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该进气调整组的汲取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该进气调整组的汲取器,尤其涉及汲取器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汲取器结构过于简单,以至于功能性比较低,尤其是现有的汲取器不能够对进气量进行控制,这样就不能够控制空气与溶液混合后产生的溶氧量,以至于会影响溶液的品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汲取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该进气调整组的汲取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具有该进气调整组的汲取器,包括壳体、封盖、对接头、载板、汲取泵、抽气管、进气调整机构、密封机构、驱动按钮、输液管和排气管,所述封盖的顶部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头的顶端镶嵌于封盖内腔底面的中心处,所述载板的两端与壳体两侧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汲取泵的顶部与载板左端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的右端贯穿壳体左侧面并与汲取泵左端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调整机构的右侧面与抽气管的左端连通,所述密封机构的右端镶嵌于封盖右侧面的中心处,所述驱动按钮的后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该进气调整组的汲取器,包括壳体(1)、封盖(2)、对接头(3)、载板(4)、汲取泵(5)、抽气管(6)、进气调整机构(7)、密封机构(8)、驱动按钮(9)、输液管(10)和排气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2)的顶部与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头(3)的顶端镶嵌于封盖(2)内腔底面的中心处,所述载板(4)的两端与壳体(1)两侧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汲取泵(5)的顶部与载板(4)左端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6)的右端贯穿壳体(1)左侧面并与汲取泵(5)左端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调整机构(7)的右侧面与抽气管(6)的左端连通,所述密封机构(8)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该进气调整组的汲取器,包括壳体(1)、封盖(2)、对接头(3)、载板(4)、汲取泵(5)、抽气管(6)、进气调整机构(7)、密封机构(8)、驱动按钮(9)、输液管(10)和排气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2)的顶部与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头(3)的顶端镶嵌于封盖(2)内腔底面的中心处,所述载板(4)的两端与壳体(1)两侧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汲取泵(5)的顶部与载板(4)左端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6)的右端贯穿壳体(1)左侧面并与汲取泵(5)左端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调整机构(7)的右侧面与抽气管(6)的左端连通,所述密封机构(8)的右端镶嵌于封盖(2)右侧面的中心处,所述驱动按钮(9)的后端固定安装于壳体(1)正面的中心处,所述输液管(10)的底端贯穿对接头(3)的底面,且输液管(10)的右端贯穿壳体(1)底端的右侧面,所述排气管(11)的顶端与汲取泵(5)底端的排气口连通,且排气管(11)的底端贯穿对接头(3)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该进气调整组的汲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调整机构(7)包括进气管(701)、过滤海绵(702)、对位板(703)、进气孔(704)、固位管(705)、调位孔(706)、调位杆(707)、蝴蝶螺母(708)、调位轴承(709)和调整块(711),所述进气管(701)的右侧面与抽气管(6)的左端连通,所述过滤海绵(702)的表面套装于进气管(701)左端的内壁,两个所述对位板(703)的外圈面与进气管(701)右端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对位板(703)两侧面的中心处开设有两个进气孔(704),所述固位管(705)的底部与进气管(701)右端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调位孔(706)开设于固位管(705)的顶面,所述调位杆(707)的底端与调位孔(706)的内腔插接,所述蝴蝶螺母(708)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辉,俞霖,史雪峰,周玲,丁云,朱信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科基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