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放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片放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设备越来越大,续航时间需求越来越长,这样导致储能锂电池的体积随之增大。为了减少电池的数量,则需要增加单个电池的体积,所以需要的极片越来越宽,料卷越来越大。目前极片料卷放料方式有两种,一是立式放卷、二是卧式放卷,立式放卷模式由于气涨轴是悬臂结构,如果承受太大的载荷会导致气涨轴弯曲变形太大,影响放料精度,所以立式放卷机构适用于小料卷放料,不适用于大重料卷的极片;卧式放卷机构由于极片左右两端都有支撑,受力情况较好,能承受很大重量,所以一般大质量料卷都采用卧式放卷机构。目前常见的卧式放卷机构中的料筒是由钢辊外表面包有一层聚氨酯(避免极片与钢筒接触),钢辊的两端有支撑轴,支撑轴尺寸精度高,刚好能进入放卷设备上的左右夹头后被锁紧,由于左右两个夹头间距固定所以料筒的长度也固定,使得与其他普通设备料筒不能通用,同时由于左右夹头间距固定,在安装和拆卸料筒时需要借助外力强行装上或者拆下,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料筒和极片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并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相对设置,所述料筒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分别夹紧料筒的两端,所述极片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并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紧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n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还设置有第一调节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调节驱动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料筒和极片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并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相对设置,所述料筒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分别夹紧料筒的两端,所述极片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并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紧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还设置有第一调节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调节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夹紧机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调节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夹紧机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夹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调节驱动组件,且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调节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调节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调节驱动件、第一轴承板和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沿所述料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调节滑轨,所述第一轴承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滑轨上,所述第一调节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并与所述第一轴承板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轴承板沿所述第一调节滑轨运动,所述第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板上,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
所述第二调节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调节驱动件、第二轴承板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设置有沿所述料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调节滑轨,所述第二轴承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滑轨上,所述第二调节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并与所述第二轴承板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轴承板沿所述第二调节滑轨运动,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板上,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板上安装有向外凸起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一限位挡板,以限制所述第一轴承板的滑动行程;
所述第二轴承板上安装有向外凸起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第二限位挡板,以限制所述第二轴承板的滑动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驱动件和所述第二调节驱动件均为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主动轴和第一夹紧头,所述主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杰,陈荣军,吴学科,阳如坤,魏宏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