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25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包括TPU薄膜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为外层针织层和里层针织层,所述外层针织层为竹棉弹力针织布,所述里层针织层为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复合针织布,所述TPU薄膜作为中间层粘合外层针织层和里层针织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用于运动服装面料领域,解决运动时穿着舒适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
技术介绍
如今人们对购买服装的要求从多方面来衡量:价格、流行、品质、功能及生活形态等,因此纺织品要朝着高级化、多元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紧身服装紧贴人体皮肤,因此需要使用弹性面料。弹性面料分为两种,一种是面料纤维本身具有弹性,如莱卡;另一种是织物组织产生弹性,如针织面料。从弹力方向上分,弹性面料可以分为单向弹力(包括经弹和纬弹)和双向弹力(即经向纬向都有弹性,现在市场上多称作四面弹织物)。服装的功能不同,或在面料在服装的部位不同,所选择的面料弹性也是不尽相同的。运动服区别一般的服装需要很高的弹性以及穿着运动时的舒适性。德国“高科技纺织品展”显示的运动衣着高科技纺织品的趁势是以水、热、气、皮肤感觉和安全舒适为要求重点。运用TPU材料与针织或梭织布粘合,该类产品已成力市场主流,它满足了消费者穿着舒适、价格相宜的要求,运用PU树脂进行面料涂层加工,在面粗进行染整处理后,涂上一层透气防水的PU树脂,从经济角度考虑,此种透气防水工艺最具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用于运动服装面料领域,解决运动时穿着舒适性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包括TPU薄膜和针织布,所述针织布为外层针织层和里层针织层,所述外层针织层为竹棉弹力针织布,所述里层针织层为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复合针织布,所述TPU薄膜作为中间层粘合外层针织层和里层针织层。优选的,所述外层针织层通过竹棉混纺纱、涤纶低弹丝和细特涤纶纱编织而成,所述竹棉混纺纱中棉纤维和竹纤维的混纺比为1:1,其中棉纤维为细绒棉纤维,纤维长度为30mm,长度为32mm,所述细特涤纶纱为0.89tex短纤纺制4.9tex特细纱。优选的,所述外层针织层的纱线配置为第1,3路为竹棉混纺纱,第2,4路为细特涤纶纱,第5路为涤纶低弹丝。优选的,所述里层针织层为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编织而成,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的用量比为1:1,所述竹炭纤维呈蜂窝状结构,所述锗纤维中含有纳米级二氧化锗粒子。优选的,所述里层针织层采用毛圈组织结构。优选的,所述外层针织层采用平针组织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织物里层选择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复合,竹炭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竹炭纤维也具备蜂窝状结构,使得纱线的吸附能力强,消臭抗菌功能和竹炭具有的发射远红外线、产生负离子等功能;2)采用纳米极的二氧化锗制成功能长丝在光和热的条件下,形成微环境下空气负离子,将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织成的里料具有远红外、负离子、抑茵除臭功能;3)中间层采用TPU复合,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效果,保证面料舒适性;4)外层针织层与里层针织层弹力大小趋于一致,可确保面料的保型性和舒适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层针织层的纱线配置图;图中标号为:1、外层针织层,2、TPU薄膜,3、里层针织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2,一种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包括TPU薄膜2和针织布,所述针织布为外层针织层1和里层针织层3,所述外层针织层1为竹棉弹力针织布,所述里层针织层3为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复合针织布,所述TPU薄膜2作为中间层粘合外层针织层1和里层针织层3,中间层采用TPU复合,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效果,保证面料舒适性;外层针织层与里层针织层弹力大小趋于一致,可确保面料的保型性和舒适性优选的,所述外层针织层通过竹棉混纺纱、涤纶低弹丝和细特涤纶纱编织而成,所述竹棉混纺纱中棉纤维和竹纤维的混纺比为1:1,其中棉纤维为细绒棉纤维,纤维长度为30mm,长度为32mm,所述细特涤纶纱为0.89tex短纤纺制4.9tex特细纱。优选的,所述外层针织层的纱线配置为第1,3路为竹棉混纺纱,第2,4路为细特涤纶纱,第5路为涤纶低弹丝。优选的,所述里层针织层为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编织而成,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的用量比为1:1,所述竹炭纤维呈蜂窝状结构,所述锗纤维中含有纳米级二氧化锗粒子,织物里层选择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复合,竹炭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竹炭纤维也具备蜂窝状结构,使得纱线的吸附能力强,消臭抗菌功能和竹炭具有的发射远红外线、产生负离子等功能,采用纳米极的二氧化锗制成功能长丝在光和热的条件下,形成微环境下空气负离子,将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织成的里料具有远红外、负离子、抑茵除臭功能。优选的,所述里层针织层采用毛圈组织结构。优选的,所述外层针织层采用平针组织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包括TPU薄膜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为外层针织层和里层针织层,所述外层针织层为竹棉弹力针织布,所述里层针织层为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复合针织布,所述TPU薄膜作为中间层粘合外层针织层和里层针织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包括TPU薄膜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为外层针织层和里层针织层,所述外层针织层为竹棉弹力针织布,所述里层针织层为竹炭纤维纱和锗纤维纱复合针织布,所述TPU薄膜作为中间层粘合外层针织层和里层针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的薄膜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针织层通过竹棉混纺纱、涤纶低弹丝和细特涤纶纱编织而成,所述竹棉混纺纱中棉纤维和竹纤维的混纺比为1:1,其中棉纤维为细绒棉纤维,纤维长度为30mm,长度为32mm,所述细特涤纶纱为0.89tex短纤纺制4.9tex特细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宇郁丽王鸿博高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龙阳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