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69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净化箱;净化箱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匀气区、吸附区、反应区和排气区;匀气区的一侧设有废气入口,匀气区设有第三挡板,第三挡板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有中空的转轴,第三挡板上还装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吸附区与匀气区之间设有实心隔板;转轴穿过实心隔板后伸入吸附区;吸附区内设有吸附盒;吸附盒内设有多层网纱层,吸附材料铺设在每层网纱层上;吸附盒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一与转轴啮合连接的凹槽;第三挡板上、转轴的上部和顶部的侧壁上及凹槽的侧壁上及吸附盒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通气的微孔。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废气和不同的吸附材料得到充分的接触,从而保证吸附杀菌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药生产
,尤其是涉及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药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溶点低、挥发性好的有机溶剂,此类溶剂挥发出来会导致VOCs污染。VOCs污染对环境和人类有巨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在生物医药生产车间设置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对于废气处理装置,其处理率和持续性为评估其性能的关键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本技术更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匀气区、吸附区、反应区和排气区;所述匀气区的一侧设有废气入口,其中部设有一中部开口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上方在其开口的四周通过支撑柱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边缘与所述净化箱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挡板的上方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有中空的转轴,所述第三挡板上还装置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吸附区与所述匀气区之间设有实心隔板;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实心隔板后伸入所述吸附区;所述吸附区内设有吸附盒;所述吸附盒内设有多层网纱层,每层网纱层上铺设有吸附材料;所述吸附盒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一与所述转轴啮合连接的凹槽;所述第三挡板上、所述转轴的上部和顶部的侧壁上及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及所述吸附盒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通气的微孔;所述反应区与所述吸附区之间设有透气隔板;所述反应区内设有与废气反应的可流动的处理液;从所述反应区流出的气体进入到所述排气区后排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附材料包括位于底层的吸附有杀菌液的棉球和位于顶层的活性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区内设有连续弯折的管道;所述管道在所述反应区内弯折盘绕向下排布;所述管道的入液口和出液口上下同侧分布;所述入液口的顶部安装有排气方头;所述出液口的端部安装有分流接头;所述净化箱的外侧对应所述入液口和出液口分别安装有加液箱和回液箱;所述回液箱与所述加液箱之间设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上安装有微型计量泵,所述加液箱内设有液位计;所述净化箱外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液位计的液位信息来控制所述微型计量泵的开度大小,使得所述加液箱内的液位保持在所述入液口的中部位置;所述分流接头的下方连接有伸入所述回液箱的液体管,其上方连接有伸入所述吸附区的气体管。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区内均匀分布有纳米光催化网。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液箱的侧壁设有取液口和加液口。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即通过设计可转动的吸附盒,且吸附盒啮合在转轴上,吸附盒内设有多层网纱层,所述吸附材料铺设在每层网纱层上,从而使得吸附盒内可以设置多层不同的吸附材料,由于吸附盒可绕转轴转动,且废气从其底部逐层上升经过不同的网纱层,从吸附盒的顶部排出,使得废气和不同的吸附材料得到充分的接触,从而保证吸附杀菌的效率;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吸附盒的底部还设有吸附有杀菌液的棉球,不仅可以对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进而还可对废气进行杀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净化装置还设有反应区,且反应区内设有连续弯折的管道;加液箱内的液位保持在入液口的一半位置,使得管道内可形成液体通路和气体通路,且所述管道在所述反应区内弯折盘绕向下排布;使得处理液从入液口进入后在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动,而废气从出液口进入,使得废气和处理液相向运动,在运动中充分接触反应,提高了反应液和废气的接触反应效率。