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2243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支撑横杆和防撞气囊,所述安装底板的内部贴合有连接内板,且连接内板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面固定有贴合板体,且贴合板体的上方安装有稳定管槽,所述支撑横杆安装于稳定管槽的内侧,所述支撑立柱的左侧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左侧安装有防撞立柱,所述防撞立柱的外表面贯穿有透气孔,所述防撞气囊安装于透气孔的外侧,所述防撞立柱的前端面贯穿有红外测距仪。该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利用泵体可以使得充满气体的防撞气囊展开在船舶的外壁,进而起到较强的防止相对碰撞的作用,而且利用可以通过红外测距仪的距离检测实现自动化的检测,更加智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船舶防撞
,具体为一种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目前,船舶的防碰撞设备直接安装在船体的外壁,不仅在行驶中占用船舶的动力,而且安装难度系数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船舶的防碰撞设备直接安装在船体的外壁,不仅在行驶中占用船舶的动力,而且安装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支撑横杆和防撞气囊,所述安装底板的内部贴合有连接内板,且连接内板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面固定有贴合板体,且贴合板体的上方安装有稳定管槽,所述支撑横杆安装于稳定管槽的内侧,所述支撑立柱的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支撑横杆(10)和防撞气囊(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内部贴合有连接内板(2),且连接内板(2)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立柱(5),所述支撑立柱(5)的上端面固定有贴合板体(6),且贴合板体(6)的上方安装有稳定管槽(9),所述支撑横杆(10)安装于稳定管槽(9)的内侧,所述支撑立柱(5)的左侧安装有连接管(15),且连接管(15)的左侧安装有防撞立柱(11),所述防撞立柱(11)的外表面贯穿有透气孔(12),所述防撞气囊(14)安装于透气孔(12)的外侧,所述防撞立柱(11)的前端面贯穿有红外测距仪(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支撑横杆(10)和防撞气囊(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内部贴合有连接内板(2),且连接内板(2)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立柱(5),所述支撑立柱(5)的上端面固定有贴合板体(6),且贴合板体(6)的上方安装有稳定管槽(9),所述支撑横杆(10)安装于稳定管槽(9)的内侧,所述支撑立柱(5)的左侧安装有连接管(15),且连接管(15)的左侧安装有防撞立柱(11),所述防撞立柱(11)的外表面贯穿有透气孔(12),所述防撞气囊(14)安装于透气孔(12)的外侧,所述防撞立柱(11)的前端面贯穿有红外测距仪(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失灵应急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上端面贯穿有安装孔槽(7),且连接内板(2)与安装孔槽(7)之间的套接连接,所述连接内板(2)和安装孔槽(7)均呈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芳唐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