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8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包括下半壳体、上半壳体和插销,下半壳体可拆卸盖合于上半壳体上,形成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槽,两条钢筋的连接端设有卡扣,且钢筋的连接端均套设于容置空腔内,卡扣卡接于卡槽内;在现场施工时,直接将梁纵向钢筋置于新型接驳器的下半壳体中,并且卡扣卡接于卡槽内。然后再将上半壳体盖合到下半壳体上,并且使钢筋的卡扣卡扣入卡槽内。此时,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连通,只需将插销插入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内,即可将两条钢筋驳接在一起,无需现场施焊,施工简单,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多、高层建筑已不满足人们生活和办公的需要。因此,超高层建筑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超高层建筑常采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巨柱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其中,为减小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增大建筑的内部使用空间,常在混凝土柱中插入型钢,即劲型柱。对于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连接节点,由于与劲型柱相连的混凝土框架梁数量较多,导致节点处的钢筋密集;并且由于劲型柱中型钢的存在,节点处的梁钢筋很难保证锚固长度。为解决该问题,现有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2种:1、将混凝土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焊接在劲型柱中型钢上伸出的连接板上;2、在劲型柱中型钢上伸出的连接板上焊上钢筋接驳器;现场施工时,梁纵向钢筋需在中间断开,先将梁纵向钢筋拧进焊接在连接板上的接驳器中,再采用接驳器将断开的梁纵筋连接起来,最后安装梁侧模板。但是,方法1存在以下缺点:1)现场焊接量较大,且由于节点域钢筋密集和型钢柱的存在,施焊空间有限,焊接难度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2)若要保证施工进度,需配置大量的焊工;若要节约成本,则施工进度慢,工程周期长。而方法2则存在以下缺点:钢筋需分步绑扎,即在施工中需先绑扎梁底纵向钢筋,待梁底纵向钢筋与连接板和断开处的接驳器连接好后,才能进行上部钢筋的绑扎,无法一次性将梁钢筋绑扎成型,置于梁底模上;同时,梁侧模板需后封,施工流程复杂,工艺繁琐,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方便和快捷的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在现场施工时,直接将梁纵向钢筋置于新型接驳器的下连接件中,随后将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连接即可,无需现场施焊,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包括下半壳体、上半壳体和插销,所述下半壳体可拆卸盖合于上半壳体上,形成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槽,两条钢筋的连接端设有卡扣,且钢筋的连接端均套设于容置空腔内,卡扣卡接于卡槽内而将两条钢筋驳接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半壳体上部开有凹槽或凸起,相对应的,所述上半壳体的上部设有凸起或凹槽,且所述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的端面上开有分别贯穿所述凹槽和凸起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在卡扣卡接于卡槽内时,所述凸起卡接入凹槽内,且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连通,所述插销插入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内而将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槽为环形槽,所述卡扣为环形凸圈。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钢筋的外表面开有沿轴向方向分布的多个环形槽,形成环形凸圈。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为半圆管形状。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插销的两端设有外螺纹,在插销插入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内时,所述插销的两端通过螺母固定在下半壳体或上半壳体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为圆形孔,所述插销为圆柱形状。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半壳体、上半壳体和插销采用钢铁材料。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现场施工时,直接将梁纵向钢筋置于新型接驳器的下半壳体中,并且卡扣卡接于卡槽内。然后再将上半壳体盖合到下半壳体上,并且使钢筋的卡扣卡扣入卡槽内。此时,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连通,只需将插销插入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内,即可将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将两条钢筋驳接在一起,无需现场施焊,施工简单,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梁侧模板可随梁底模板即时安装,避免了梁侧模板需最后安装的问题,简化了工艺流程。2、本专利技术将卡槽和卡扣均设计为环形形状,可以方便卡扣与卡扣之间的对位,即保需保证卡扣和卡槽的轴向位置对准即,无需考虑径向方法上的对位,具有施工简单、方便和快捷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与一根钢筋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的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的下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侧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涉及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包括下半壳体1、上半壳体2和插销3,所述下半壳体1可拆卸盖合于上半壳体2上,形成容置空腔12;所述容置空腔12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槽13,两条钢筋4的连接端设有卡扣14,且钢筋4的连接端均套设于容置空腔12内,卡扣14卡接于卡槽13内而将两条钢筋4驳接在一起;所述下半壳体1上部开有凹槽11或凸起21,相对应的,所述上半壳体2的上部设有与凸起21或凹槽11,且所述下半壳体1和上半壳体2的端面上开有分别贯穿所述凹槽11和凸起21的第一穿孔111和第二穿孔22;在卡扣14卡接于卡槽13内时,所述凸起21卡接入凹槽内,且所述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22连通,所述插销3插入第一穿孔111和第二穿孔22内而将下半壳体1和上半壳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现场施工时,直接将梁纵向钢筋4置于新型接驳器的下半壳体1中,并且卡扣14卡接于卡槽13内。然后再将上半壳体2盖合到下半壳体1上,并且使钢筋4的卡扣14卡扣卡槽13内。此时,所述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22连通,只需将插销3插入第一穿孔111和第二穿孔22内,即可将下半壳体1和上半壳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将两条钢筋4驳接在一起,无需现场施焊,施工简单,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梁侧模板可随梁底模板即时安装,避免了梁侧模板需最后安装的问题,简化了工艺流程。所述卡槽13为环形槽,所述卡扣14为环形凸圈。将卡槽13和卡扣14均设计为环形形状,可以方便卡扣1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半壳体、上半壳体和插销,所述下半壳体可拆卸盖合于上半壳体上,形成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槽,两条钢筋的连接端设有卡扣,且钢筋的连接端均套设于容置空腔内,卡扣卡接于卡槽内而将两条钢筋驳接在一起;/n所述下半壳体上部开有凹槽或凸起,相对应的,所述上半壳体的上部设有凸起或凹槽,且所述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的端面上开有分别贯穿所述凹槽和凸起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在卡扣卡接于卡槽内时,所述凸起卡接入凹槽内,且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连通,所述插销插入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内而将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半壳体、上半壳体和插销,所述下半壳体可拆卸盖合于上半壳体上,形成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卡槽,两条钢筋的连接端设有卡扣,且钢筋的连接端均套设于容置空腔内,卡扣卡接于卡槽内而将两条钢筋驳接在一起;
所述下半壳体上部开有凹槽或凸起,相对应的,所述上半壳体的上部设有凸起或凹槽,且所述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的端面上开有分别贯穿所述凹槽和凸起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在卡扣卡接于卡槽内时,所述凸起卡接入凹槽内,且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连通,所述插销插入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内而将下半壳体和上半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点处钢筋连接的新型接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环形槽,所述卡扣为环形凸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梁和劲型柱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