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阀体高性能调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03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阀体高性能调压器,应用在阀门设备领域,解决了调节阀在调压过程中,平衡膜不但受压强影响,还受到了连接在平衡膜下端阀杆重量的影响,使调节阀调压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膜片平行于调压阀杆长度延伸方向设置,膜片下端固定有制动杆,制动杆下端与转动连杆的一端连接,转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减压阀体上的转动连杆上,转动连杆的转动连接端上设有凹槽,调压阀杆上设有凸块,凸块设置在凹槽中;具有的技术效果是膜片不受调压阀杆重量的影响,更好调控以提高调压精度。调控以提高调压精度。调控以提高调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阀体高性能调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阀体高性能调压器。

技术介绍

[0002]调压阀又名减压阀,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阀门。调压阀广泛应用于燃气供气系统中,以保持燃气在使用时有稳定的压力,从而保证燃气用具得到稳定的燃空比。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2094146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调压阀,包括阀体,阀体的顶端固定有下壳连接件,下壳连接件的顶端固定有膜片下壳,膜片下壳的顶端固定有膜片上壳,膜片上壳和膜片下壳之间固定设有膜片,膜片上壳的顶端固定设有上壳连接件,上壳连接件的顶端固定设有调节筒,调节筒的内部设有调节弹簧,调节筒的顶端固定设有调节帽,调节帽内连接有调节杆,导向座的内部设有阀杆,阀杆内部的底端开设有引压通道,调节阀通过阀杆内部的引压通道来引通燃气,从而改变平衡膜下腔的压强,对平衡膜产生压力,带动阀杆对连接在阀杆底端的活门进行调节。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调节阀在调压过程中,平衡膜不但受压强影响,还受到了连接在平衡膜下端阀杆重量的影响,使调节阀调压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阀体高性能调压器,其优点是膜片可以不受阀杆的自身重力重用,稳定调压在一个使气体高效利用的适当水平。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阀体高性能调压器包括减压阀体,减压阀体内设置有燃气供应管道,燃气供应管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减压阀体内设置有受压板,受压板上连接有膜片,膜片与减压阀体内壁贴合将减压阀腔分为上腔下腔,减压阀体上腔上端处设有调压孔,膜片上端固定有弹簧,弹簧与弹簧调整板连接,膜片下端与调压阀杆垂直连接,调压阀杆另一端连接有调节阀体,调节阀体设置在调节阀口处,减压阀体上设有引压通道,引压通道将燃气供应管道与减压阀腔的下腔连接,所述膜片平行于调压阀杆长度延伸方向设置,膜片下方设有转动连杆,转动连杆的一端上设有矩形通槽,一制动杆穿过矩形通槽与膜片底端相连,制动杆底端设有圆锤,圆锤的直径大于矩形通槽的宽度,转动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减压阀体上的转动固定杆上,转动连杆的转动连接端上设有凹槽,调压阀杆上设有凸块,凸块设置在凹槽中。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燃气通过燃气供应管道的进气口进,通过调节阀口从燃气供应管道的出气口流出。膜片与弹簧之间设有受压板,避免弹簧直接作用于膜片,易造成膜片损坏。燃气的进口压力与所需出口压力相当时,膜片受到自身重力和受压板重力与弹簧拉力相抵,调节阀体与调节阀口分离,燃气持续的通过燃气供应管道的进气口进入,通过燃气供应管道的出气口流出。当燃气的进口压力大于所需的出口压力时,燃气通过引压通道进入减压阀腔的下腔中,使下腔的压强变大,使膜片受到向上的压力,打破了膜片自身重力和
受压板重力与弹簧拉力相抵的平衡,使膜片向上移动。减压阀腔上腔上端处设有调压孔,使上腔的压强保持空气大气压强。制动杆随膜片一同向上运动带动转动连杆绕转动固定杆转动。转动连杆的转动连接端上设有凹槽,调压阀杆上设有凸块,凸块设置在凹槽中。随着转动连杆的转动,调压阀杆上的凸块上下位置不变,但在凹槽中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使凸块沿凹槽内壁向水平方向滑动,距离调节阀口的距离变近。相应的,调节阀体距离调节阀口也越来越近,最后调节阀体与调节阀口闭合,停止进气口向出气口处输送燃气。当出气口压力恢复正常,减压阀腔下腔内的压强也恢复正常,膜片恢复自身重力和受压板重力与弹簧拉力相抵的平衡状态,调节阀体与调节阀口也恢复打开的状态。膜片不受调压阀杆重量的影响,更好调控以提高调压精度。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压通道入口设在燃气供应管道靠近出气口处。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压通道将燃气供应管道与减压阀腔的下腔连接,使减压阀腔的下腔的压强与燃气供应管道压强相同。