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33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其解决了现有转运监护仪配置一个锂电池不能满足监护仪在野外长时间使用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控制器、电源模块、显示屏、4G模块、GPS模块、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分别通过检测器与控制器连接,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与控制器之间均连接有电源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中的医疗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称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
技术介绍
转运监护仪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监护设备,主要应用于现场救助及远程急救等方面,为医护人员提供病人有效的临床诊断数据。其具有整机小巧轻便易携带、可靠稳定的特点,可在野外强日光下清晰显示,满足军队、医院等医疗机构在野外急诊、急救、转运的使用需求,而且测量数据需要通过4G传输给中央监护站以及GPS实时定位,所以超强的续航能力对该监护仪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转运监护仪都是配置一个锂电池,所以不能满足监护仪在野外长时间、长距离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的监测,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目前有三种方法:一是增大电池容量,但由于其本身功耗较大,从根本上无法解决长时间工作的问题;二是增大电池体积,这样就使监护仪整体的体积和质量都增大,不利于监护仪轻便、便携的基本特性。三是在监护仪外部设置一个电池盒连接接口,接口上安装一个可拆卸的外置电池盒,以增加供电时间,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在更换电池时,不能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护,如果遇到突发事件,错过了最佳获取数据时间,对患者的救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不可控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转运监护仪配置一个锂电池不能满足监护仪在野外长时间使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延长电池供电时间的称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包括控制器、电源模块、显示屏、4G模块、GPS模块、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分别通过检测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与控制器之间均连接有电源控制开关。优选地,所述NIBP模块和控制器之间连接有第一检测器和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器为STM32F407ZET6单片机;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包括电阻R16、二极管D6、二极管D1、电阻R51、电阻R100、电容C100、三极管Q6、电阻R6、电阻R1和MOS场效应管Q1,所述电阻R16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与电阻R16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电阻R5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与电阻R10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00与电阻R100并联,二极管D1的阳极接3.3V电压,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与电阻R51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串联在一起的电阻R6和电阻R1接6V电压,所述MOS场效应管Q1的G极连接与电阻R6和电阻R1之间的节点连接,MOS场效应管Q1的D极接6V电压,MOS场效应管Q1的S极与NIBP模块5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与STM32F407ZET6单片机的第35引脚连接;第一检测器包括74HCT4053BQ,115芯片,所述74HCT4053BQ,115芯片的第1、3引脚分别与STM32F407ZET6单片机的第141引脚和56引脚连接,74HCT4053BQ,115芯片U6的第2引脚与STM32F407ZET6单片机的第114引脚连接,74HCT4053BQ,115芯片U6的第15、4引脚分别与NIBP模块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延长电池供电时间,减少的了监护仪的损耗,大大提高了电池的续航能力,减少了在替换电池时不可控因素,大大提升了患者救治率,为野外急诊或者远程急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技术进一步的特征,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附图说明图1是称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是低功耗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控制器的电路图;图4是第一检测器和第一电源控制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第二检测器和第二电源控制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第三检测器和第三电源控制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图7是第四检测器和第四电源控制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图8是第五检测器和第五电源控制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图9是各附件连接接口的电路原理图。图中符号说明:1.控制器,2.电源模块,3.4G模块,4.GPS模块,5.NIBP模块,6.ECG模块,7.TEMP模块,8.SPO2模块,9.CO2模块,10.第一检测器,11.第一电源控制开关,12.第二检测器,13.第二电源控制开关,14.第三检测器,15.第三电源控制开关,16.第四检测器,17.第四电源控制开关,18.第五检测器,19.第五电源控制开关,20.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包括控制器1、电源模块2、显示屏20、4G模块3、GPS模块4、NIBP模块5、ECG模块6、TEMP模块7、SPO2模块8、CO2模块9,这些模块都是现有技术,不再赘述;现有的监护仪在正常运行时,不管患者是否使用,每个模块都在运行当中,这样就无形之中消耗了很多电量。本技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增加设置第一检测器10、第一电源控制开关11、第二检测器12、第二电源控制开关13、第三检测器14、第三电源控制开关15、第四检测器16、第四电源控制开关17、第五检测器18、第五电源控制开关19。第一检测器10连接于NIBP模块5和控制器1之间,第一电源控制开关11连接于NIBP模块5和控制器1之间。第二检测器12连接于ECG模块6和控制器1之间,第二电源控制开关13连接于ECG模块6和控制器1之间。第三检测器14连接于,第三电源控制开关15连接于TEMP模块7和控制器1之间,第三电源控制开关15连接于TEMP模块7和控制器1之间。第四检测器16连接于SPO2模块8和控制器1之间,第四电源控制开关17连接于SPO2模块8和控制器1之间。第五检测器18连接于CO2模块9和控制器1之间,第五电源控制开关19连接于CO2模块9和控制器1之间。当转运监护仪开机时,控制器1会控制NIBP模块5、ECG模块6、TEMP模块7、SPO2模块8、CO2模块9对应的第一电源控制开关11、第二电源控制开关13、第三电源控制开关15、第四电源控制开关17、第五电源控制开关19闭合,NIBP模块5、ECG模块6、TEMP模块7、SPO2模块8、CO2模块9都处于正常通电状态。参考图2,低功耗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开机。步骤S2,NIBP模块5处于正常通电状态。步骤S3,经过一个设定时间T1(这个时间可以在控制器1里进行设置)。步骤S4,第一检测器10检测NIBP模块5是否有附件(NIBP模块5连接的附件是无创血压袖带管和袖带)连接,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11。步骤S5,控制器判断附件是否脱落或者附件是否处于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包括控制器、电源模块、显示屏、4G模块、GPS模块、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分别通过检测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与控制器之间均连接有电源控制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包括控制器、电源模块、显示屏、4G模块、GPS模块、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分别通过检测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NIBP模块、ECG模块、TEMP模块、SPO2模块和CO2模块与控制器之间均连接有电源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低功耗转运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NIBP模块和控制器之间连接有第一检测器和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器为STM32F407ZET6单片机;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包括电阻R16、二极管D6、二极管D1、电阻R51、电阻R100、电容C100、三极管Q6、电阻R6、电阻R1和MOS场效应管Q1,所述电阻R16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与电阻R16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电阻R5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与电阻R100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伟张发坤李晓彤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高医疗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