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件焊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70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钣金件焊接工艺,钣金件包括相互垂直的钣金件一和钣金件二,钣金件一中设置有数个定位孔,钣金件二的便于设置有插入定位孔内的插块,其特征在于,定位孔位于钣金件二两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向外的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定位孔的边缘处增加凹槽,焊接时多余的焊料进入凹槽内,两个钣金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大,较短的焊疤便可以满足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钣金件焊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钣金加工
,涉及到钣金件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两块钣金件之间一般会采用焊接定位结构,钣金件边缘设置的凸块插入另一块钣金件中设置的定位孔内实现了两块钣金件的定位。两块钣金件的连接处采用点焊方式焊接,点焊形成的焊疤需打磨平整。钣金件之间的缝隙较小,为了保证两者之间的焊接强度,需要延长焊疤,不仅影响钣金件的焊接外观,还增加了打磨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一种不仅能保证钣金件的焊接强度,还能保证钣金件焊接外观的焊接工艺。为达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钣金件焊接工艺,所述钣金件包括相互垂直的钣金件一和钣金件二,所述钣金件一中设置有数个定位孔,所述钣金件二的便于设置有插入所述定位孔内的插块,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钣金件二两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向外的凹槽;焊接前将钣金件一平放于焊接台上,再在钣金件一相对所述钣金件二的一侧放置一块覆盖定位孔的托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定位孔的边缘处增加凹槽,焊接时多余的焊料进入凹槽内,两个钣金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大,较短的焊疤便可以满足强度要求;2.钣金件表面的焊疤面积变小,不仅提高了钣金件的外观质量,还缩短了焊疤的打磨时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实施例的钣金件的焊接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的定位孔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图1中所示的钣金件包括相互垂直的钣金件一10和钣金件二20,钣金件一中设置有数个定位孔30,钣金件二的便于设置有插入定位孔内的插块40,定位孔位于钣金件二两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向外的凹槽50(参见图2)。优选地,凹槽的形状根据钣金件的厚度与插块和定位块孔的尺寸从以下形状中进行选择,凹槽呈半圆形、连续的波浪形或者锯齿形、直线形或者斜线形。上述钣金件在焊接前,将钣金件一平放于焊接台上,再在钣金件一相对钣金件二的一侧放置一块覆盖定位孔的托板,焊接时,焊料不会流到钣金件的另一侧。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动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钣金件焊接工艺,所述钣金件包括相互垂直的钣金件一和钣金件二,所述钣金件一中设置有数个定位孔,所述钣金件二的便于设置有插入所述定位孔内的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钣金件二两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向外的凹槽;焊接前将钣金件一平放于焊接台上,再在钣金件一相对所述钣金件二的一侧放置一块覆盖定位孔的托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件焊接工艺,所述钣金件包括相互垂直的钣金件一和钣金件二,所述钣金件一中设置有数个定位孔,所述钣金件二的便于设置有插入所述定位孔内的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钣金件二两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向外的凹槽;焊接前将钣金件一平放于焊接台上,再在钣金件一相对所述钣金件二的一侧放置一块覆盖定位孔的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磊王维庆陈伟伟孙亮崔忠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达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