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仕敏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智能门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5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门禁结构,包括门禁台,门禁台上安装有人员闸门结构和行李闸门结构,门禁台下端安装有行李传送结构,门禁台上端安装有人脸识别结构。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通行人员首先通过人脸识别结构中的人脸识别屏幕进行刷脸,其中人脸识别屏幕的高度可调节,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提高了使用体验,刷脸结束后,人员闸门结构中的人员闸门和行李闸门结构中的行李闸门同时打开,通行人员将行李放到传送板上端,传送板将行李输送到另一端,从而达到输送行李的目的,放好行李后,人员从门禁台通过,待行李通过后,人员闸门、行李闸门立即关闭,完成人员和行李的通过,人员和行李分开通过,操作方便、省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门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科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门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对学生和外来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高校门口都设有门禁系统,有的的门禁系统结构简单,外来人员很容易尾随进来,也有设置闸机门禁的,但是现有的闸机门禁一般是由门禁台和闸门组成,当学生拖着行李时非常不便,容易被夹住,需要多次拉行李箱,费事、麻烦,若为了方便学生托行李,闸门一直打开又容易造成外来人员混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智能门禁结构,方便人员通行和行李通过,方便、省事。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智能门禁结构,包括门禁台,门禁台上安装有人员闸门结构和行李闸门结构,门禁台下端安装有行李传送结构,门禁台上端安装有人脸识别结构;所述门禁台包括传送底板,传送底板外侧垂直设有安装立板,安装立板内侧上端连接有倒U型板,安装立板内侧中间部位垂直设有间隔横板,倒U型板下端与间隔横板固定连接,间隔横板内侧连接有遮挡立板,遮挡立板上端水平贯穿设有竖直穿槽;所述人员闸门结构包括固定立板,固定立板上下两端分别与倒U型板、间隔横板固定连接,固定立板一侧下端安装有第一电机,固定立板另一侧下端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中心处水平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后端穿过固定立板与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齿轮上端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中心处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后端与固定立板转动连接,第一从动齿轮边缘一处设有人员闸门,人员闸门呈扇形结构,人员闸门与竖直穿槽滑动配合,行李闸门结构包括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从动齿轮轴心与第一从动齿轮轴心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二从动齿轮中心处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后端与固定立板转动连接,第三转轴前端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远离第三转轴的一端铰接连有竖直分布的活动连杆,活动连杆下端连接有行李闸门,行李闸门上开有水平分布的连接滑槽,活动连杆前侧下端设有连接短轴,连接短轴与连接滑槽滑动连接,间隔横板上竖直贯穿开有水平滑槽,行李闸门下端滑动穿过水平滑槽伸入倒间隔横板下方;所述传送底板上端开有传送槽,行李传送结构包括传送板,传送板下端安装有移动滚轮,移动滚轮与传送槽滑动连接,传送板中间部位水平贯穿连接有螺纹横杆,传送板左右两侧均水平贯穿连接有导向横杆,螺纹横杆与传送板螺纹连接,导向横杆与传送板滑动连接,螺纹横杆、导向横杆两端均与传送槽两端转动连接,螺纹横杆一端连接有第一蜗轮,第一蜗轮下端啮合连接有第一蜗杆,安装立板一侧下端开有安装槽,第一蜗杆一端与传送底板转动连接,第一蜗杆另一端伸入倒安装槽内部并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人脸识别结构包括人脸识别屏幕,人脸识别屏幕背面固定有连接横条,连接横条下端中间部位固定有螺纹立杆,连接横条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立条,螺纹立杆下端、导向立条下端均伸入到倒U型板内部,螺纹立杆上连接有第二蜗轮,第二蜗轮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蜗杆,第二蜗杆一端与倒U型板转动连接,第二蜗杆另一端穿过固定立板并连接有第三电机。