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摆闸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56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行摆闸机芯,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转动轴、以及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摆门,所述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包括限位块单元、以及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固定座,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块单元包括设于所述转动轴顶端的第一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表面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所述摆门处于预设角度时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的面上设有缓冲层。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机芯运转时的噪音、以及降低因限位块之间长期碰撞造成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行摆闸机芯
本申请涉及闸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行摆闸机芯。
技术介绍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通道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能通过一人。机芯是闸机最为核心的部分,电机是机芯最关键的零部件,一旦电机损坏,将导致整部闸机停运,因此保护电机尤为重要。现有的一些闸机机芯旋转过程中角度旋转过大,摆臂容易打到闸机箱体上,这容易造成电机损坏,产生较大的维护成本。还有一些闸机机芯的旋转角度是通过软件控制的,例如在原始代码中直接写入或者通过对接的APP修改旋转的角度。然而这种方式对安装精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旦批量生产的机芯安装不一致,就会导致摆门旋转的角度一致性很差,降低使用体验。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闸机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人行摆闸机芯,通过在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或者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中设置限位块单元以及缓冲层,可以有效降低机芯运转时的噪音以及降低因限位块之间长期碰撞造成的损伤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行摆闸机芯,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转动轴、以及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摆门,所述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包括限位块单元、以及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固定座,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块单元包括设于所述转动轴顶端的第一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表面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所述摆门处于预设角度时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的面上设有缓冲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行摆闸机芯,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转动轴、以及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摆门,所述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限位块单元、以及依次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下方的联轴器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轴底端连接,所述限位块单元包括设于所述联轴器上的第一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下表面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所述摆门处于预设角度时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的面上设有缓冲层。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人行摆闸机芯通过在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或者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中设置由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组成的限位块单元、以及在第二限位块的与第一限位块抵接的面上设置缓冲层,可以有效降低机芯运转时的噪音、以及降低因限位块之间长期碰撞造成的损伤。使得摆门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不会对电机造成损伤,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人行摆闸机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摆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摆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人行摆闸机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人行摆闸机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摆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摆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人行摆闸机芯;1、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11、第一固定座;111、第一通孔;12、限位块单元;121、第一限位块;122、第二限位块;123、缓冲层;2、转动轴;3、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30、容纳空间;31、第二固定座;32、电机;33、离合器;34、离合器固定轴;35、编码器;4、摆门;200、人行摆闸机芯;5、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51、第一固定座;52、离合器固定轴;53、离合器;54、编码器;6、转动轴;7、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71、第二固定座;72、限位块单元;721、第一限位块;722、第二限位块;722a、第一限位臂;722b、第二限位臂;723、缓冲层;73、联轴器;74、电机;8、摆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人行摆闸机芯100,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3、转动轴2、以及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1,其中,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3和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1均设置在摆闸箱体(图中未示出)中,转动轴2设置在摆闸箱体(图中未示出)外,转动轴2上设有至少一扇摆门4。例如在本实施例一中,转动轴2上设有一扇摆门4,当该摆门4处于0°或者180°时,表明该人行摆闸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如图2a中所示),当该摆门4处于90°时,表明该人行摆闸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如图1和2b中所示)。继续参阅图1所示,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1包括限位块单元12、以及具有第一通孔111的第一固定座11,转动轴2的顶端贯穿该第一通孔111。限位块单元12包括设于该转动轴2顶端的第一限位块121、以及设于第一固定座11上表面的第二限位块122,第一限位块121在摆门4处于预设角度时与第二限位块122抵接,第二限位块122的与第一限位块121抵接的面上设有缓冲层123。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有效降低机芯运转时的噪音、以及降低因第一、第二限位块之间长期碰撞造成的损伤。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预设角度为0或18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设置的任意角度值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可选的,第一通孔111内设有轴承,转动轴2的顶端穿过该轴承后可在该轴承内转动。可选的,该缓冲层123为缓冲泡棉或者橡胶,例如套设在第二限位块上的橡胶圈或橡胶套等。继续参阅图1所示,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3包括具有容纳空间30的第二固定座31、设于该容纳空间30内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行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转动轴、以及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摆门,/n所述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包括限位块单元、以及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固定座,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块单元包括设于所述转动轴顶端的第一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表面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所述摆门预设角度时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的面上设有缓冲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行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转动轴、以及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摆门,
所述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包括限位块单元、以及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固定座,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块单元包括设于所述转动轴顶端的第一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表面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所述摆门预设角度时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的面上设有缓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缓冲泡棉或者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第二固定座、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电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方的离合器和离合器固定轴,所述离合器套装在所述离合器固定轴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离合器固定轴与所述转动轴底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摆闸机芯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机上的编码器。


5.一种人行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转动轴、以及机芯第一固定座组件,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摆门,
所述机芯第二固定座组件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阳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