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盖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380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盖,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盖的橡胶防尘环装配时和使用中脱落、达不到首道防尘的问题。本传感器盖包括呈开口状的壳体,壳体上端设有橡胶防尘环,防尘环外侧固连有塑料中间体,塑料中间体通过注塑与壳体固连呈一体式。本传感器盖通过塑料中间体与橡胶防尘环的黏合和硫化,使得橡胶防尘环与塑料中间体粘结,然后将塑料中间体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包胶形成壳体,注塑成型后连接性能好,且塑料中间体与防尘环可在低温环境下黏合,对胶水的要求降低,因此具有连接强度高、产品一致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盖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涉及传感器盖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结构强度高的传感器盖。
技术介绍
传感器盖是汽车上的安全件,主要是用于对汽车转向系统中的传感元件起到密封不受外界灰尘、油水污染侵蚀的作用。现有的传感器盖中,上端密封是将橡胶密封件设计成内凹的倒扣状、塑料传感器盖设计成外凸的倒扣状,两者通过过盈配合扣在一起。这种装配需人工手动完成,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受塑料件、橡胶件飞边、夹口的影响,在总成装配过程中极易受转向轴的轴向摩擦将橡胶密封件从传感器上拉脱或生命周期中受径向旋转摩擦在高低温环境中将橡胶密封件旋脱,导致外界油、水、灰尘等侵入污染,转向力加大,密封性能逐渐丧失。下端密封是通过装配在传感器盖上的O型圈和转向机配合完成,该设计方案中塑料件传感器盖的胶圈槽飞边需控制在0.04mm以内、夹口需控制在0.02mm以内且胶圈在装配方向尽量避免硬胶件的飞边划伤,而这些实际生产中又不能100%避免,造成密封安全隐患较大,存在不足。下端密封是由客户在壳体底部平面涂上液体胶,通过三个螺栓将壳体总成和转向机装配面紧固实现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人对传感器盖进行了改进,并申报了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757940A),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盖,其包括塑料壳体、橡胶防尘环、橡胶油封和金属衬套;所述橡胶防尘环的上部具有高弹性收口唇部,所述橡胶防尘环的外侧部具有一圈外凸的横向骨位,所述橡胶防尘环的外侧部涂覆有胶水层,所述塑料壳体与所述橡胶防尘环注塑成一体;所述橡胶油封内包覆有金属骨架,所述橡胶油封的内密封面上具有多个高弹性密封唇,所述橡胶油封的内密封面的外侧安装有一箍紧弹簧圈;所述橡胶油封安装在所述塑料壳体内并通过塑料块对橡胶油封下端压紧;所述塑料壳体的下部外沿上镶嵌有多个金属衬套;所述塑料壳体的下部通过固体胶和金属衬套螺栓与传感器壳体固接。上述专利通过橡胶防尘环与塑料壳体注塑成一体,实现了橡胶防尘环与壳体的连接,使得橡胶防尘环的轴向抗拉强度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橡胶防尘环经由注塑工艺将橡胶防尘环固连于塑料壳体上,壳体在注塑成型时,由于橡胶防尘环是柔性材料,导致注塑成型后,橡胶防尘环与壳体的粘结强度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加工成型后一致性差,同时,由于塑料外壳与橡胶防尘环的粘结强度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其周向转动和轴向窜动所承受的最大拉力势必受到较大影响。再者,塑料壳体加工成型时,压力不足容易导致填充不均匀,压力过大容易形成飞边划伤橡胶防尘环,因此对注塑工艺的要求也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强度高的传感器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传感器盖,包括呈开口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橡胶防尘环,所述的防尘环外侧固连有塑料中间体,所述的塑料中间体通过注塑与壳体固连呈一体式。利用塑料中间体与橡胶防尘环先固化成一体式,然后将一体式的橡胶防尘环和塑料中间体放入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由于注塑成型时,分型面上是塑料中间体与壳体连接,因此塑料中间体与壳体的连接稳定性高,且橡胶防尘环先与塑料中间体在低温环境下涂粘合剂后通过硫化工艺黏合,因此塑料中间体与橡胶防尘环的连接强度较高,塑料中间体与塑料壳体的连接强度也较高,使得橡胶防尘环与塑料壳体的整体连接强度大大提高。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橡胶材料直接与壳体注塑成型,橡胶在注塑时容易受到塑料压力挤压变形,使得产品的一致性较差,且加工过程中也无法检验产品是否合格,影响产品合格率,且橡胶与壳体注塑时连接强度不高。采用本方案时,塑料件与橡胶防尘环可在低温状态下涂粘合剂并粘结在一起,然后橡胶防尘环经过硫化进一步加强与塑料件的连接强度,塑料件与橡胶防尘环呈一体式后直接放入注塑机注塑形成壳体与塑料中间体、橡胶防尘环一体式安装。在上述的一种传感器盖中,所述的塑料件与橡胶防尘环之间设有咬合结构。