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72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包括定子筒和转子,转子的芯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密封支撑在定子筒中,芯轴上设置有叶轮组和超重床,定子筒中间设置有用于密封隔离的隔环,隔环将叶轮组和超重床隔离并分割定子筒为搅拌腔和超重腔,定子筒在搅拌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输入口,定子筒在超重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出料的输出口,芯轴在定子筒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搅拌腔和超重腔的芯轴连通孔组,芯轴探出定子筒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完成难溶溶剂溶液配制、宏观混合、微观溶解和分子渗透熟化的同时能够缩小设备的体积,减小占用空间,同时提高溶解熟化工艺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
技术介绍
原有陆上三次采油、智聚能驱油等用途的注剂配制溶解熟化技术,流程太长设备多占地面积大,如日配制50m3高浓度母液占地面积达200m2以上,几百m3/d母液配制需占地面积更大。流程长,设备多,装机台套多、功率能耗大,管理、维护难度大等。存在占用空间大,场地大问题。现有技术中,油田注入系统智聚能驱油剂配注流程见附图1,智聚能驱油剂溶液配制:将智聚能剂料斗2’中的智聚能驱油剂和来水阀门1’供应的高压水按照比例通入到固液混合器3’进行初步混合分散后,输出到缓冲罐4’中经1-4小时的搅拌,使智聚能驱油剂均匀分散到水中,溶剂不成团和不出现鱼眼,配制成高浓度混合母液。母液存储、熟化:将混合母液导至熟化罐5’,进行熟化。智聚能剂分子为线团性结构,在水溶液中逐渐溶胀,溶液粘度上升,溶胀后的溶液不易堵塞油层。智聚能剂溶液熟化时间一般设置为18-240h。熟化罐5’占地面积、空间体积大,而且熟化时间长、效率低下。稀释、泵注:母液浓度一般5000mg/L,熟化后需要稀释后使用增压泵6’注入井口装置7’下方的油层。稀释水一般为污水。增压泵6’为柱塞泵,其排量一般不大于200m3/d,柱塞泵特别加固相颗粒时,泵阀和高压密封盘根的维护周期一般较短。现有的油田注入系统中的智聚能驱油剂溶液配制和母液存储、熟化,存在流程长,设备多,装机台套多、功率能耗大,管理、维护难度大。熟化罐占地面积、空间体积大,而且熟化时间长、效率低下等缺陷。在化工领域,针对难溶有机或者无机溶剂如聚合物类,现有的配制熟化工艺设备也存在混合配制溶解和熟化周期长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完成难溶溶剂溶液配制、宏观混合、分散、微观溶解和分子渗透熟化的同时能够缩小设备的体积,减小占用空间,同时提高溶解熟化工艺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包括定子筒和转子,所述转子的芯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密封支撑在所述定子筒中,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叶轮组和超重床,所述定子筒中间设置有用于密封隔离的隔环,所述隔环将所述叶轮组和超重床隔离并分割所述定子筒为搅拌腔和超重腔,所述定子筒在所述搅拌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输入口,所述定子筒在所述超重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出料的输出口,所述芯轴在所述定子筒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搅拌腔和超重腔的芯轴连通孔组,所述芯轴探出所述定子筒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芯轴连通孔组包括相互连通的芯轴输入孔、芯轴输出孔和轴心孔,所述轴心孔同轴设置在位于所述搅拌腔和超重腔中的所述芯轴的轴段中心位置,所述芯轴输入孔沿径向布置在所述芯轴在所述搅拌腔内靠近所述隔环的位置,所述芯轴输出孔沿径向布置在所述芯轴在所述超重床根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分别设置在两端的所述轴承后并支撑所述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超重腔外侧,所述第二轴承座通过内径和外径处的第一密封圈分别密封与所述芯轴和定子筒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三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搅拌腔外侧,所述第三轴承座通过内径和外径处的第二密封圈分别密封与所述芯轴和定子筒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轴承座的中间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输入口对应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朝向所述搅拌腔的低压区输入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轴承座的内侧壁与所述隔环之间设置有隔套,所述隔套的内侧壁上设置用于高速水击的阻流板和阻流环,增加高速水击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叶轮组包括轴向串联在一起的增压叶轮单元和搅拌叶轮单元。进一步的,所述超重床的超重反应床的通道间隙可调整。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筒和转子均竖直设置,所述搅拌腔和超重腔上下串联设置,所述芯轴的顶部探出端传动连接驱动单元。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腔的顶部设置用于排气的排气管,所述搅拌腔下方设置有过料筛,所述过料筛过滤从所述搅拌腔进入到所述超重腔的混合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通过主要由定子筒和转子组成的复合超重机构,注入水源经过泵送至复合超重机构前,与辅剂混合成混合液,通过输入口进入搅拌腔经过叶轮组的高速搅拌,宏观混合,微观溶解;通过所述芯轴连通孔组进入超重腔被超重床超重分子渗透、熟化和过滤。