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和鸟眼表层,所述面料本体的四周外侧表壁缝合有压线,且压线的四周外侧表壁包裹有锁边,所述面料本体的顶端外壁设置有鸟眼表层,且鸟眼表层的顶端外壁竖直缝合有经线,所述鸟眼表层的顶端外壁横向缝合有纬线,所述面料本体的下方底部外表壁贴合有棉氨纶面层,且棉氨纶面层的下方底部外壁缝合有弹性编织网,所述弹性编织网的下方底部设置有透气层,且透气层的内部均匀分布有透气单元。该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通过透气单元呈多边形状均匀分布,让透气单元可以规则的连接分布,使多个透气单元可以像渔网一样编织连接在一起,增广其通风透气范围,以达到速干目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
技术介绍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纺织品种类繁多且竞争明显,针织物可以先织成坯布,经裁剪、缝制而成各种针织品,也可以直接织成全成形或部分成形产品,针织物除作内衣、外衣、袜子、手套、帽子、床单等生活和装饰用布外,在工业、农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上的鸟眼布运动面料在使用中,面料整体的弹性和柔韧性不够明显并且运动面料的通风透气做的不够全面导致不能达到快速吸水速干的目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面料整体的弹性和柔韧性不够明显并且运动面料的通风透气做的不够全面导致不能达到快速吸水速干的目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和鸟眼表层,所述面料本体的四周外侧表壁缝合有压线,且压线的四周外侧表壁包裹有锁边,所述面料本体的顶端外壁设置有鸟眼表层,且鸟眼表层的顶端外壁竖直缝合有经线,所述鸟眼表层的顶端外壁横向缝合有纬线,所述面料本体的下方底部外表壁贴合有棉氨纶面层,且棉氨纶面层的下方底部外壁缝合有弹性编织网,所述弹性编织网的下方底部设置有透气层,且透气层的内部均匀分布有透气单元,所述透气层的下方底部外壁贴合有编织层。优选的,所述经线和纬线呈相交状分布,且经线和纬线构成的正面面积和鸟眼表层的正面面积形成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弹性编织网呈网状分布,且弹性编织网沿着面料本体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透气单元呈多边形状均匀分布,且透气层呈正方形状封闭包裹编织层。优选的,所述面料本体和压线形成相互贴合,且压线和锁边形成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棉氨纶面层的底部外壁尺寸和弹性编织网的顶部外壁尺寸相互贴合,且棉氨纶面层沿着编织层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通过透气单元呈多边形状均匀分布,让透气单元可以规则的连接分布,使多个透气单元可以像渔网一样编织连接在一起,增广其通风透气范围,以达到速干目地,且透气层呈正方形状封闭包裹编织层,编织层的外部四周都贴合透气层,透气层可以360度无死角的对编织层进行通风透气,超过其通风透气限额的同时也使面料内部的水分可以快速挥发。通过经线和纬线呈相互垂直相交状分布,可提高经线和纬线对面料本体所加持的韧性,使面料本体自身韧性加强,达到不易破损的效果,且经线和纬线构成的正面面积和鸟眼表层的正面面积形成相互配合,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编织而成的编织网正好可覆盖于鸟眼表层的顶端外壁,增加两者之间的柔韧和封闭性。通过弹性编织网呈网状分布且弹性编织网沿着面料本体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在面料本体内部的上下两侧安装弹性编织网可提高面料本体整体的弹性限度,使用者在对面料本体进行轻微拉扯时,增加其面料本体全身的柔软程度,提高面料本体从里到外的柔性不易对其造成破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截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料本体;2、压线;3、锁边;4、经线;5、纬线;6、鸟眼表层;7、棉氨纶面层;8、弹性编织网;9、透气;10、透气单元;11、编织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压线2、锁边3、经线4、纬线5、鸟眼表层6、棉氨纶面层7、弹性编织网8、透气层9、透气单元10和编织层11,面料本体1的四周外侧表壁缝合有压线2,且压线2的四周外侧表壁包裹有锁边3,面料本体1的顶端外壁设置有鸟眼表层6,且鸟眼表层6的顶端外壁竖直缝合有经线4,鸟眼表层6的顶端外壁横向缝合有纬线5,面料本体1的下方底部外表壁贴合有棉氨纶面层7,且棉氨纶面层7的下方底部外壁缝合有弹性编织网8,弹性编织网8的下方底部设置有透气层9,且透气层9的内部均匀分布有透气单元10,透气层9的下方底部外壁贴合有编织层11。