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45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包括缓冲机构和挂揽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安装在渔船侧壁上,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壳体、活动杆和第一压缩弹簧,壳体内侧一端与船体侧壁铰接,活动杆与壳体之间滑动连接,第一压缩弹簧套在活动杆上,活动杆上设有第一挡板,第一压缩弹簧一端与第一挡板接触,第一压缩弹簧另一端与壳体内壁接触,活动杆外侧一端设有第一滚轮;渔船停靠时,第一第一滚轮与码头接触,防止船体与码头直接接触,防止船体磨损,不会掉漆,船体不容易腐蚀,增加了使用寿命,第一压缩弹簧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活动杆与码头硬接触,增加使用寿命,第一第一滚轮降低了活动杆与码头之间的摩擦力,渔船可前后移动,方便停船靠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船
,具体地说是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
技术介绍
渔船是用以捕捞和采收水生动植物的船舶。也包括现代捕捞生产的一些辅助船只,如进行水产品加工、运输、养殖、资源调查、渔业指导和训练以及执行渔政任务等的船舶。现有的渔船在停靠时存在以下问题,1、渔船停靠时会与码头侧壁碰撞,导致渔船侧壁刮损、掉漆,掉漆后渔船容易被腐蚀,降低了使用寿命,2、渔船在停靠过程中需要人工将缆绳套在柱子上,从而实现轮船的固定,但是采用人工抛缆绳的方式难度较大,难以一次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保护渔船不被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同时方便渔船停靠,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性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包括缓冲机构和挂揽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安装在渔船侧壁上,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壳体、活动杆和第一压缩弹簧,壳体内侧一端与船体侧壁铰接,活动杆与壳体之间滑动连接,第一压缩弹簧套在活动杆上,活动杆上设有第一挡板,第一压缩弹簧一端与第一挡板接触,第一压缩弹簧另一端与壳体内壁接触,活动杆外侧一端设有第一第一滚轮;所述挂揽机构包括伸缩杆、连杆和连接机构,所述伸缩杆支撑在船体上,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之间滑动连接,码头上设有立柱,连杆安装在立柱上,所述第二伸缩杆端部设有锥形头,连杆端部设有锥形孔,锥形头和锥形孔配合,锥形头和锥形孔内均设有磁铁,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钢丝绳、连杆套筒,所述连杆固定在钢丝绳端部,套筒固定在第二伸缩杆下端,连杆穿过套筒并与套筒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端部设有夹爪,夹爪与连杆端部铰接,所述套筒两侧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端部设有第二滚轮,滚轮与夹爪外表面配合,所述连杆下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第一卡槽,夹爪与第一卡槽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船体侧壁内设有凹槽,壳体位于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活动杆内侧一端深入到空腔中,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挡板位于空腔内,第一压缩弹簧内侧一端与空腔内壁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缸体端与凹槽内壁之间转动连接,第一液压缸活塞杆端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两端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壳体、锁紧杆、第二压缩弹簧和电磁铁,所述锁紧壳体固定在连杆上,锁紧杆穿过锁紧壳体,锥形头上设有定位孔,锁紧杆与定位孔配合,锁紧壳体内设有滑套,锁紧杆穿过滑套并与滑套之间滑动连接,锁紧杆上设有第二挡板,第二压缩弹簧套在锁紧杆上,第二压缩弹簧一端与第二挡板接触,第二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滑套接触,电磁铁安装在锁紧壳体内部,电磁铁与锁紧杆外侧一端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船体上设有底座,底座与船体之间通过回转轴承转动连接,底座上方设有升降板,底座上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缸体端与底座连接,第二液压缸活塞杆端与升降板连接,底座与升降板之间设有导柱和导套,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在升降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侧面设有辊轮,辊轮与升降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辊轮转轴端部设有把手,所述钢丝绳与辊轮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内设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缸体端与第一伸缩杆内壁连接,第三液压缸活塞杆端与第二伸缩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端设有第一导轨,第二伸缩杆上端设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深入到第一导轨内并与第一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杆上端设有第三导轨,第三导轨左端与第二导轨右端配合,所述伸缩杆上端设有移行小车,移行小车沿轨道移动,移行小车上端设有锁扣。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设有第二卡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壳体、活动杆和第一压缩弹簧,壳体内侧一端与船体侧壁铰接,活动杆与壳体之间滑动连接,第一压缩弹簧套在活动杆上,活动杆上设有第一挡板,第一压缩弹簧一端与第一挡板接触,第一压缩弹簧另一端与壳体内壁接触,活动杆外侧一端设有第一滚轮,渔船停靠时,第一滚轮与码头接触,防止船体与码头直接接触,防止船体磨损,不会掉漆,船体不容易腐蚀,增加了使用寿命,第一压缩弹簧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活动杆与码头硬接触,增加使用寿命,第一第一滚轮降低了活动杆与码头之间的摩擦力,渔船可前后移动,方便停船靠岸。