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4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包括表层、封边和阳离子布层,所述表层的内部内侧设置有提花布层,且提花布层的内部内侧设置有阳离子层,所述阳离子层的内部内侧设置有透气布层,且透气布层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封边,所述阳离子层的内部设置有离子交换膜,且离子交换膜的内侧设置有涤纶线,所述涤纶线的内侧设置有阳离子线。该离子交换膜喷涂在阳离子布层的表面,且离子交换膜为单向交换膜,单向保护膜的液体薄薄的喷涂在阳离子布层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而单向交换膜的外侧只允许阳离子进入而不允许阴离子进入,且与阳离子布层接触的一面又不允许阳离子穿透,从而避免了由于阴阳离子结合造成的失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
技术介绍
现今,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擦好难过尝试用离子染料进行染色。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市场上的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水洗后较为容易变色,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阳离子失活掉色严重,且容易松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水洗后较为容易变色,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阳离子失活掉色严重,且容易松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包括表层、封边和阳离子布层,所述表层的内部内侧设置有提花布层,且提花布层的内部内侧设置有阳离子布层,所述阳离子布层的内部内侧设置有透气布层,且透气布层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封边,所述阳离子布层的内部设置有离子交换膜,且离子交换膜的内侧设置有涤纶线,所述涤纶线的内侧设置有阳离子线,所述提花布层的内测设置有经纱,且经纱的内侧设置有纬纱。优选的,所述提花布层与阳离子布层相粘黏,且提花布层设置有一组。优选的,所述阳离子布层通过粘胶剂与透气布层相连接,且阳离子布层为三根直径相同的涤纶线和一根阳离子线编织。优选的,所述封边通过缝合线与表层构成固定结构,且封边呈半圆状分布于面料两端。优选的,所述经纱与纬纱之间呈90°角,且经纱的直径是纬纱的两倍。优选的,所述离子交换膜喷涂在阳离子布层的表面,且离子交换膜为单向交换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所述提花布层与阳离子布层相粘黏,且提花布层设置有一组,将提花布层的一面涂抹上粘胶剂并与阳离子布层的一面相贴合,再然后再将另外一块透气布层的一面涂抹上粘胶剂与第二块阳离子布层贴合,由于布料采用多层设置,并通过粘胶剂粘合而成,不容易松散,具有抗撕裂性的效果。缝合线穿过针孔,以便于穿透封边、阳离子布层、提花布层和透气布层,将柔软的封边包裹在面料的两端,并将多余的布料剪下回收避免浪费,再用穿有缝合线的针沿着封边的边缘部分下压后从另一端穿出,对针头进行小幅度位移后重复操作,直到将整个布料的四周全部包裹,能够延长使用时间内,同时又能够加强内部材料的连接。单向保护膜的液体薄薄的喷涂在阳离子布层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由于阳离子布层使用带有阳离子的线料编织,且阳离子是一种活性离子,随着使用或是清洗很容易与外界的阴离子结合而失效,而单向交换膜的外侧只允许阳离子进入而不允许阴离子进入,且与阳离子布层接触的一面又不允许阳离子穿透,从而避免了由于阴阳离子结合造成的失效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阳离子布层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花布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层;2、封边;3、粘胶剂;4、提花布层;5、阳离子布层;6、透气布层;7、缝合线;8、阳离子线;9、涤纶线;10、离子交换膜;11、经纱;12、纬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包括表层1、封边2、和阳离子布层5,表层1的内部内侧设置有提花布层4,且提花布层4的内部内侧设置有阳离子布层5,阳离子布层5的内部内侧设置有透气布层6,且透气布层6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封边2,阳离子布层5的内部设置有离子交换膜10,且离子交换膜10的内侧设置有涤纶线9,涤纶线9的内侧设置有阳离子线8,提花布层4的内测设置有经纱11,且经纱11的内侧设置有纬纱12,提花布层4与阳离子布层5相粘黏,且提花布层4设置有一组,使用者首先将提花布层4的一面涂抹上粘胶剂