本技术中,经线4和纬线5呈相交状分布,且经线4和纬线5构成的正面面积和鸟眼表层6的正面面积形成相互配合,通过经线4和纬线5呈相互垂直相交状分布,可提高经线4和纬线5对面料本体1所加持的韧性,使面料本体1自身韧性加强,达到不易破损的效果,且经线4和纬线5构成的正面面积和鸟眼表层6的正面面积形成相互配合,经线4和纬线5垂直相交编织而成的编织网正好可覆盖于鸟眼表层6的顶端外壁,增加两者之间的柔韧和封闭性;弹性编织网8呈网状分布,且弹性编织网8沿着面料本体1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通过弹性编织网8呈网状分布且弹性编织网8沿着面料本体1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在面料本体1内部的上下两侧安装弹性编织网8可提高面料本体1整体的弹性限度,使用者在对面料本体1进行轻微拉扯时,增加其面料本体1全身的柔软程度,提高面料本体1从里到外的柔性不易对其造成破损;透气单元10呈多边形状均匀分布,且透气层9呈正方形状封闭包裹编织层11,通过透气单元10呈多边形状均匀分布,让透气单元10可以规则的连接分布,使多个透气单元10可以像渔网一样编织在一起,增强其通风透气范围,以达到速干目地,且透气层9呈正方形状封闭包裹编织层11,编织层11的外部四周都贴合透气层9,透气层9可以360度无死角的对编织层11进行通风透气,超过其通风透气限额的同时也使面料内部的水分可以快速挥发;面料本体1和压线2形成相互贴合,且压线2和锁边3形成相互贴合,通过面料本体1和压线2形成相互贴合,使压线2将面料本体1的四周边角进行无死角缝合,减少面料本体1内部的编织层11发生跑毛现象,且压线2和锁边3形成相互贴合,相对的对跑毛现象进行了二次减少跑毛处理,尽可能的达到杜绝跑毛的程度,尽可能避免对人体呼吸道造成危害;棉氨纶面层7的底部外壁尺寸和弹性编织网8的顶部外壁尺寸相互贴合,且棉氨纶面层7沿着编织层11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棉氨纶面层7是具有高断裂伸长、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且具有一定的抗热性,通过棉氨纶面层7的底部外壁尺寸和弹性编织网8的顶部外壁尺寸相互贴合,两个具有高弹性编织物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的超过单体物的弹性限额,且棉氨纶面层7沿着编织层11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增加其面料本体1整体的弹性和面料本体1从里到外的柔韧性,不易对面料本体1造成破损,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起到对面料本体1的保护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和鸟眼表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四周外侧表壁缝合有压线(2),且压线(2)的四周外侧表壁包裹有锁边(3),所述面料本体(1)的顶端外壁设置有鸟眼表层(6),且鸟眼表层(6)的顶端外壁竖直缝合有经线(4),所述鸟眼表层(6)的顶端外壁横向缝合有纬线(5),所述面料本体(1)的下方底部外表壁贴合有棉氨纶面层(7),且棉氨纶面层(7)的下方底部外壁缝合有弹性编织网(8),所述弹性编织网(8)的下方底部设置有透气层(9),且透气层(9)的内部均匀分布有透气单元(10),所述透气层(9)的下方底部外壁贴合有编织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和鸟眼表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四周外侧表壁缝合有压线(2),且压线(2)的四周外侧表壁包裹有锁边(3),所述面料本体(1)的顶端外壁设置有鸟眼表层(6),且鸟眼表层(6)的顶端外壁竖直缝合有经线(4),所述鸟眼表层(6)的顶端外壁横向缝合有纬线(5),所述面料本体(1)的下方底部外表壁贴合有棉氨纶面层(7),且棉氨纶面层(7)的下方底部外壁缝合有弹性编织网(8),所述弹性编织网(8)的下方底部设置有透气层(9),且透气层(9)的内部均匀分布有透气单元(10),所述透气层(9)的下方底部外壁贴合有编织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吸水速干的鸟眼布运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4)和纬线(5)呈相交状分布,且经线(4)和纬线(5)构成的正面面积和鸟眼表层(6)的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松,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汇胜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