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pH依赖性阴离子跨膜转运活性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01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pH依赖性阴离子跨膜转运活性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成了13个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对氯离子有中等强度的亲和能力,并通过阴离子交换机制促进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每个共轭物在酸性pH条件下的氯离子转运活性均高于在生理pH下的活性,并且合成的共轭物对选定的实体瘤细胞还表现出中等强度的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pH依赖性阴离子跨膜转运活性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及其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肿瘤的小分子潜在药物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pH依赖性阴离子跨膜转运活性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功能单位,细胞内外的阴离子平衡是细胞维持生理功能的前提,该阴离子平衡被打破将导致细胞死亡。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为氯离子。在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调控下,细胞内外的氯离子浓度分别是4-60mM和120mM。阴离子转运蛋白功能异常或与氯离子转运蛋白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各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例如先天性肌强直、囊性纤维化、巴特综合征、吉特曼综合征、登特氏病、肾小管性酸中毒以及耳聋等。因此,深入研究阴离子通道或转运体蛋白所发挥的离子转运性能,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在治疗离子通道类疾病的特异性药物的研发方面还具有潜在应用。鉴于阴离子通道和转运体蛋白在生理和病理上的重要医学意义,一些人工合成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有效地介导阴离子在磷脂双层膜上的传输,可以用来模拟天然离子通道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pH依赖性阴离子跨膜转运活性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的化学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pH依赖性阴离子跨膜转运活性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的化学式如下:



式中,
1:R1=R2=R3=H6:R1=R2=F,R3=H10:R1=F,R2=R3=H
2:R1=R3=H,R2=CH37:R1=R3=H,R2=Cl11:R1=R3=H,R2=CF3
3:R1=R3=H,R2=OCH38:R1=R3=H,R2=Br12:R1=H,R2=R3=F
4:R1=R3=CF3,R2=H9:R1=R3=F,R2=H13:R1=R3=H,R2=F
5:R1=R3=H,R2=NO2
所述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通过阴离子交换机制促进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每个共轭物在酸性pH条件下的氯离子转运活性均高于在生理pH下的活性,其中,部分共轭物对选定的实体瘤细胞表现抑制作用。


2.一种具有pH依赖性阴离子跨膜转运活性的方酰胺-双苯并咪唑共轭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一定量的N-Boc-gly、EDC、HOBt、和DMAP加入到反应瓶中,然后加入CH2Cl2溶解;室温搅拌8-15min后将混合液转移到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加到邻苯二胺和DMF的溶液中;
S2)、将步骤S1)所得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5天,减压除去DMF和二氯甲烷后,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饱和NaCl水溶液,饱和NH4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堃陈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