3并与阳离子布层5的一面相贴合,再然后再将另外一块透气布层6的一面涂抹上粘胶剂3与第二块阳离子布层5贴合,由于布料采用多层设置,并通过粘胶剂3粘合而成,不容易松散,具有抗撕裂性的效果;阳离子布层5通过粘胶剂3与透气布层6相连接,且阳离子布层5为三根直径相同的涤纶线编织,使用者将带有阳离子的阳离子线8以螺旋的方式缠绕在两根涤纶线9上,完成阳离子布层5的编织,达到整个阳离子布层5带有阳离子的效果,将阳离子布层5的另一面涂抹上粘胶剂3与透气布层6的一面相贴合,通过粘胶剂3粘合而成,不容易松散,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成本;封边2通过缝合线7与表层1构成固定结构,且封边2呈半圆状分布于面料两端,安装者将缝合线7穿过针孔,以便于穿透封边2、阳离子布层5、提花布层4和透气布层6,将柔软的封边2包裹在面料的两端,并将多余的布料剪下回收避免浪费,再用穿有缝合线7的针沿着封边2的边缘部分下压后从另一端穿出,对针头进行小幅度位移后重复操作,直到将整个布料的四周全部包裹,能够延长使用时间内,同时又能够加强内部材料的连接;经纱11与纬纱12之间呈90°角,且经纱11的直径是纬纱12的两倍,安装者将经纱11竖直放置在操作台上,再将纬纱12水平放置在经纱11上端两两交叉拼接成若干个井字形,再两头拉紧,完成提花布层4的编织,由于编织的经纱11与纬纱12粗细程度不同且编织完成后拉紧,使得面料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好看,编织的织物外形美观;离子交换膜10喷涂在阳离子布层5的表面,且离子交换膜10为单向交换膜,安装者将离子交换膜10的液体薄薄的喷涂在阳离子布层5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由于阳离子布层5使用带有阳离子的线料编织,且阳离子是一种活性离子,随着使用或是清洗很容易与外界的阴离子结合而失效,而单向交换膜的外侧只允许阳离子进入而不允许阴离子进入,且与阳离子布层5接触的一面又不允许阳离子穿透,从而避免了由于阴阳离子结合造成的失效的目的。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首先将带有阳离子的阳离子线8以螺旋的方式缠绕在两根涤纶线9上,完成阳离子布层5的编织,达到整个阳离子布层5带有阳离子的效果,将能够形成离子交换膜10的液体薄薄的喷涂在阳离子布层5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了由于阴阳离子结合造成的失效的目的,然后再将经纱11竖直放置在操作台上,将纬纱12水平放置在经纱11上端两两交叉拼接成若干个井字形两头拉紧,完成提花布层4的编织,由于编织后拉紧使得面料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好看,最后将透气布层6的两面涂抹上粘胶剂3分别与阳离子布层5相贴合,将两块提花布层4的一面分别涂抹上粘胶剂3并与两块阳离子布层5的另外一面相贴合,布料采用多层设置,并通过粘胶剂3粘合而成,使得面料经长期使用或多次洗涤后,不容易松散,且层次感强,结实耐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包括表层(1)、封边(2)和阳离子布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的内部内侧设置有提花布层(4),且提花布层(4)的内部内侧设置有阳离子布层(5),所述阳离子布层(5)的内部内侧设置有透气布层(6),且透气布层(6)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封边(2),所述阳离子布层(5)的内部设置有离子交换膜(10),且离子交换膜(10)的内侧设置有涤纶线(9),所述涤纶线(9)的内侧设置有阳离子线(8),所述提花布层(4)的内测设置有经纱(11),且经纱(11)的内侧设置有纬纱(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包括表层(1)、封边(2)和阳离子布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的内部内侧设置有提花布层(4),且提花布层(4)的内部内侧设置有阳离子布层(5),所述阳离子布层(5)的内部内侧设置有透气布层(6),且透气布层(6)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封边(2),所述阳离子布层(5)的内部设置有离子交换膜(10),且离子交换膜(10)的内侧设置有涤纶线(9),所述涤纶线(9)的内侧设置有阳离子线(8),所述提花布层(4)的内测设置有经纱(11),且经纱(11)的内侧设置有纬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釆用阳离子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布层(4)与阳离子布层(5)相粘黏,且提花布层(4)设置有一组。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松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汇胜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