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浇筑钢-混凝土组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80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场浇筑钢‑混凝土组合梁,包括混凝土、H型钢、连接板与限位板,H型钢、连接板与限位板组装后与混凝土一并浇筑成组合梁,H型钢内置于混凝土中,H型钢左右两侧与限位板相插接,H型钢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与腹板,腹板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相插接,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T型槽,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相贴近的一侧的中心处均设置有第二T型块,上翼缘板的前后两侧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腹板的顶部与底部中心处均开设有与第二T型块相配合的第二T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能够时混凝土与H型钢紧密粘接,同时也便于组合梁的快速组装,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场浇筑钢-混凝土组合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梁
,具体为一种现场浇筑钢-混凝土组合梁。
技术介绍
钢-混凝土组合梁属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种,是指由工字钢或H型钢及填充在两侧翼缘的混凝土构成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这种组合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有效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延性和抗震性能,因此,钢-混凝土组合梁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结构、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中。现有专利号为CN203320394U公开的一种工字形FRP-混凝土组合梁,该组合梁包括FRP构件和混凝土构件,FRP构件包括FRP侧板和FRP实体单元,混凝土构件为混凝土实体单元,FRP实体单元位于组合梁的下部,呈倒T形结构的FRP侧板位于组合梁上部,且连接于FRP实体单元的上端,混凝土实体单元填充在的包围板内,构成工字形组合梁;其中,FRP实体单元位于组合梁的中性层以下,作为受拉元件,混凝土实体单元填充在组合梁的中性层以上,作为受压元件,施工方便、承载能力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是,申请人认为上述申请的组合梁中的H型钢腹板与混凝土之间容易发生分离,造成组合梁断裂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场浇筑钢-混凝土组合梁,包括混凝土(1)、H型钢(2)、连接板(3)与限位板(4),所述H型钢(2)、连接板(3)与限位板(4)组装后与混凝土(1)一并浇筑成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2)内置于混凝土(1)中,所述H型钢(2)左右两侧与限位板(4)相插接,所述H型钢(2)包括上翼缘板(21)、下翼缘板(23)与腹板(22),所述腹板(22)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上翼缘板(21)和下翼缘板(23)相插接,所述上翼缘板(21)与下翼缘板(23)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T型槽(24),所述上翼缘板(21)与下翼缘板(23)相贴近的一侧的中心处均设置有第二T型块(27),所述上翼缘板(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浇筑钢-混凝土组合梁,包括混凝土(1)、H型钢(2)、连接板(3)与限位板(4),所述H型钢(2)、连接板(3)与限位板(4)组装后与混凝土(1)一并浇筑成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2)内置于混凝土(1)中,所述H型钢(2)左右两侧与限位板(4)相插接,所述H型钢(2)包括上翼缘板(21)、下翼缘板(23)与腹板(22),所述腹板(22)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上翼缘板(21)和下翼缘板(23)相插接,所述上翼缘板(21)与下翼缘板(23)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T型槽(24),所述上翼缘板(21)与下翼缘板(23)相贴近的一侧的中心处均设置有第二T型块(27),所述上翼缘板(21)的前后两侧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9),所述腹板(22)前后两侧壁上插接有数组连接块(5),所述腹板(22)的顶部与底部中心处均开设有与第二T型块(27)相配合的第二T型槽(28),所述限位板(4)相贴近的一侧壁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与第一T型槽(24)相配合的第一T型块(42),两个所述限位板(4)的表面均开设有钢筋安装孔(41),左侧所述限位板(4)的顶部与连接板(3)相接触,所述连接板(3)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2),且第二螺纹孔(32)与第一螺纹孔(29)的内腔螺接有固定螺栓(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浇筑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吉平韩洪举张基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