进一步地,所述遮挡立板下端均布有观察孔。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底板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斜坡板。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外侧连接有遮挡栏板。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与人员闸门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通行人员首先通过人脸识别结构中的人脸识别屏幕进行刷脸,其中人脸识别屏幕的高度可调节,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提高了使用体验,刷脸结束后,人员闸门结构中的人员闸门和行李闸门结构中的行李闸门同时打开,通行人员将行李放到传送板上端,传送板将行李输送到另一端,从而达到输送行李的目的,放好行李后,人员从门禁台通过,待行李通过后,人员闸门、行李闸门立即关闭,完成人员和行李的通过,人员和行李分开通过,操作方便、省事。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智能门禁结构,包括门禁台1,门禁台1上安装有人员闸门结构2和行李闸门结构3,门禁台1下端安装有行李传送结构4,门禁台1上端安装有人脸识别结构5。如图3所示,门禁台1包括传送底板11,传送底板11外侧垂直设有安装立板12,安装立板12内侧上端连接有倒U型板13,安装立板12内侧中间部位垂直设有间隔横板14,倒U型板13下端与间隔横板14固定连接,间隔横板14内侧连接有遮挡立板15,遮挡立板15上端水平贯穿设有竖直穿槽151,遮挡立板15下端均布有观察孔152,传送底板11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斜坡板16。如图4和图5所示,人员闸门结构2包括固定立板21,固定立板21上下两端分别与倒U型板13、间隔横板14固定连接,固定立板21一侧下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2,固定立板21另一侧下端安装有主动齿轮23,主动齿轮23中心处水平连接有第一转轴231,第一转轴231后端穿过固定立板21与第一电机22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齿轮23上端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24,第一从动齿轮24中心处连接有第二转轴241,第二转轴241后端与固定立板21转动连接,第一从动齿轮24边缘一处设有人员闸门25,人员闸门25呈扇形结构,人员闸门25与竖直穿槽151滑动配合,行李闸门结构3包括第二从动齿轮31,第二从动齿轮31与第一从动齿轮24啮合连接,第二从动齿轮31轴心与第一从动齿轮24轴心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二从动齿轮31中心处连接有第三转轴31,第三转轴311后端与固定立板21转动连接,第三转轴311前端连接有驱动杆32,驱动杆32与人员闸门25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驱动杆32远离第三转轴311的一端铰接连有竖直分布的活动连杆33,活动连杆33下端连接有行李闸门34,行李闸门34上开有水平分布的连接滑槽341,活动连杆33前侧下端设有连接短轴331,连接短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门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禁台(1),门禁台(1)上安装有人员闸门结构(2)和行李闸门结构(3),门禁台(1)下端安装有行李传送结构(4),门禁台(1)上端安装有人脸识别结构(5);/n所述门禁台(1)包括传送底板(11),传送底板(11)外侧垂直设有安装立板(12),安装立板(12)内侧上端连接有倒U型板(13),安装立板(12)内侧中间部位垂直设有间隔横板(14),倒U型板(13)下端与间隔横板(14)固定连接,间隔横板(14)内侧连接有遮挡立板(15),遮挡立板(15)上端水平贯穿设有竖直穿槽(151);/n所述人员闸门结构(2)包括固定立板(21),固定立板(21)上下两端分别与倒U型板(13)、间隔横板(14)固定连接,固定立板(21)一侧下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2),固定立板(21)另一侧下端安装有主动齿轮(23),主动齿轮(23)中心处水平连接有第一转轴(231),第一转轴(231)后端穿过固定立板(21)与第一电机(22)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齿轮(23)上端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24),第一从动