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85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59
一种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包括模具以及设置在模具上方的压模机构,所述的模具主体为环形框架板,环形框架板中部设有圆柱体的定模,定模一端穿过环形框架板一端端面并与电动推缸的推杆之间固定连接;压模机构包括气动缸体和动模,气动缸体上设有三根向下的推杆,动模包括一个第一动模基块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第一动模基块上设有半圆槽,第二动模基块上设有四分之一圆槽,一个第一动模基块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分别设置在三根推杆端部,且两个第二动模基块通过铰链铰接在第一动模基块两侧。采用上述结构,可一次性实现烟管连接件由矩形金属板向环形件的成型变化,实现烟管连接件的快速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取暖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炉具作为取暖、烹饪的重要用具,在现有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炉具排烟所必须的烟管,在炉具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较大取暖炉具的生产,一般是将各个零部件进行分开生产后进行拼装。其中,烟管分为多节进行成产,生产后通过环形箍件进行连接处的箍紧连接,而生产烟管连接件的原始材料为矩形的金属板,在进行成型时,需要进过多次旋转调节才能形成最终的圆形,人工手动旋转存在不安全因素,而自动化旋转则导致成型耗时延长,且需要配置较为复杂的旋转机构,使得设备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可一次性实现烟管连接件由矩形金属板向环形件的成型变化,实现烟管连接件的快速成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包括模具以及设置在模具上方的压模机构,所述的模具主体为环形框架板,环形框架板中部设有圆柱体的定模,定模一端穿过环形框架板一端端面并与电动推缸的推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模机构包括气动缸体和动模,气动缸体上设有三根向下的推杆,动模包括一个第一动模基块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第一动模基块上设有半圆槽,第二动模基块上设有四分之一圆槽,一个第一动模基块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分别设置在三根推杆端部,且两个第二动模基块通过铰链铰接在第一动模基块两侧。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环形框架板在定模穿过位置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环,定模穿过固定环,且固定环内壁与定模外壁贴合;所述的环形框架板在设有固定环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内壁上设有定模槽,定模槽的截面尺寸与定模截面尺寸相同。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环形框架板两侧的内侧壁上设有支撑板槽,支撑板槽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设置在支撑板槽上端的固定轴铰接设置在支撑板槽内,且固定轴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扭转弹簧。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气动缸体上设有一个进气口,气动缸体内部设有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将气动缸体内部分隔形成三个顶部连通的隔间,每个隔间内设置一块活塞板,三根推杆的上端穿过气动缸体底面并分别固定在三块活塞板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一个第一动模基块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共同组成中部带有圆形孔的矩形体动模,在两个第二动模基块的侧壁上设有倾斜的“U”形杆件,三根推杆中位于两侧的两根推杆的端部设有连接钮,连接钮设置在“U”形杆件形成的滑道内。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无需进行矩形金属板的旋转,不存在安全风险,且省去了旋转机构的设置,简化了装置的结构;(2)可实现自动化的成型与脱模,有效提升了成型作业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环形框架板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压模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动模在合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气动缸体透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具1,压模机构2,环形框架板3,定模槽301,支撑板槽303,定模4,电动推缸5,支撑板6,固定环7,固定轴8,气动缸体9,推杆901,隔板902,活塞板903,进气口904,动模10,第一动模基块11,半圆槽111,第二动模基块12,四分之一圆槽121,铰链13,“U”形杆件14,连接钮1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中,一种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包括模具1以及设置在模具1上方的压模机构2,所述的模具1主体为环形框架板3,环形框架板3中部设有圆柱体的定模4,定模4一端穿过环形框架板3一端端面并与电动推缸5的推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模机构2包括气动缸体9和动模10,气动缸体9上设有三根向下的推杆901,动模10包括一个第一动模基块11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第一动模基块11上设有半圆槽111,第二动模基块12上设有四分之一圆槽121,一个第一动模基块11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分别设置在三根推杆901端部,且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通过铰链13铰接在第一动模基块11两侧。