2、本专利技术中挂揽机构包括伸缩杆、连杆和连接机构,所述伸缩杆支撑在船体上,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之间滑动连接,码头上设有立柱,连杆安装在立柱上,所述第二伸缩杆端部设有锥形头,连杆端部设有锥形孔,锥形头和锥形孔配合,锥形头和锥形孔内均设有磁铁,渔船要靠岸时,第二伸缩杆伸出,使得第二伸缩杆端部的锥形头插到锥形孔中,锥形头和锥形孔内的磁铁吸附,方便锥形头和锥形孔配合,提高可靠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钢丝绳、连杆套筒,所述连杆固定在钢丝绳端部,套筒固定在第二伸缩杆下端,连杆穿过套筒并与套筒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端部设有夹爪,夹爪与连杆端部铰接,所述套筒两侧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端部设有第二滚轮,滚轮与夹爪外表面配合,所述连杆下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第一卡槽,夹爪与第一卡槽配合。当锥形头插入到锥形孔后,拉动钢丝绳,钢丝绳向后拽动连杆,在支撑杆和第二滚轮的作用下,夹爪夹住连接柱,实现了渔船的固定;支撑杆和第二滚轮能够降低与夹爪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夹爪夹紧顺畅,不会卡住;第一卡槽起到限位夹爪的作用,防止夹爪乱动,夹紧可靠,轮船停靠方便。3、本专利技术中船体侧壁内设有凹槽,壳体位于凹槽内,将壳体沉入到凹槽中,占用空间少,保证船体美观。4、本专利技术中船体上设有底座,底座与船体之间通过回转轴承转动连接,底座上方设有升降板,底座上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缸体端与底座连接,第二液压缸活塞杆端与升降板连接,底座与升降板之间设有导柱和导套,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在升降板上,第一伸缩杆可进行转动和升降,方便与连杆对接。5、本专利技术中第一伸缩杆上端设有第一导轨,第二伸缩杆上端设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深入到第一导轨内并与第一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杆上端设有第三导轨,第三导轨左端与第二导轨右端配合,所述伸缩杆上端设有移行小车,移行小车沿轨道移动,移行小车上端设有锁扣,锁扣用于固定缆绳,当夹爪抱住连接柱后,移行小车移动,锁扣拉住缆绳将缆绳输送到立柱处,将缆绳固定在立柱上,实现渔船的固定,与夹住配合固定,双重固定,可靠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缓冲机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伸缩杆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伸缩杆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机构和挂揽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安装在渔船侧壁上,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壳体(1)、活动杆(2)和第一压缩弹簧(3),壳体(1)内侧一端与船体(4)侧壁铰接,活动杆(2)与壳体(1)之间滑动连接,第一压缩弹簧(3)套在活动杆(2)上,活动杆(2)上设有第一挡板(5),第一压缩弹簧(3)一端与第一挡板(5)接触,第一压缩弹簧(3)另一端与壳体(1)内壁接触,活动杆(2)外侧一端设有第一滚轮(6);/n所述挂揽机构包括伸缩杆(10)、连杆(11)和连接机构,所述伸缩杆(10)支撑在船体(4)上,伸缩杆(10)包括第一伸缩杆(12)和第二伸缩杆(13),第一伸缩杆(12)与第二伸缩杆(13)之间滑动连接,码头上设有立柱(14),连杆(11)安装在立柱(14)上,所述第二伸缩杆(13)端部设有锥形头(15),连杆(11)端部设有锥形孔(16),锥形头(15)和锥形孔(16)配合,锥形头(15)和锥形孔(16)内均设有磁铁(1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钢丝绳(18)、连杆(19)和套筒(20),所述连杆(19)固定在钢丝绳(18)端部,套筒(20)固定在第二伸缩杆(13)下端,连杆(19)穿过套筒(20)并与套筒(2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杆(19)端部设有夹爪(21),夹爪(21)与连杆(19)端部铰接,所述套筒(20)两侧均设有支撑杆(22),支撑杆(22)端部设有第二滚轮(23),第二滚轮(23)与夹爪(21)外表面配合,所述连杆(11)下端设有连接柱(24),连接柱(24)上设有第一卡槽(25),夹爪(21)与第一卡槽(25)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机构和挂揽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安装在渔船侧壁上,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壳体(1)、活动杆(2)和第一压缩弹簧(3),壳体(1)内侧一端与船体(4)侧壁铰接,活动杆(2)与壳体(1)之间滑动连接,第一压缩弹簧(3)套在活动杆(2)上,活动杆(2)上设有第一挡板(5),第一压缩弹簧(3)一端与第一挡板(5)接触,第一压缩弹簧(3)另一端与壳体(1)内壁接触,活动杆(2)外侧一端设有第一滚轮(6);
所述挂揽机构包括伸缩杆(10)、连杆(11)和连接机构,所述伸缩杆(10)支撑在船体(4)上,伸缩杆(10)包括第一伸缩杆(12)和第二伸缩杆(13),第一伸缩杆(12)与第二伸缩杆(13)之间滑动连接,码头上设有立柱(14),连杆(11)安装在立柱(14)上,所述第二伸缩杆(13)端部设有锥形头(15),连杆(11)端部设有锥形孔(16),锥形头(15)和锥形孔(16)配合,锥形头(15)和锥形孔(16)内均设有磁铁(1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钢丝绳(18)、连杆(19)和套筒(20),所述连杆(19)固定在钢丝绳(18)端部,套筒(20)固定在第二伸缩杆(13)下端,连杆(19)穿过套筒(20)并与套筒(2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杆(19)端部设有夹爪(21),夹爪(21)与连杆(19)端部铰接,所述套筒(20)两侧均设有支撑杆(22),支撑杆(22)端部设有第二滚轮(23),第二滚轮(23)与夹爪(21)外表面配合,所述连杆(11)下端设有连接柱(24),连接柱(24)上设有第一卡槽(25),夹爪(21)与第一卡槽(25)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4)侧壁内设有凹槽(7),壳体(1)位于凹槽(7)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空腔(8),活动杆(2)内侧一端深入到空腔(8)中,第一压缩弹簧(3)和第一挡板(5)位于空腔(8)内,第一压缩弹簧(3)内侧一端与空腔(8)内壁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内设有第一液压缸(9),第一液压缸(9)缸体端与凹槽(7)内壁之间转动连接,第一液压缸(9)活塞杆端与壳体(1)之间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船停靠避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建鲁王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