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84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显示器支架包括基座和用于安装显示器的连接头,所述的基座和连接头之间设置相平行的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的上连接臂与连接头之间的铰接点、连接头、下连接臂与连接头之间的铰接点、下连接臂、下连接臂与基座的铰接点、基座、上连接臂与基座的铰接点、上连接臂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包括弹性力平衡机构,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接臂相铰接,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头相铰接,根据所述的连接头上的显示器调整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弹性力,使得在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的连接头时,所述的连接头可自由停止在相对于所述的基座的不同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支架
,涉及一种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
技术介绍
市面上,高度可自由可调的显示器支架一般采用气弹簧结构或者机械弹簧结构来实现在高度上的调整。气弹簧的结构显示器支架虽可实现高度上的自由调节,但具有成本高,结构复杂,调节困难,以及气弹簧本身漏油等不稳定因素的缺点。专利US9657889B1所描述的机械弹簧的显示器支架虽可实现高度上任何自由停止的功能,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供一种零件少、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调高度自由停止的显示器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包括基座和用于安装显示器的连接头,所述的基座和连接头之间设置相平行的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的上连接臂与连接头之间的铰接点、连接头、下连接臂与连接头之间的铰接点、下连接臂、下连接臂与基座的铰接点、基座、上连接臂与基座的铰接点、上连接臂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包括弹性力平衡机构,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接臂相铰接,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头相铰接,根据所述的连接头上的显示器调整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弹性力,使得在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的连接头时,所述的连接头可自由停止在相对于所述的基座的不同高度。较佳地,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包括弹性件和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接臂相铰接,所述的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弹性件的一端相螺纹连接,所述的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头相连接,在操作所述的调节杆的端部驱动所述的调节杆转动时,带动所述的弹性件伸缩,来调整所述的弹性件的弹性力与所述的连接头上的显示器的重量相匹配。较佳地,所述的上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操作孔,所述的调节杆的端部安装于所述的操作孔,通过所述的操作孔操作所述的调节杆的端部。较佳地,所述的上连接臂、下连接臂均通过连接轴和与所述的连接轴相匹配的轴孔与所述的基座、连接头相铰接。采用了本技术的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基于弹性力平衡机构相对于平行四边形结构的设置位置,可以实现调高度时自由停止,并且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外观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的拆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的第一位置的剖视图。图4为图3显示的显示器支架的简化图。图5a为本技术的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的第二位置的剖视图。图5b为图5a显示的显示器支架的简化图。图6a为本技术的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的第三位置的剖视图。图6b为图6a显示的显示器支架的简化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图1~6b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实施例,其中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包括基座1和连接头4,基座1可以安装在支撑臂上,连接头上设置连接板5,用于安装显示器。如图2所示,所述的基座1和连接头4之间设置相平行的上连接臂2和下连接臂3,上连接臂2、下连接臂3的端部分别与基座1、连接头4相铰接。由此,如图4所示,为图3显示的显示器支架的简化图,其中,上连接臂2、下连接臂3的端部分别与基座1、连接头4相铰接,形成四个铰接点a、b、c、d,所述的上连接臂2与连接头4之间形成铰接点a,下连接臂3与连接头4之间形成铰接点b,下连接臂3与基座1形成铰接点d,上连接臂2与基座1形成铰接点c,铰接点a与铰接点b之间为连接头主体,铰接点c和铰接点d之间为基座主体,上连接臂2、下连接臂3、基座1、连接头4以及四个铰接点a、b、c、d之间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铰接点a、b、c、d为该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四个顶点。