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环形框架板3在定模4穿过位置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环7,定模4穿过固定环7,且固定环7内壁与定模4外壁贴合;所述的环形框架板3在设有固定环7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内壁上设有定模槽301,定模槽301的截面尺寸与定模4截面尺寸相同。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环形框架板3两侧的内侧壁上设有支撑板槽303,支撑板槽303内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通过设置在支撑板槽303上端的固定轴8铰接设置在支撑板槽303内,且固定轴8与支撑板6之间设有扭转弹簧。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气动缸体9上设有一个进气口904,气动缸体9内部设有两块隔板902,两块隔板902将气动缸体9内部分隔形成三个顶部连通的隔间,每个隔间内设置一块活塞板903,三根推杆901的上端穿过气动缸体9底面并分别固定在三块活塞板903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一个第一动模基块11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共同组成中部带有圆形孔的矩形体动模10,在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的侧壁上设有倾斜的“U”形杆件14,三根推杆901中位于两侧的两根推杆901的端部设有连接钮15,连接钮15设置在“U”形杆件14形成的滑道内。工作原理:装置的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将切割好的矩形金属板放置在模具1上,金属板两侧通过支撑板6进行支撑,金属板的中部与定模4接触,此时启动压模机构2,如图6所示,高压气体由进气口904输送至气动缸体9内,在气压作用下,三块活塞板903向下移动,当第一动模基块11接触到金属板时,第一动模基块11配合定模4对金属板进压制成型,而第二动模基块12压动金属板两端向下,由于第一动模基块11受到定模4的限制而无法继续移动,气动缸体9内持续输入的高压气体将推动第二动模基块12上的推杆901下移,在铰链13的作用下,第二动模基块12发生旋转,配合第一动模基块11对金属板进行一步压模成型目的(成型过程中动模10的状态如图5所示)。为了避免“U”形杆件14与环形框架板3之间形成相互干扰,“U”形杆件14在水平状态下时,整个动模10的设计宽度需小于环形框架板3的宽度;在第二动模基块12下移和上移的过程中,穿过支撑板6时,支撑板分别向下和向上旋转,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完成一次成型作业后,支撑板6复位至水平状态。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无需进行矩形金属板的旋转,不存在安全风险,且省去了旋转机构的设置,简化了装置的结构;可实现自动化的成型与脱模,有效提升了成型作业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包括模具(1)以及设置在模具(1)上方的压模机构(2),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具(1)主体为环形框架板(3),环形框架板(3)中部设有圆柱体的定模(4),定模(4)一端穿过环形框架板(3)一端端面并与电动推缸(5)的推杆之间固定连接;/n所述的压模机构(2)包括气动缸体(9)和动模(10),气动缸体(9)上设有三根向下的推杆(901),动模(10)包括一个第一动模基块(11)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第一动模基块(11)上设有半圆槽(111),第二动模基块(12)上设有四分之一圆槽(121),一个第一动模基块(11)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分别设置在三根推杆(901)端部,且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通过铰链(13)铰接在第一动模基块(11)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包括模具(1)以及设置在模具(1)上方的压模机构(2),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具(1)主体为环形框架板(3),环形框架板(3)中部设有圆柱体的定模(4),定模(4)一端穿过环形框架板(3)一端端面并与电动推缸(5)的推杆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压模机构(2)包括气动缸体(9)和动模(10),气动缸体(9)上设有三根向下的推杆(901),动模(10)包括一个第一动模基块(11)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第一动模基块(11)上设有半圆槽(111),第二动模基块(12)上设有四分之一圆槽(121),一个第一动模基块(11)和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分别设置在三根推杆(901)端部,且两个第二动模基块(12)通过铰链(13)铰接在第一动模基块(11)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具烟管连接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框架板(3)在定模(4)穿过位置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环(7),定模(4)穿过固定环(7),且固定环(7)内壁与定模(4)外壁贴合;
所述的环形框架板(3)在设有固定环(7)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内壁上设有定模槽(301),定模槽(301)的截面尺寸与定模(4)截面尺寸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小虎彭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鑫燚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