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强的调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80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性强的调压阀,其包括阀体和阀头部,阀头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杆下端抵接的上盖板、下盖板和设置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的控制弹簧,阀体内设置有气室和在气室下方且与气室连通的通气管,所述气室内设置有膜片,所述下盖板与膜片上表面抵接,所述下盖板上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与阀头部的调节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通气管中穿设有阀杆,所述阀杆一端设置有端盖,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端盖与膜片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至少设置有两个与端盖垂直的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与通气管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密封性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性强的调压阀
本技术涉及调压阀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性强的调压阀。
技术介绍
调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调压阀的阀芯是由膜片控制,膜片上方有弹簧力向下作用,膜片下方有流体压力向上作用,当出口处没有水流动时,出入口的压力瞬间相同,此时作用在膜片下的压力大于弹簧力,膜片向上运动,使阀门关闭,出口压力将保持为设定值。当下游使用水时,出口压力下降,膜片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开启减压阀,直到水压和弹簧力平衡,此时减压阀平稳开启,产生一定的液阻,出口压力将保持为定值。公开号为CN2094146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调压阀,包括阀体,阀体的顶端固定设有下壳连接件,下壳连接件的顶端固定设有膜片下壳,膜片下壳的顶端固定设有膜片上壳,膜片下壳和膜片上壳之间固定设有膜片,膜片上壳的顶端固定设有上壳连接件,上壳连接件的顶端固定设有调节筒,调节筒的内部设有调节控制弹簧,调节筒的顶端固定设有调节帽,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导向座的内部设有阀杆,阀杆内部的底端开设有引压通道。上述技术方案,阀杆的一端穿过膜片与托盘底部连接,托盘上部连接着控制弹簧的底端,通过控制弹簧来带动托盘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阀杆的上下移动,阀杆底端与活门片连接,阀杆驱动着活门片上下移动来控制阀门的开合度。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中,膜片既起到密封的作用也起到联动的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气口和出气口端气压的不断变化而使得膜片会反复的进行上下移动,阀杆穿过膜片会降低膜片的强度,且会降低阀杆与膜片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密封性强的调压阀。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密封性强的调压阀,包括阀体和阀头部,所述阀体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阀头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气室和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气室连通且设置在气室的下方,所述通气管与驱动组件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气室与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通气管与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气室中设置有膜片,所述通气管中同轴穿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伸入到气室内部且在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表面与膜片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端盖上垂直设有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伸入到通气管中,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侧壁与通气管的内壁抵触,所述阀杆远离端盖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位于通气管的下方,所述活塞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弹簧室,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活塞的一端与弹簧室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调节螺杆、上盖板、控制弹簧和下盖板,所述调节螺杆设置在阀头部的螺纹孔中,所述调节螺杆下端与上盖板相抵接,所述控制弹簧设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所述控制弹簧一端与上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与膜片上表面相抵接,所述下盖板上垂直设有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板,所述阀头部的内壁顶端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螺杆延伸至调节槽内,所述上盖板的圆周侧壁与调节槽的内壁抵触,所述第二导向板延伸至调节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侧壁与调节槽的内壁抵触;所述下盖板与端盖同轴设置,所述下盖板与端盖所在位置处的膜片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从进气通道进入阀体中,然后从通气管进入气室和出气通道中。在通气之前,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杆来设定控制弹簧的弹力,以此来设定出气通道中排出的气体的压力,在通气过程中,当使用者将出气管上的气阀关闭或调小时,气室和出气通道中的气压会瞬间增大,气室和出气通道中的气压大于控制弹簧的弹力,此时膜片会被向上顶起,端盖与膜片下表面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以端盖也会向上移动,此时活塞与通气管底部缝隙变小,使得气体的流通量变小,直到气室和出气通道中的气压和弹簧弹力平衡,此时减压阀稳定开启,从而达到降低出气通道中气压的目的。当出气管上的气阀打开或开大时,气室和出气通道中的气压逐渐减小,气室和出气通道中的气压小于弹簧的弹力,此时膜片会被向下压,使得活塞与通气管底部逐渐分离,从而使得进入气室和出气通道中的气体流通量变大,直到气室和出气通道中的气压和弹簧弹力平衡,此时减压阀稳定开启,气室和出气通道中的气压能够稳定达到设定值。在膜片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这就使得膜片向上运动时,复位弹簧将端盖向上顶起,从而减小膜片对端盖的拉力,使得端盖与膜片之间可以更稳固的连接在一起。端盖上的第一导向板和下盖板上的第二导向板在膜片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分别沿着通气管、阀头部内壁上下滑动,具有导向和定位的作用,可以使得端盖和下盖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阀杆无需穿过膜片与驱动组件连接,就能实现驱动组件带动阀杆上下移动,从而控制出气通道中气体的压力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膜片的强度还能够增强膜片处的密封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盖板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调节槽内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膜片处出现断裂纹时,燃气可能会穿过膜片进入到阀头部中,此时上盖板侧壁上的密封环与阀头部内壁相抵接可以起到密封的效果,防止燃气从阀头部泄漏而产生安全隐患。