凹槽,且所述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的端面上开有分别贯穿所述凹槽和凸起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在卡扣卡接于卡槽内时,所述凸起卡接入凹槽内,且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连通,所述插销插入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内而将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环形槽,所述卡扣为环形凸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