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夜光合成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4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合成革技术领域的一种长效夜光合成革,包括合成革基底,合成革基底包括第一基底、金属层和第二基底,金属层由金属经线与金属纬线编织形成网络,合成革基底上方设置有粘接层,粘接层上方设置有反射层,反射层上方设置有聚氨酯层,聚氨酯层上方设置有纹理层,纹理层上设置有纹理,相邻纹理之间设置有夜光层,纹理层上方设置有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设置金属层,增加合成革的强度、抗拉性能,增加其挺性和使用寿命,设置夜光层与纹理间隔分布,根据光线变化交替呈现呈现纹理图案及夜光层图案,增加美感,反射层将夜光层向下散发的光线反射,从合成革纹理面射出,增加夜光层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效夜光合成革
本技术涉及合成革
,具体为一种长效夜光合成革。
技术介绍
天然皮革由于具有优良的天然特性被广泛用于日用品和工业品,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皮革的需求倍增,数量有限的天然皮革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合成革模拟天然皮革的组成和结构,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作为天然皮革的代用材料,广泛用于制作衣物、鞋靴、箱包和球类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合成革的色泽、触感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合成革产品外观单调,功能单一,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相关
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159877.1提出的“一种具夜光效果的新型皮革”,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特征为:“一种具夜光效果的新型皮革,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皮革基层、由夜光粉与透明聚氨酯混合而成的夜光层及装饰防护层”,具有夜光效果,可用于鞋面革便于穿着者夜间行路,具有使用价值及经济效益,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夜光层产生的光线一部分向皮革内部散发,利用率低,夜光层亮度低。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长效夜光合成革,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效夜光合成革,以解决上述夜光层产生的光线利用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效夜光合成革,包括合成革基底,所述合成革基底包括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上方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由金属经线与金属纬线编织形成网络,所述金属层上方设置有第二基底,所述合成革基底上方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上方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上方设置有聚氨酯层,所述聚氨酯层上方设置有纹理层,所述纹理层上设置有纹理,相邻所述纹理之间设置有夜光层,所述夜光层内均匀分布有夜光粉,所述纹理层上方设置有保护层。优选的,所述反射层具有泡孔结构,所述反射层上下两侧均匀涂布有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防水透气膜。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内均匀分布有若干锥形气孔。优选的,所述金属经线与金属纬线采用斜纹编织形成网络。优选的,所述夜光粉为蓄光型稀土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在合成革基底中设置金属层,增加合成革基底的强度、抗拉性能,增加合成革挺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设置夜光层与纹理间隔分布,在光线充足时,合成革呈现纹理图案,在光线较弱或者黑暗环境中,合成革呈现夜光层图案,增加合成革美感,设置反射层,使夜光层向下散发的光线被反射,从合成革纹理面射出,增加夜光层亮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金属层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合成革基底;2、第一基底;3、金属层;4、第二基底;5、粘接层;6、反射层;7、第一抗菌层;8、聚氨酯层;9、纹理层;10、纹理;11、夜光层;12、保护层;13、泡孔结构;14、第二抗菌层;15、锥形气孔;16、金属经线;17、金属纬线;18、夜光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长效夜光合成革,包括合成革基底1,合成革基底1包括第一基底2,第一基底2上方设置有金属层3,金属层3由金属经线16与金属纬线17编织形成网络,增加合成革基底1的强度、抗拉性能,增加合成革挺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金属层3上方设置有第二基底4,合成革基底1上方设置有粘接层5,粘接层5上方设置有反射层6,反射层6上方设置有聚氨酯层8,聚氨酯层8上方设置有纹理层9,纹理层9上设置有纹理10,相邻纹理10之间设置有夜光层11,夜光层11内均匀分布有夜光粉18,纹理层9上方设置有保护层12。其中,反射层6具有泡孔结构13,泡孔结构13具有光滑的内壁,夜光层11向下散发的光线到达泡孔结构13界面时发生反射,从合成革纹理层9射出,增加夜光层11亮度以及光线的利用率,反射层6上下两侧均匀涂布有第一抗菌层7和第二抗菌层14,反射层6表面的泡孔结构13,使反射层6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可容纳更多的抗菌剂,起到良好的抗菌作用,保护层12为防水透气膜,第一基底2和第二基底4内均匀分布有若干锥形气孔15,增加合成革的透气性,金属经线16与金属纬线17采用斜纹编织形成网络,使金属层3在横向、纵向均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增加合成革基底1的弹性、抗拉性等,夜光粉18为蓄光型稀土化合物,经过日光或灯光照射后,可将吸收的光能储存在晶格中,在黑暗或者光线较弱环境中,将能量缓慢释放形成夜光,可有效持续发光。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合成革基底1包括第一基底2、第二基底4,第一基底2、第二基底4之间设置有金属层3,金属层3由金属经线16与金属纬线17斜纹编织形成网络,可增加合成革基底1的强度、抗拉性能,增加合成革挺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合成革基底1上方设置有粘接层5,粘接层5上粘结有反射层6,反射层6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抗菌层7和第二抗菌层14,反射层6内部设置有泡孔结构13,反射层6上方涂布有聚氨酯层8,在聚氨酯层8上印刷形成纹理10,相邻纹理10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夜光层11,夜光粉18均匀分布于聚氨酯树脂形成夜光层11,夜光粉18为蓄光型稀土化合物,纹理层9上方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当处于日光或者灯光照射时,夜光层11呈透明状,合成革呈现出纹理10的图案,夜光层11中的夜光粉18吸收光能,当处于暗环境时,夜光粉18开始发光,合成革呈现夜光层11的图案,夜光层11产生的部分光线向下散发,光线到达反射层6时,由于泡孔结构13具有光滑的内壁,光线在泡孔结构13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光线从夜光层11上表面射出,有效减少光线的损失,增加夜光层11的亮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效夜光合成革,包括合成革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革基底(1)包括第一基底(2),所述第一基底(2)上方设置有金属层(3),所述金属层(3)由金属经线(16)与金属纬线(17)编织形成网络,所述金属层(3)上方设置有第二基底(4),所述合成革基底(1)上方设置有粘接层(5),所述粘接层(5)上方设置有反射层(6),所述反射层(6)上方设置有聚氨酯层(8),所述聚氨酯层(8)上方设置有纹理层(9),所述纹理层(9)上设置有纹理(10),相邻所述纹理(10)之间设置有夜光层(11),所述夜光层(11)内均匀分布有夜光粉(18),所述纹理层(9)上方设置有保护层(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效夜光合成革,包括合成革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革基底(1)包括第一基底(2),所述第一基底(2)上方设置有金属层(3),所述金属层(3)由金属经线(16)与金属纬线(17)编织形成网络,所述金属层(3)上方设置有第二基底(4),所述合成革基底(1)上方设置有粘接层(5),所述粘接层(5)上方设置有反射层(6),所述反射层(6)上方设置有聚氨酯层(8),所述聚氨酯层(8)上方设置有纹理层(9),所述纹理层(9)上设置有纹理(10),相邻所述纹理(10)之间设置有夜光层(11),所述夜光层(11)内均匀分布有夜光粉(18),所述纹理层(9)上方设置有保护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效夜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怀德黄娇林建林冯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裕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