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盖板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定位壁,所述下盖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定位壁,所述控制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弹簧定位壁与第二弹簧定位壁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定位壁和第二弹簧定位壁可以起到对控制弹簧的定位和导向作用,防止控制弹簧在伸缩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控制弹簧的弹力值,从而影响调压阀的准确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弹簧内同轴穿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上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盖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可以防止控制弹簧在拉伸和压缩的过程中发生弯折,使得控制弹簧的弹力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调压阀的准确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盖板靠近膜片的一端棱角与端盖靠近膜片的一端棱角设置为圆弧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下盖板和端盖压在膜片表面进行上下移动时,下盖板和端盖靠近膜片的棱角将膜片磨损甚至发生断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阀头部上设置有阀盖,所述阀头部的顶端设有台阶面,所述阀盖与台阶面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通过旋转调节螺杆将控制弹簧的弹力调整好之后,将阀盖盖在阀头部上,可以防止灰尘阻塞阀头部的螺纹孔,使得调节螺杆难以转动,还可以防止调压阀在工作的过程中,有人误碰到调节螺杆,使得调压阀的准确度受到影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台阶面上设有第二密封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盖拧紧在阀头部上时,密封环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燃气泄漏,也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汽,灰尘等进入到阀盖中阻塞阀头部上的螺纹孔,从而使得调节螺杆难以旋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性强的调压阀,包括阀体(1)和阀头部(2),所述阀体(1)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气通道(3)和出气通道(4),所述阀头部(2)设置有驱动组件(5);/n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部设置有气室(6)和通气管(7),所述通气管(7)与气室(6)连通且设置在气室(6)的下方,所述通气管(7)与驱动组件(5)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气室(6)与出气通道(4)相连通,所述通气管(7)与进气通道(3)相连通,所述气室(6)中设置有膜片(61),所述通气管(7)中同轴穿设有阀杆(8),所述阀杆(8)的一端伸入到气室(6)内部且在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端盖(81),所述端盖(81)上表面与膜片(61)下表面固定连接;/n所述端盖(81)上垂直设有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板(811),所述第一导向板(811)伸入到通气管(7)中,所述第一导向板(811)的侧壁与通气管(7)的内壁抵触,所述阀杆(8)远离端盖(81)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活塞(82),所述活塞(82)位于通气管(7)的下方,所述活塞(82)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11),所述阀体(1)的底部设有弹簧室(12),所述复位弹簧(11)远离活塞(82)的一端与弹簧室(12)固定连接;/n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同轴设置的调节螺杆(51)、上盖板(52)、控制弹簧(53)和下盖板(54),所述调节螺杆(51)设置在阀头部(2)的螺纹孔中,所述调节螺杆(51)下端与上盖板(52)相抵接,所述控制弹簧(53)设置在上盖板(52)和下盖板(54)之间,所述控制弹簧(53)一端与上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盖板(54)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54)与膜片(61)上表面相抵接;/n所述下盖板(54)上垂直设有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板(541),所述阀头部(2)的内壁顶端设有调节槽(21),所述调节螺杆(51)延伸至调节槽(21)内,所述上盖板(52)的圆周侧壁与调节槽(21)的内壁抵触,所述第二导向板(541)延伸至调节槽(21)内,所述第二导向板(541)的侧壁与调节槽(21)的内壁抵触;/n所述下盖板(54)与端盖(81)同轴设置,所述下盖板(54)与端盖(81)所在位置处的膜片(61)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性强的调压阀,包括阀体(1)和阀头部(2),所述阀体(1)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气通道(3)和出气通道(4),所述阀头部(2)设置有驱动组件(5);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部设置有气室(6)和通气管(7),所述通气管(7)与气室(6)连通且设置在气室(6)的下方,所述通气管(7)与驱动组件(5)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气室(6)与出气通道(4)相连通,所述通气管(7)与进气通道(3)相连通,所述气室(6)中设置有膜片(61),所述通气管(7)中同轴穿设有阀杆(8),所述阀杆(8)的一端伸入到气室(6)内部且在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端盖(81),所述端盖(81)上表面与膜片(61)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端盖(81)上垂直设有至少两根第一导向板(811),所述第一导向板(811)伸入到通气管(7)中,所述第一导向板(811)的侧壁与通气管(7)的内壁抵触,所述阀杆(8)远离端盖(81)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活塞(82),所述活塞(82)位于通气管(7)的下方,所述活塞(82)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11),所述阀体(1)的底部设有弹簧室(12),所述复位弹簧(11)远离活塞(82)的一端与弹簧室(12)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同轴设置的调节螺杆(51)、上盖板(52)、控制弹簧(53)和下盖板(54),所述调节螺杆(51)设置在阀头部(2)的螺纹孔中,所述调节螺杆(51)下端与上盖板(52)相抵接,所述控制弹簧(53)设置在上盖板(52)和下盖板(54)之间,所述控制弹簧(53)一端与上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盖板(54)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54)与膜片(61)上表面相抵接;
所述下盖板(54)上垂直设有至少两根第二导向板(541),所述阀头部(2)的内壁顶端设有调节槽(21),所述调节螺杆(51)延伸至调节槽(21)内,所述上盖板(52)的圆周侧壁与调节槽(2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治中
申请(专利权)人:伊藤未来能源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