本技术复合超重机构,完成智聚能驱油剂或者其他难溶溶剂的溶液配制、混合、分散、溶解和熟化的同时能够缩小设备的体积,减小占用空间,同时提高溶解熟化工艺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通过由芯轴输入孔、芯轴输出孔和轴心孔构成的所述芯轴连通孔组,巧妙的连通了搅拌腔和超重腔,便于经过叶轮组搅拌分散的混合液输出到超重床根部进行超重熟化。通过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的设置,便于隔离轴承所在轴承腔室和搅拌腔和超重腔;通过所述环形凹槽和低压区输入孔的设置,便于将输入口引入的混合液导入到搅拌腔的低压区,能够形成负压吸附进料,节省了射流泵进料的传统方式。隔套或者定子筒的内侧壁上设置阻流板和阻流环,便于阻击被叶轮组的叶轮高速搅动的混合液,增加扰动水击效果,便于提高溶解效率。通过叶轮个数、形状、转速及超重床参数调整熟化液的熟化程度、效率和溶解均匀性;通过调整超重反应床内填料的孔隙可切割控制熟化液含固相粒径,替代系统的过滤器。通过定子筒和转子均竖直设置,相对于水平轴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本案机构的安装占地面积,适用于海洋油田海上平台等安装面积受限的应用场合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油田注入系统智聚能驱油剂配注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水平轴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竖直轴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来水阀门;2'、智聚能剂料斗;3'、固液混合器;4'、缓冲罐;5'、熟化罐;6'、增压泵;7'、井口装置;1、定子筒;101、输入口;102、搅拌腔;103、超重腔;104、输出口;105、排气管;2、转子;201、芯轴;202、芯轴输入孔;203、芯轴输出孔;204、叶轮组;205、超重床;206、轴心堵头;207、轴心孔;208、过料筛;3、轴承;4、第一轴承座;5、第二轴承座;501、第一密封圈;6、第二轴承座;601、第二密封圈;602、低压区输入孔;7、隔套;8、隔环;9、卡簧;10、电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完成难溶溶剂溶液配制、宏观混合、分散、微观溶解和分子渗透熟化的同时能够缩小设备的体积,减小占用空间,同时提高溶解熟化工艺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筒(1)和转子(2),所述转子(2)的芯轴(201)通过轴承(3)和轴承座密封支撑在所述定子筒(1)中,所述芯轴(201)上设置有叶轮组(204)和超重床(205),所述定子筒(1)中间设置有用于密封隔离的隔环(8),所述隔环(8)将所述叶轮组(204)和超重床(205)隔离并分割所述定子筒(1)为搅拌腔(102)和超重腔(103),所述定子筒(1)在所述搅拌腔(102)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输入口(101),所述定子筒(1)在所述超重腔(103)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出料的输出口(104),所述芯轴(201)在所述定子筒(1)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搅拌腔(102)和超重腔(103)的芯轴连通孔组,所述芯轴(201)探出所述定子筒(1)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筒(1)和转子(2),所述转子(2)的芯轴(201)通过轴承(3)和轴承座密封支撑在所述定子筒(1)中,所述芯轴(201)上设置有叶轮组(204)和超重床(205),所述定子筒(1)中间设置有用于密封隔离的隔环(8),所述隔环(8)将所述叶轮组(204)和超重床(205)隔离并分割所述定子筒(1)为搅拌腔(102)和超重腔(103),所述定子筒(1)在所述搅拌腔(102)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输入口(101),所述定子筒(1)在所述超重腔(103)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出料的输出口(104),所述芯轴(201)在所述定子筒(1)内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搅拌腔(102)和超重腔(103)的芯轴连通孔组,所述芯轴(201)探出所述定子筒(1)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连通孔组包括相互连通的芯轴输入孔(202)、芯轴输出孔(203)和轴心孔(207),所述轴心孔(207)同轴设置在位于所述搅拌腔(102)和超重腔(103)中的所述芯轴(201)的轴段中心位置,所述芯轴输入孔(202)沿径向布置在所述芯轴(201)在所述搅拌腔(102)内靠近所述隔环(8)的位置,所述芯轴输出孔(203)沿径向布置在所述芯轴(201)在所述超重床(205)根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水击复合超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4)、第二轴承座(5)和第三轴承座(6),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4)分别设置在两端的所述轴承(3)后并支撑所述轴承(3),所述第二轴承座(5)设置在所述超重腔(103)外侧,所述第二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铁男韩修廷刘玉民马怀兵张艳刘哲岳王文刚郭金龙段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河北华通线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