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收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36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收料机,包括壳体、机架、电控箱、触摸屏、移载机构、叠料机构、输送线体和线体驱动电机,所述机架设于壳体内,所述电控箱设于机架下部,所述触摸屏设于壳体上部前端面上且分别与移载机构、叠料机构信号连通,所述移载机构通过安装后侧板设于机架上方,所述叠料机构通过安装前侧板设于机架内部一侧,所述输送线体通过支撑托板设于安装前侧板外侧,所述线体驱动电机设于支撑托板上并驱动输送线体运动;取料、转移、叠料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产品不易掉落损坏,物料损耗小物料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收料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操作效率高的导光板贴反射条自动收料机。
技术介绍
导光板在贴完反射条后产品需要从设备取下来,就目前来说,产品从设备取下、转移、堆叠都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的,人工手动操作可以满足一定使用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人工取料转移叠料易出现产品掉落易损坏,物料损耗大物料成本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产品不易掉落损坏、物料损耗小物料成本低的自动收料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人工取料易出现产品掉落损坏、物料损耗大物料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收料机,包括壳体、机架、电控箱、触摸屏、移载机构、叠料机构、输送线体和线体驱动电机,所述机架设于壳体内,所述电控箱设于机架下部,所述触摸屏设于壳体上部前端面上且分别与移载机构、叠料机构信号连通,所述移载机构通过安装后侧板设于机架上方,所述叠料机构通过安装前侧板设于机架内部一侧,所述输送线体通过支撑托板设于安装前侧板外侧,所述线体驱动电机设于支撑托板上并驱动输送线体运动。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移载机构包括一对安装板、一对水平导轨、移载台、移载台驱动组件、一对升降气缸、一组夹紧气缸和一对夹爪,所述一对水平导轨对应安设在一对安装板上,所述移载台活动设置在一对水平导轨上,所述移载台驱动组件设置在安装板外侧并驱动移载台在水平导轨上移动,所述一对升降气缸对称设置在移载台底部两端,所述一对夹紧气缸分别对应设置在一对升降气缸的气杆上,所述一对夹爪对应套设在一对夹紧气缸的气杆上。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载台驱动组件包括移载驱动电机、一对移载同步轮和一对移载同步带,所述一对移载同步轮传动设置在移载驱动电机输出轴两端,所述一对移载同步带一端与移载同步轮啮合传动连接、另一端缠绕传动连接在移载台上。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叠料机构包括包括步进电机、叠料同步带、滚珠丝杆、一对垂直导轨和三角形叠料插架,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安装前侧板后侧面上,所述一对垂直导轨对称设置在安装前侧板前侧面上,所述三角形叠料插架通过滑块活动设置在一对垂直导轨上,所述滚珠丝杆顶部穿设在滑块上且向下延伸至安装前侧板底部处,所述叠料同步带两端分别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及滚珠丝杆末端传动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底部还设有四个移动脚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取料、转移、叠料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产品不易掉落损坏,物料损耗小物料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移载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叠料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一种自动收料机,包括壳体1、机架2、电控箱3、触摸屏4、移载机构5、叠料机构6、输送线体7和线体驱动电机8,所述机架2设于壳体1内,所述电控箱3设于机架2下部,所述触摸屏4设于壳体1上部前端面上且分别与移载机构5、叠料机构6信号连通,所述移载机构5通过安装后侧板21设于机架2上方,所述叠料机构6通过安装前侧板22设于机架2内部一侧,所述输送线体7通过支撑托板23设于安装前侧板22外侧,所述线体驱动电机8设于支撑托板23上并驱动输送线体7运动,操作时,已经贴好反射条的导光板成品通过输送线体输送到预定位置,再通过移载机构取料并转移至叠料机构上方,通过叠料机构进行自动叠料,叠料完成后再通过人工取走或者物料小车转移走。