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两用隧道清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5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隧道清洗车,包括驾驶室、操作室、干湿两用水箱、基座装置、支撑臂和清洗装置,所述驾驶室后侧设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后侧设有干湿两用水箱,所述干湿两用水箱后部设有基座装置,所述基座装置上端的耳板通过销件与支撑臂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臂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清洗装置连接,干洗时利用水源的雨幕对吸收的灰尘进行降尘处理,同时水源可以重复利用,节约水源;湿洗时通过向墙面喷水并用清洗刷将灰尘剥落,而后喷洒水源将灰尘除去,保持墙面的清洁,通过干式清洗装置和湿式清洗装置达到对隧道不同需求时的不同清洗要求,机构操作过程简单且结构可靠,满足人机工程操作需求,为人们提供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两用隧道清洗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环卫清洁设备
,具体为一种干湿两用隧道清洗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线路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隧道越来越多,由于隧道内部空间相对封闭,穿行隧道的车辆容易产生扬尘以及排出大量尾气,容易沉积在隧道内部的墙面上,人工清理费时费力,并且在隧道内工作显得极为不安全,所以现在隧道清洗车应用的越来越普通,目前的清扫车等设备在对隧道进行清理工作时,容易造成灰尘飞扬的情况,且由于灰尘难以被快速处理,导致清扫车的清扫工作反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目前的清扫车经常会对隧道进行喷水工作,从而改善提高隧道湿度,进一步避免灰尘飞扬的问题,然而在喷水过程中,经常出现隧道喷水过多,而直接的影响道路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干湿两用隧道清洗车,通过干湿两用水箱、湿式清洗装置和干式清洗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湿两用隧道清洗车,包括驾驶室、操作室、干湿两用水箱、基座装置、支撑臂和清洗装置,所述驾驶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湿两用隧道清洗车,包括驾驶室(1)、操作室(2)、干湿两用水箱(3)、基座装置(4)、支撑臂(5)和清洗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后侧设有操作室(2),所述操作室(2)后侧设有干湿两用水箱(3),所述干湿两用水箱(3)后部设有基座装置(4),所述基座装置(4)上端的耳板通过销件与支撑臂(5)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臂(5)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清洗装置(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两用隧道清洗车,包括驾驶室(1)、操作室(2)、干湿两用水箱(3)、基座装置(4)、支撑臂(5)和清洗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后侧设有操作室(2),所述操作室(2)后侧设有干湿两用水箱(3),所述干湿两用水箱(3)后部设有基座装置(4),所述基座装置(4)上端的耳板通过销件与支撑臂(5)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臂(5)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清洗装置(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隧道清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室(2)内设有作业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隧道清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两用水箱(3)包括污水箱(7),所述污水箱(7)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雨幕架(9)和灰尘进气口(8),所述雨幕架(9)上端高于干湿两用水箱(3)上表面,所述污水箱(7)底部设有水过滤器(11),所述污水箱(7)右侧为清水箱(10),所述清水箱(10)底部前侧设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输入端与操作室(2)中的作业控制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水泵(13)通过水循环管路(12)与雨幕架(9)上端侧面连接,所述清水箱(10)内部低于水循环管路(12)进水口位置设有水位警报装置(14),所述水位警报装置(14)的输出端与操作室(2)中的作业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清水箱(10)内部前侧设有洁净空气管路(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李克功张天峰韩兴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远东大方道路养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