所述的上连接臂、下连接臂均通过连接轴和与所述的连接轴相匹配的轴孔的方式与所述的基座、连接头相铰接。其中,如图2所示,上连接臂2通过轴孔10、16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轴9、13、11与基座、连接头相铰接;下连接臂3通过连接轴12、14和相应的轴孔与基座、连接头相铰接。因此,连接头可以围绕基座转动,实现连接头位置的变化。如图1~3所示,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包括弹性力平衡机构,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包括弹性件7和调节杆8,所述的调节杆8的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接臂2相铰接,所述的调节杆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弹性件7的一端相螺纹连接,所述的弹性件7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头4相铰接。如图4所示,弹性件7与连接头4形成连接点e。基于平行四边形结构和弹性力平衡机构,可以根据所要安装的显示器的重量调整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弹性力,使得在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的连接头4时,所述的连接头4可自由停止在相对于所述的基座的不同高度。其中,在操作所述的调节杆8的端部驱动所述的调节杆转动时,带动所述的弹性件7伸缩,来调整所述的弹性件的弹性力与所述的连接头上的显示器的重量相匹配。因此,在使用本技术的产品时,可以通过调整弹性件的弹性力来适应不同重量的例如显示器的重物。例如,当安装的重物为1kg,使用例如扳手的工具转动调节杆使得弹性件被拉伸一定程度,直至弹性件的弹性力与重物达到平衡,达到平衡后,可以随意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显示器至任何位置,而不会出现往下掉或者往上升的情况,即实现可自由停止至任意高度。当需要安装的重物为10kg时,同理,起初也需要通过转动调节杆使得弹簧拉伸一定程度,使得弹性件的弹性力与重物达到新的平衡。具体地,如图1和3所示,所述的上连接臂2的端部设置操作孔6,所述的调节杆8的端部安装于所述的操作孔6,通过所述的操作孔6操作所述的调节杆的端部。如图2所示,弹性件可以通过端部的安装圈17安装于连接头4的安装轴15,对于弹性件7的端部在连接头4、上连接臂2的具体位置,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铰接点a和铰接点b位于同一竖直平面,铰接点c和铰接点d位于同一平面,弹性件7与连接头4形成的连接点e位于铰接点a和铰接点b所在竖直平面的外侧,调节杆8与上连接臂的连接点位于铰接点c和铰接点d所在竖直平面的外侧。其中,弹性件7与连接头4形成的连接点e位于下连接臂与连接头之间的铰接点b的斜下方。除此之外,弹性件7与连接头4形成的连接点e可以位于连接头的其他任意位置,例如,位于下连接臂与连接头之间的铰接点b、位于铰接点b的斜上方等。如图4所示,设定,上连接臂的长度为L,弹性力平衡机构和上连接臂的夹角为β,上连接臂与水平面夹角α,G为重力,F为弹力,圆弧为点a的运动轨迹。因重力向下,所以由重物的重力提供的转矩为M1=GL×cos(α),弹性件提供拉力的转矩M2=F×L×sin(β),当M1=M2时,即可以实现在上下高度调节自由停止。基于本技术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相对于平行四边形结构的设置位置,如图5a~6b所示,当调整显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包括基座和用于安装显示器的连接头,所述的基座和连接头之间设置相平行的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的上连接臂与连接头之间的铰接点、连接头、下连接臂与连接头之间的铰接点、下连接臂、下连接臂与基座的铰接点、基座、上连接臂与基座的铰接点、上连接臂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包括弹性力平衡机构,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接臂相铰接,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头相铰接,根据所述的连接头上的显示器调整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弹性力,使得在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的连接头时,所述的连接头可自由停止在相对于所述的基座的不同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包括基座和用于安装显示器的连接头,所述的基座和连接头之间设置相平行的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的上连接臂与连接头之间的铰接点、连接头、下连接臂与连接头之间的铰接点、下连接臂、下连接臂与基座的铰接点、基座、上连接臂与基座的铰接点、上连接臂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包括弹性力平衡机构,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的上连接臂相铰接,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头相铰接,根据所述的连接头上的显示器调整所述的弹性力平衡机构的弹性力,使得在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的连接头时,所述的连接头可自由停止在相对于所述的基座的不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调高度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小东郑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爱唯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