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瓦抗震部件和其安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8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文涉及屋面覆盖层安装技术领域,其提供了一种平面瓦抗震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弹性部和抵接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第一瓦体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瓦体相邻且搭接的第二瓦体相抵;所述弹性部至少为二折面,外力施加在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抵接部方向时,所述弹性部施压朝向所述固定部的反向弹力,且在排除外力时,所述弹性部恢复原状,所述弹性部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型开孔。本文中的平面瓦抗震部件由于震动力的作用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了与与震动方向相反的弹力,弹力减弱了震动力,降低了震动强度,从而起到了防止瓦体脱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瓦抗震部件和其安装组件
本文涉及屋面覆盖层安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平面瓦抗震部件和其安装组件。
技术介绍
平面瓦广泛用于建筑屋顶,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还具有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目前,平面瓦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固定,第一种为水泥砂浆填充固定,在瓦片的底部填充水泥砂浆将瓦片互相粘合,此种方法虽然固定的比较牢固,但后期维修成本很高,需要整体更换;另一种为通过螺钉等安装件将平面瓦固定在待安装屋面或屋顶的结构件,并通过结构件将相连的瓦片进行固定,此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修成本低,但瓦片固定不牢固,当遇到大风天气或建筑物楼层较高时,瓦片容易掉落,造成安全隐患。故采用第二种方法安装的瓦片通常需要额外设置防风搭扣,提高了瓦片安装成本,给瓦片的安装和拆卸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提供一种平面瓦安装组件,所述平面瓦安装组件不仅安装、更换方便,而且结构固定牢固,不会被大风吹起并掉落,安全可靠。本文提供了一种平面瓦抗震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弹性部和抵接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第一瓦体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瓦体相邻且搭接的第二瓦体相抵;所述弹性部至少为二折面,外力施加在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抵接部方向时,所述弹性部施压朝向所述固定部的反向弹力,且在排除外力时,所述弹性部恢复原状,所述弹性部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型开孔。可选的,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延伸方向相反且与所述第三表面的夹角为60-100°,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连接。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夹角大于90度。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平行,所述长条型开孔为椭圆型开孔。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孔。本文还提供了一种平面瓦安装组件,包括:用于与第二瓦体连接的第一定位件,用于与第一瓦体连接的第二定位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的连接件,以及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瓦抗震部件,所述平面瓦抗震部件的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平面瓦抗震部件的抵接部与所述连接件抵接。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连接的一端设有槽体,所述第二定位件插入所述槽体中;所述连接件用于与屋面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钩挂部;所述第二钩挂部为C型,所述平面瓦抗震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钩挂部中心位置。可选的,C型的所述第二钩挂部包括一个竖直臂和两个水平臂,其中所述第二钩挂部和第一水平臂插入所述连接件的所述槽体中,且所述第一水平臂端部设有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竖直臂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三钩挂部、转接部和底板,所述转接部连接所述第三钩挂部和所述底板,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三钩挂部抵接。有益效果本文提供的一种平面瓦抗震部件,通过将固定部一端与第一瓦体固定连接,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瓦体连接,所述固定部、弹性部和抵接部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即通过弹性的平面瓦抗震部件连接第二瓦体和第一瓦体。在震动的情况下,平面瓦安装结构的钩挂部虽然通过对钩挂部和槽体的形状进行限定,并设置相应的阻挡部有效降低了钩挂部脱离的可能性,但在震动比较强烈时,仍能那有可能使瓦体随着震动而脱钩,一但脱钩整片瓦就有掉落的风险,采用本文中的平面瓦抗震部件,该抗震部件由于震动力的作用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了与与震动方向相反的弹力,弹力减弱了震动力,降低了震动强度,从而起到了防止瓦体脱落的作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文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文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文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文实施例中平面瓦抗震部件;图2为本文实施例中平面瓦安装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文实施例中平面瓦安装组件的第一定位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文实施例中平面瓦安装组件的第二定位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文实施例中平面瓦安装组件的固定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部;2–弹性部;21-第一表面;22–第三表面;23-第二表面;3–抵接部;4–第二瓦体;5–第一瓦体;6–第一定位件;61–第一固定部;62–第一钩挂部;611–第一钩挂部的竖直臂;612-第一钩挂部的水平臂;7–第二定位件;71–第二固定部;711–框体结构;712–延伸臂;72–第二钩挂部;721-第一水平臂;722-竖直臂;723-第二水平臂;724–第一阻挡部;8–连接件;81–第三钩挂部;811–第三钩挂部的竖直臂;812–第三钩挂部的水平臂;813–第二阻挡部;82–转接部;821–底壁;822–第一直线臂;823-第二直线臂;83–底板;831–安装孔;832–条状凸起;9–防水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文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文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文提供了一种平面瓦抗震部件,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连接的固定部1、弹性部2和抵接部3,所述固定部1用于与第一瓦体5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3用于与所述第一瓦体5相邻且搭接的第二瓦体4相抵;所述弹性部2至少为二折面,外力施加在所述固定部1朝向所述抵接部3方向时,所述弹性部施压朝向所述固定部的反向弹力,且在排除外力时,所述弹性部恢复原状,所述弹性部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型开孔。其中,所述二折面的定义为:两个表面其连接处发生折弯称为一折面,二折面就是发生了两次折弯的面。所述弹性部2的长度方向是指弹性部受力变形的方向。本文提供的一种平面瓦抗震部件,通过将固定部1一端与第一瓦体5固定连接,固定部1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2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部2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3连接,所述抵接部3与所述第二瓦体4连接,所述固定部1、弹性部2和抵接部3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即通过弹性的平面瓦抗震部件连接第二瓦体4和第一瓦体5。在震动的情况下,抗震部件由于震动力的作用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了与震动方向相反的弹力,弹力减弱了震动力,降低了震动强度,从而起到了防止瓦体脱落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2包括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3和连接所述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3的第三表面22,所述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3分别与所述固定部1和所述抵接部3连接。所述固定部1与所述第一表面21成钝角。所述第一表面21与第一第三表面22之间的角度为60-100°,所述第二表面2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瓦抗震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连接的固定部(1)、弹性部(2)和抵接部(3),所述固定部(1)用于与第一瓦体(5)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3)用于与所述第一瓦体(5)相邻且搭接的第二瓦体(4)相抵;所述弹性部(2)至少为二折面,外力施加在所述固定部(1)朝向所述抵接部(3)方向时,所述弹性部施压朝向所述固定部的反向弹力,且在排除外力时,所述弹性部恢复原状,所述弹性部(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型开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瓦抗震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连接的固定部(1)、弹性部(2)和抵接部(3),所述固定部(1)用于与第一瓦体(5)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3)用于与所述第一瓦体(5)相邻且搭接的第二瓦体(4)相抵;所述弹性部(2)至少为二折面,外力施加在所述固定部(1)朝向所述抵接部(3)方向时,所述弹性部施压朝向所述固定部的反向弹力,且在排除外力时,所述弹性部恢复原状,所述弹性部(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型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瓦抗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包括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3)和连接所述第一表面(21)和所述第二表面(23)的第三表面(22),所述第一表面(21)和所述第二表面(23)的延伸方向相反且与所述第三表面(22)的夹角为60-100°,所述第一表面(21)与所述第三表面(22)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连接,所述第二表面(23)与所述第三表面(22)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瓦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与所述第一表面(21)的夹角大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瓦抗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21)与第二表面(23)平行,所述长条型开孔为椭圆型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瓦抗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上设有安装孔。


6.一种平面瓦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思晗杨世忠闫燚邢磊李秀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汉能光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