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铝车厢的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868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铝车厢的底架,包括底边框、底横梁和副纵梁,底横梁和副纵梁交叉连接,副纵梁和车身大梁连接,副纵梁构造为设置有水平方向开口的槽型结构,采用横梁双支座连接底横梁和副纵梁,采用单支座连接车头车尾底边框和副纵梁,采用支撑块支撑在副纵梁连接节点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副纵梁结构和底横梁简化,体积小,减轻了车厢重量,采用简单的螺栓连接,安装工艺简化,承载能力强,解决了连接节点铝合金焊接强度低和容易失效的难题,并对车厢整体受力分散、降低连接节点应力、提高连接点的牢固性和可靠性贡献穾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铝车厢的底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制车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铝车厢的底架。
技术介绍
在汽车行业中,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趋势,在载货汽车领域,货车车厢减重可实现轻量化,对降低车辆能耗、增加额定载货量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新能源货车,由于电池本身质量较大,车厢减重需求更加强烈。而铝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腐蚀性能极高、不易褪色、寿命长、可回收利用等优良特点,目前已逐步取代钢制材料应用于货车车厢的减重设计上。如中国专利CN106080806B公开了一种全铝车厢的底架,包括:底边框,其包括四个连接成长方形状的边框梁;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边框梁为横边框梁,另外两个为纵边框梁;副纵梁,底边框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副纵梁;副纵梁的两端各穿插连接于一个横边框梁内;以及横梁,底边框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横梁,横梁的两端各穿插连接于一个纵边框梁内;每个横梁与每个副纵梁交叉的地方通过穿插的方式进行构造连接;边框梁、副纵梁以及横梁的材质均为铝合金。上述结构采用插接结构和焊接连接方式实现横梁和副纵梁的连接,横梁采用多个腔体结构,穿插和焊接生产工艺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铝车厢的底架,包括底边框(1)、底横梁(2)和副纵梁(3),所述底横梁(2)和所述副纵梁(3)交叉连接,所述副纵梁(3)和车身大梁(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纵梁(3)构造为设置有水平方向开口的槽型结构,所述底横梁(2)和所述副纵梁(3)的连接结构包括横梁双支座(4),套垫(5)和螺栓(6),所述横梁双支座(4)包括成对设置的底座(401)和设置在底座(401)中部上方的插槽(402),所述底横梁(2)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槽(402)内,所述螺栓(6)依次穿过所述底座(401)、所述副纵梁(3)的上边和所述套垫(5),所述螺栓(6)和所述套垫(5)螺纹紧固连接;所述副纵梁(3)和车身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铝车厢的底架,包括底边框(1)、底横梁(2)和副纵梁(3),所述底横梁(2)和所述副纵梁(3)交叉连接,所述副纵梁(3)和车身大梁(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纵梁(3)构造为设置有水平方向开口的槽型结构,所述底横梁(2)和所述副纵梁(3)的连接结构包括横梁双支座(4),套垫(5)和螺栓(6),所述横梁双支座(4)包括成对设置的底座(401)和设置在底座(401)中部上方的插槽(402),所述底横梁(2)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槽(402)内,所述螺栓(6)依次穿过所述底座(401)、所述副纵梁(3)的上边和所述套垫(5),所述螺栓(6)和所述套垫(5)螺纹紧固连接;所述副纵梁(3)和车身大梁(7)的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块(8)、U型螺栓(9)、压板(10)和螺母(11),所述支撑块(8)设置在所述副纵梁(3)的槽型结构中,所述支撑块(8)上下端分别和所述副纵梁(3)内侧上下端抵接,所述压板(10)、所述副纵梁(3)和所述车身大梁(7)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车身大梁(7)底部连接所述U型螺栓(9)底部,所述U型螺栓(9)上部末端和螺母(11)连接后下压紧所述压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铝车厢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昌波徐光帅邹甫正孔德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