齿轮(24)中心处连接有第二转轴(241),第二转轴(241)后端与固定立板(21)转动连接,第一从动齿轮(24)边缘一处设有人员闸门(25),人员闸门(25)呈扇形结构,人员闸门(25)与竖直穿槽(151)滑动配合,行李闸门结构(3)包括第二从动齿轮(31),第二从动齿轮(31)与第一从动齿轮(24)啮合连接,第二从动齿轮(31)轴心与第一从动齿轮(24)轴心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二从动齿轮(31)中心处连接有第三转轴(31),第三转轴(311)后端与固定立板(21)转动连接,第三转轴(311)前端连接有驱动杆(32),驱动杆(32)远离第三转轴(311)的一端铰接连有竖直分布的活动连杆(33),活动连杆(33)下端连接有行李闸门(34),行李闸门(34)上开有水平分布的连接滑槽(341),活动连杆(33)前侧下端设有连接短轴(331),连接短轴(331)与连接滑槽(341)滑动连接,间隔横板(14)上竖直贯穿开有水平滑槽(141),行李闸门(34)下端滑动穿过水平滑槽(141)伸入倒间隔横板(14)下方;/n所述传送底板(11)上端开有传送槽(111),行李传送结构(4)包括传送板(41),传送板(41)下端安装有移动滚轮(411),移动滚轮(411)与传送槽(111)滑动连接,传送板(41)中间部位水平贯穿连接有螺纹横杆(42),传送板(41)左右两侧均水平贯穿连接有导向横杆(43),螺纹横杆(42)与传送板(41)螺纹连接,导向横杆(43)与传送板(41)滑动连接,螺纹横杆(42)、导向横杆(43)两端均与传送槽(111)两端转动连接,螺纹横杆(42)一端连接有第一蜗轮(44),第一蜗轮(44)下端啮合连接有第一蜗杆(45),安装立板(12)一侧下端开有安装槽(121),第一蜗杆(45)一端与传送底板(11)转动连接,第一蜗杆(45)另一端伸入倒安装槽(121)内部并连接有第二电机(46);/n所述人脸识别结构(5)包括人脸识别屏幕(51),人脸识别屏幕(51)背面固定有连接横条(52),连接横条(52)下端中间部位固定有螺纹立杆(53),连接横条(52)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立条(54),螺纹立杆(53)下端、导向立条(54)下端均伸入到倒U型板(13)内部,螺纹立杆(53)上连接有第二蜗轮(55),第二蜗轮(55)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蜗杆(56),第二蜗杆(56)一端与倒U型板(13)转动连接,第二蜗杆(56)另一端穿过固定立板(21)并连接有第三电机(5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门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禁台(1),门禁台(1)上安装有人员闸门结构(2)和行李闸门结构(3),门禁台(1)下端安装有行李传送结构(4),门禁台(1)上端安装有人脸识别结构(5);
所述门禁台(1)包括传送底板(11),传送底板(11)外侧垂直设有安装立板(12),安装立板(12)内侧上端连接有倒U型板(13),安装立板(12)内侧中间部位垂直设有间隔横板(14),倒U型板(13)下端与间隔横板(14)固定连接,间隔横板(14)内侧连接有遮挡立板(15),遮挡立板(15)上端水平贯穿设有竖直穿槽(151);
所述人员闸门结构(2)包括固定立板(21),固定立板(21)上下两端分别与倒U型板(13)、间隔横板(14)固定连接,固定立板(21)一侧下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2),固定立板(21)另一侧下端安装有主动齿轮(23),主动齿轮(23)中心处水平连接有第一转轴(231),第一转轴(231)后端穿过固定立板(21)与第一电机(22)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齿轮(23)上端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24),第一从动齿轮(24)中心处连接有第二转轴(241),第二转轴(241)后端与固定立板(21)转动连接,第一从动齿轮(24)边缘一处设有人员闸门(25),人员闸门(25)呈扇形结构,人员闸门(25)与竖直穿槽(151)滑动配合,行李闸门结构(3)包括第二从动齿轮(31),第二从动齿轮(31)与第一从动齿轮(24)啮合连接,第二从动齿轮(31)轴心与第一从动齿轮(24)轴心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二从动齿轮(31)中心处连接有第三转轴(31),第三转轴(311)后端与固定立板(21)转动连接,第三转轴(311)前端连接有驱动杆(32),驱动杆(32)远离第三转轴(311)的一端铰接连有竖直分布的活动连杆(33),活动连杆(33)下端连接有行李闸门(34),行李闸门(34)上开有水平分布的连接滑槽(341),活动连杆(33)前侧下端设有连接短轴(331),连接短轴(331)与连接滑槽(341)滑动连接,间隔横板(14)上竖直贯穿开有水平滑槽(141),行李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仕敏
申请(专利权)人:余仕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