如图3所示,所述移载机构5包括一对安装板51、一对水平导轨52、移载台53、移载台驱动组件54、一对升降气缸55、一组夹紧气缸56和一对夹爪57,所述一对水平导轨52对应安设在一对安装板51上,所述移载台53活动设置在一对水平导轨52上,所述移载台驱动组件54设置在安装板51外侧并驱动移载台53在水平导轨52上移动,其中,所述移载台驱动组件54包括移载驱动电机541、一对移载同步轮542和一对移载同步带543,所述一对移载同步轮传动设置在移载驱动电机输出轴两端,所述一对移载同步带一端与移载同步轮啮合传动连接、另一端缠绕传动连接在移载台上,所述一对升降气缸55对称设置在移载台53底部两端,所述一对夹紧气缸56分别对应设置在一对升降气缸55的气杆上,所述一对夹爪57对应套设在一对夹紧气缸56的气杆上,取料时,移载驱动电机通过移载同步轮同步带传动带动移载台移动,移动到产品正上方时保持不动,升降气缸启动带动夹爪下降到产品位置,再通过夹紧气缸驱动夹爪把产品夹紧,升降气缸启动把产品上升到预定位置同时移载驱动电机反转带动移载台回到叠料位置上方,升降气缸下降夹紧气缸松开夹爪张开放下产品,升降气缸再上升回到初始位置,这样一个产品移载就完成了。如图4所示,所述叠料机构6包括包括步进电机61、叠料同步带62、滚珠丝杆63、一对垂直导轨64和三角形叠料插架65,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安装前侧板后侧面上,所述一对垂直导轨对称设置在安装前侧板前侧面上,所述三角形叠料插架通过滑块活动设置在一对垂直导轨上,所述滚珠丝杆顶部穿设在滑块上且向下延伸至安装前侧板底部处,所述叠料同步带两端分别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及滚珠丝杆末端传动连接,叠料时,移载机构把产品移放到叠料插架上,叠料一个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滚珠丝杆带动滑块及插架在导轨上向下移动一个产品的距离,后续重复上述动作完成更多产品的收料,直至插架下降到安装板底部,实现收料的自动叠料作业。本技术中,所述机架2底部还设有四个移动脚轮24,通过移动脚轮可把设备移动到不同位置使用,使用更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取料、转移、叠料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产品不易掉落损坏,物料损耗小物料成本低。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机架(2)、电控箱(3)、触摸屏(4)、移载机构(5)、叠料机构(6)、输送线体(7)和线体驱动电机(8),所述机架(2)设于壳体(1)内,所述电控箱(3)设于机架(2)下部,所述触摸屏(4)设于壳体(1)上部前端面上且分别与移载机构(5)、叠料机构(6)信号连通,所述移载机构(5)通过安装后侧板(21)设于机架(2)上方,所述叠料机构(6)通过安装前侧板(22)设于机架(2)内部一侧,所述输送线体(7)通过支撑托板(23)设于安装前侧板(22)外侧,所述线体驱动电机(8)设于支撑托板(23)上并驱动输送线体(7)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机架(2)、电控箱(3)、触摸屏(4)、移载机构(5)、叠料机构(6)、输送线体(7)和线体驱动电机(8),所述机架(2)设于壳体(1)内,所述电控箱(3)设于机架(2)下部,所述触摸屏(4)设于壳体(1)上部前端面上且分别与移载机构(5)、叠料机构(6)信号连通,所述移载机构(5)通过安装后侧板(21)设于机架(2)上方,所述叠料机构(6)通过安装前侧板(22)设于机架(2)内部一侧,所述输送线体(7)通过支撑托板(23)设于安装前侧板(22)外侧,所述线体驱动电机(8)设于支撑托板(23)上并驱动输送线体(7)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5)包括一对安装板(51)、一对水平导轨(52)、移载台(53)、移载台驱动组件(54)、一对升降气缸(55)、一组夹紧气缸(56)和一对夹爪(57),所述一对水平导轨(52)对应安设在一对安装板(51)上,所述移载台(53)活动设置在一对水平导轨(52)上,所述移载台驱动组件(54)设置在安装板(51)外侧并驱动移载台(53)在水平导轨(52)上移动,所述一对升降气缸(55)对称设置在移载台(53)底部两端,所述一对夹紧气缸(56)分别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梅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众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