燃气供应管道进气口压力大于燃气供应管道出气口所需压力时,调节阀体与调节阀口闭合,燃气供应管道进气口停止输送燃气。出气口继续输出燃气,引压通道入口设在燃气供应管道靠近出气口处,使减压阀腔的下腔的压强与燃气供应管道压强一直保持相同,加快了膜片的反应速度。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阀体设置为圆锥形,调节阀口的横截面与调节阀体底面形状大小相同。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燃气的进口压力大于所需的出口压力时,膜片受到向上的压力使膜片向上移动。制动杆随膜片一同向上运动带动转动连杆绕转动固定杆转动。随着转动连杆的转动,调压阀杆向水平方向滑动,调节阀体距离调节阀口越来越近。调节阀体设置为圆锥形,调节阀口设置为圆锥形底面形状大小相同的圆形。随着调节阀体距离调节阀口越来越近,燃气可流通的调节阀口横截面积越来越小。使调压阀可以根据气压的大小调节燃气的流量,提高了调压阀的调压精度。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压阀体进气口处设有过滤网。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压阀体进气口处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作用是除去燃气中未除尽的泥土、焊渣和输送中的灰尘等杂质,这些杂质不除去会损坏减压阀,也影响燃气的使用。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调整板边缘设有突出的卡板,减压阀体内壁设有若干层与卡板位置相对应的间断卡环,弹簧调整板上端设有调整块。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上端处连接有弹簧调整板,弹簧调整板边缘设有突出的卡板,减压阀体内壁设有若干层与卡板位置相对应的间断卡环,弹簧调整板可以通过改变其卡板与间断卡环连接的位置上下移动,从而控制膜片的位置,使燃气的进口压力与所需出口压力相当时,调节阀体与调节阀口刚好完全分离,调节阀口刚好达到最大流通的横截面积。弹簧调整板上端设有调整块,通过调整块便于对弹簧调整板进行调整位置。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压阀体中弹簧上端和过滤网侧端设有阀盖,阀盖与减压阀体紧密旋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压阀中的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易发生老化使弹性变差,减压阀中的过滤网易被燃气中的杂质破坏而失去过滤的效果。减压阀体中弹簧上端和过滤网侧端设有阀盖,阀盖与减压阀体紧密旋接,可以通过打开阀盖对弹性变差的弹簧和失去过
滤效果的过滤网进行更换。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受压板的厚度大于调压孔的直径。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受压板的厚度大于调压孔的直径,避免膜片受压力作用移动到降压阀腔内顶端,膜片的位置超过调压孔的位置,使燃气通过调压孔泄漏。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压阀体外侧调压孔处设有燃气报警器。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压阀体外侧调压孔处设有燃气报警器,避免膜片破碎使燃气通过调压孔泄漏不能被及时的发现。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膜片水平于调压阀杆长度延伸方向设置,膜片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阀体高性能调压器包括减压阀体(1),减压阀体(1)内设置有燃气供应管道(2),燃气供应管道(2)设有进气口(3)和出气口(4),减压阀体(1)内设置有受压板(5),受压板(5)上连接有膜片(6),膜片(6)与减压阀体(1)内壁贴合将减压阀腔分为上腔(7)和下腔(8),减压阀体(1)上腔(7)上端处设有调压孔(9),膜片(6)上端固定有弹簧(10),弹簧(10)与弹簧调整板(11)连接,膜片(6)下端与调压阀杆(12)垂直连接,调压阀杆(12)另一端连接有调节阀体(13),调节阀体(13)设置在调节阀口(14)处,减压阀体(1)上设有引压通道(26),引压通道(26)将燃气供应管道(2)与减压阀腔的下腔(8)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6)平行于调压阀杆(12)长度延伸方向设置,膜片(6)下方设有转动连杆(16),转动连杆(16)的一端上设有矩形通槽(27),一制动杆(15)穿过矩形通槽(27)与膜片(6)底端相连,制动杆(15)底端设有圆锤(28),圆锤(28)的直径大于矩形通槽(27)的宽度,转动连杆(1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减压阀体(1)上的转动固定杆(17)上,转动连杆(16)的转动连接端上设有凹槽(18),调压阀杆(12)上设有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治中
申请(专利权)人:伊藤未来能源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