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49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共焦扫描器,其特点是仅用一半反射半透镜将样品激光照明光路、样品散射光信号光路和观察光路尽可能地合为一体,从而使得光路简化、结构紧凑、体积变小、成本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广泛适用于病理观察和解剖、生命科学研究、遗传学研究、血液研究等有关的各种医院、医学院以及医学研究机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微镜,特别是一种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是最新出现的高新技术显微镜,它的特点是将共焦原理与高速激光扫描技术结合起来,以获得物体的分层图象,再经计算机图象处理,最终输出样品的三维形貌。其中光学系统极为复杂,它需要把样品激光照明光路、样品散射光信号光路和观察光路三者合为一体。目前,国际上均采用多片既复杂又难以加工的双色反射镜实现三条光路合一的目的,如德国产的Leica型和美国产的F900e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德国产的Leica型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其特点是1、横向和纵向扫描用一个扫描器完成;2、入射的激光用双色反射镜反射引入;3、散射光信号用双色反射镜透射引出;4、使用多个探测器;5、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美国产的F900e型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基本上与德国的Leica型相似,其特点是1、扫描头是活动的,可以取下或装上;2、用两块双色反射镜;3、使用两个探测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三条光路尽可能合为一体,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的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传导光纤送入聚焦透镜,在聚焦透镜之后,在光轴上依次设置有滤光片、漫射板、小孔光兰、反射镜、准直透镜、半反射半透镜、XY反射扫描器、显微物镜、承物台与纵深位移器、照明透镜和照明光源;在半反射半透镜的透射光轴上依次设置有滤光片、反射镜和显微物镜,在显微物镜之后由探测光纤将散射光信号送入光电倍增管,然后经放大处理器和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在反射镜和准直透镜之间设有反射棱镜,在反射棱镜的光轴上设有观察系统。小孔光兰位于准直透镜的聚焦点和聚焦透镜的物面上;探测光纤输入端的端面位于显微物镜的聚焦点上;漫射板在样品激光照明光路中尽量靠近光束的会聚点上。本专利技术仅用一块45°设置的半反射半透镜就实现了样品激光照明光路、样品散射光信号光路和观察光路合为一体的目的。激光经聚焦透镜穿过滤光片和漫射板后会聚到小孔光兰,经反射镜反射后再经半反射半透镜的反射,投向X和Y反射扫描器,然后经显微物镜聚焦到被探测物体上,此即为样品激光照明光路。由物体散射的光信号沿同一光路返回,透过半反射半透镜,散射光信号的波长经滤波片选择,再经显微物镜会聚到探测光纤并传至光电倍增管接收,此即为样品散射光信号光路。当被探测物体被白炽灯照明,光线沿同一光路返回,经半反射半透镜反射,后被反射棱镜反射传至观察系统,此即为观察光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光路简化,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可用于病理观察和解剖、生命科学研究、遗传学研究、血液研究等有关的各种医院、医学院以及医学、材料科学和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光路及结构示意图。实施例最大功率为50mW的氩离子激光器1,发出一束激光经芯径为200μm的传导光纤送入聚焦透镜2。经聚焦透镜2并经滤光片3穿过旋转的漫射板4聚焦到孔径为0.5mm的小孔光兰5处,再经45°设置的反射镜6反射,由准直透镜7将激光束准直,然后经45°设置的半反射半透镜8的反射,再经XY反射扫描器9的反射扫描,最后由显微物镜10把激光聚焦到被探测样品上。样品散射光信号沿同一光路返回,透过半反射半透镜后经滤光片14滤光再经反射镜15反射和显微物镜16聚焦,送入芯径只有几个微米的探测光纤,由探测光纤将散射光信号送至光电倍增管17接收,经放大处理器18后输给计算机19处理。当观察者用肉眼观察时,照明光源13发出的光经照明透镜12聚光去照明样品,经半反射半透镜8的反射,再经反射棱镜20进入观察系统21供观察者轻松地观察。在计算机19的指令操纵下,XY反射扫描器9以300Hz~1200Hz的速度扫描,以获取样品某一断层的图像。同样,在计算机19的指令操纵下,纵深位移器11自动调整样品的纵深高度,从而获得样品不同断层的图像。最后计算机19对这些断层图像作处理,以获得样品的三维形貌。权利要求1.一种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传导光纤送入聚焦透镜,在聚焦透镜之后沿光轴依次设置有滤光片、漫射板、小孔光兰、反射镜、准直透镜、半反射半透镜、XY反射扫描器、显微物镜、承物台与纵深位移器、照明透镜和照明光源;沿半反射半透镜的透射光轴依次设置有滤光片、反射镜和显微物镜,在显微物镜之后,由探测光纤将散射光信号送入光电倍增管,然后经放大处理器和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在反射镜和准直透镜之间设有反射棱镜,沿反射棱镜的光轴设有观察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小孔光兰位于准直透镜的聚焦点和聚焦透镜的物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探测光纤输入端的端面位于显微物镜的聚焦点上。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漫射板位于样品激光照明光路的光束会聚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共焦扫描器,其特点是仅用一半反射半透镜将样品激光照明光路、样品散射光信号光路和观察光路尽可能地合为一体,从而使得光路简化、结构紧凑、体积变小、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广泛适用于病理观察和解剖、生命科学研究、遗传学研究、血液研究等有关的各种医院、医学院以及医学研究机构。文档编号G02B21/00GK1229927SQ98111188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陶纯堪, 高万荣, 卞松玲, 刘明, 聂守平, 杨晓春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从激光器[1]发出的激光经传导光纤送入聚焦透镜[2],在聚焦透镜[2]之后沿光轴依次设置有滤光片[3]、漫射板[4]、小孔光兰[5]、反射镜[6]、准直透镜[7]、半反射半透镜[8]、XY反射扫描器[9]、显微物镜[10]、承物台与纵深位移器[11]、照明透镜[12]和照明光源[13];沿半反射半透镜[8]的透射光轴依次设置有滤光片[14]、反射镜[15]和显微物镜[16],在显微物镜[16]之后,由探测光纤将散射光信号送入光电倍增管[17],然后经放大处理器[18]和计算机[19]对信号进行处理;在反射镜[6]和准直透镜[7]之间设有反射棱镜[20],沿反射棱镜[20]的光轴设有观察系统[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纯堪高万荣卞松玲刘明聂守平杨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