在上述的一种传感器盖中,所述的咬合结构包括设置于塑料件内侧的环形凸台和设置于橡胶防尘环外侧与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有效防止橡胶防尘环在整车装配时被轴向摩擦力拉脱和转向轴工作时被径向摩擦力拉脱。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一种传感器盖中,所述的咬合结构包括设置与塑料件内侧的环形凹槽和设置于橡胶防尘环外侧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台。在上述的一种传感器盖中,所述的塑料件外侧设有防止塑料件与壳体周向转动的嵌入式结构,所述的嵌入式结构为塑料中间体外侧周向分布的凹槽。在上述的一种传感器盖中,所述的橡胶防尘环与塑料件之间通过胶水连接。橡胶防尘环与塑料件通过普通胶水粘结呈一体式即可,无需经过高温粘结,在胶水固化后经过高温注塑时也不会影响粘结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S1:注塑塑料中间体;S2:对塑料中间体表面进行化学脱脂处理,再在其表面涂抹热硫化粘合剂后,把橡胶防尘环搭接在塑料中间体表面放进模具硫化;S3:将硫化后呈一体式的塑料中间体与橡胶防尘环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形成壳体,使得壳体成型后与塑料中间体和橡胶防尘环固连呈一体式。在上述的一种传感器盖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2中,硫化温度为140℃。在上述的一种传感器盖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塑料中间体上下两端靠近橡胶防尘环一侧设有压紧圈,当塑料中间体与橡胶防尘环放入硫化模具硫化时,利用硫化模具将压紧圈压踏使得其变形后压紧于橡胶防尘环表面,以加强两者连接强度。设置压紧圈一方面可以使得硫化模具将其压塌后盖合在橡胶防尘环外侧,从而提高轴向方向的连接强度。在上述的一种传感器盖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2中,还包括二段硫化。橡胶防尘环采用HNBR橡胶,HNBR橡胶经过二段硫化后可到达最佳性能。在上述的一种传感器盖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2中,所述的橡胶防尘环采用HNBR材料制成。在上述的一种传感器盖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步骤S2中,所述的壳体采用PA66+GF30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传感器盖通过塑料中间体与橡胶防尘环的黏合和硫化,使得橡胶防尘环与塑料中间体粘结,然后将塑料中间体放入注塑模具中注塑包胶形成壳体,使得壳体与橡胶防尘环的连接通过塑料中间体实现,避免了橡胶防尘环直接与壳体连接,由于壳体与塑料中间体都是塑料制品,其注塑成型后连接性能好,且塑料中间体与防尘环可在低温环境下黏合,对胶水的要求降低;塑料中间体与壳体之间还设有防止两者周向转动的嵌入式结构,保证了塑料中间体与壳体之间周向转动方向被限位;塑料中间体与橡胶防尘环之间还设有咬合结构,增加了两者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强度,塑料中间体与橡胶防尘环在放入模具内硫化时,通过模具将塑料中间体上的压紧圈压紧于橡胶防尘环外侧,进一步增加连接强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连接强度高,产品一致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塑料中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盖,包括呈开口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橡胶防尘环,所述的防尘环外侧固连有塑料中间体,所述的塑料中间体通过注塑与壳体固连呈一体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盖,包括呈开口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橡胶防尘环,所述的防尘环外侧固连有塑料中间体,所述的塑料中间体通过注塑与壳体固连呈一体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件与橡胶防尘环之间设有咬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结构包括设置于塑料件内侧的环形凸台和设置于橡胶防尘环外侧与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结构包括设置与塑料件内侧的环形凹槽和设置于橡胶防尘环外侧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传感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件外侧设有防止塑料件与壳体周向转动的嵌入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传感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防尘环与塑料件之间通过粘合剂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玉洁曹春林许峰阮宏胜方毅明王绪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