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技术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转轴与凹槽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净化箱;110匀气区;120吸附区;130反应区;140排气区;111废气入口;112第一挡板;113支撑柱;114、第二挡板;115第三挡板;116转轴;117驱动电机;120吸附区;121实心隔板;122吸附盒;123凹槽;131管道;133排气方头;134分流接头;200加液箱;300回液箱;400回液管;410微型计量泵;210液位计;500控制器;141纳米光催化网;150、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竖直放置的净化箱100;所述净化箱100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匀气区110、吸附区120、反应区130和排气区140;排气区的顶部设有排气口150;所述匀气区110的一侧设有废气入口111,其中部设有一中部开口的第一挡板112;所述第一挡板112的上方在其开口的四周通过支撑柱113固定有第二挡板114;所述第二挡板114的边缘与所述净化箱100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挡板114的上方设有第三挡板115;所述第三挡板115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有中空的转轴116,所述第三挡板115上还装置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117;驱动电机与转轴116之间通过斜齿轮连接;所述吸附区120与所述匀气区110之间设有实心隔板121;所述转轴116穿过所述实心隔板121后伸入所述吸附区120;所述吸附区120内设有吸附盒122;所述吸附盒122内设有多层网纱层,铺设在每层网纱层上铺设有吸附材料;所述吸附盒122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一与所述转轴啮合连接的凹槽123;所述第三挡板115上、所述转轴116的上部和顶部的侧壁上、所述凹槽123的侧壁上及所述吸附盒122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通气的微孔;所述反应区130与所述吸附区120之间设有透气隔板;所述反应区内设有与废气反应的可流动的处理液;从所述反应区130流出的气体进入到所述排气区140后排出。废气从废气入口111进入后,从第一挡板112的开口进入到第一挡板112和第三挡板115之间,由于第一挡板112和第二挡板114的设置使得进入的气体经过一定的降速和均匀分布后,匀速穿过第三挡板115,继而通过转轴116下部的侧壁进入到转轴116的中空腔体内,再从转轴116上部侧壁和凹槽侧壁的微孔进入到吸附盒内,从而使得废气以发散的形式从吸附盒122的侧壁散开,并且在转轴和吸附盒的转动的带动下,随着做旋转运动;由于吸附材料在吸附盒的转动下可以产生摩擦翻滚,从而运动的气体和吸附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的净化箱(100);所述净化箱(100)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匀气区(110)、吸附区(120)、反应区(130)和排气区(140);/n所述匀气区(110)的一侧设有废气入口(111),其中部设有一中部开口的第一挡板(112);所述第一挡板(112)的上方在其开口的四周通过支撑柱(113)固定有第二挡板(114);所述第二挡板(114)的边缘与所述净化箱(100)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挡板(114)的上方设有第三挡板(115);所述第三挡板(115)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有中空的转轴(116),所述第三挡板(115)上还装置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117);/n所述吸附区(120)与所述匀气区(110)之间设有实心隔板(121);所述转轴(116)穿过所述实心隔板(121)后伸入所述吸附区(120);所述吸附区(120)内设有吸附盒(122);所述吸附盒(122)内设有多层网纱层,每层网纱层上铺设有吸附材料;所述吸附盒(122)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一与所述转轴啮合连接的凹槽(123);所述第三挡板(115)上、所述转轴(116)的上部和顶部的侧壁上、所述凹槽(123)的侧壁上及所述吸附盒(122)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通气的微孔;/n所述反应区(130)与所述吸附区(120)之间设有透气隔板;所述反应区内设有与废气反应的可流动的处理液;从所述反应区(130)流出的气体进入到所述排气区(140)后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药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的净化箱(100);所述净化箱(100)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匀气区(110)、吸附区(120)、反应区(130)和排气区(140);
所述匀气区(110)的一侧设有废气入口(111),其中部设有一中部开口的第一挡板(112);所述第一挡板(112)的上方在其开口的四周通过支撑柱(113)固定有第二挡板(114);所述第二挡板(114)的边缘与所述净化箱(100)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挡板(114)的上方设有第三挡板(115);所述第三挡板(115)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有中空的转轴(116),所述第三挡板(115)上还装置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117);
所述吸附区(120)与所述匀气区(110)之间设有实心隔板(121);所述转轴(116)穿过所述实心隔板(121)后伸入所述吸附区(120);所述吸附区(120)内设有吸附盒(122);所述吸附盒(122)内设有多层网纱层,每层网纱层上铺设有吸附材料;所述吸附盒(122)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一与所述转轴啮合连接的凹槽(123);所述第三挡板(115)上、所述转轴(116)的上部和顶部的侧壁上、所述凹槽(123)的侧壁上及所述吸附盒(122)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通气的微孔;
所述反应区(130)与所述吸附区(120)之间设有透气隔板;所述反应区内设有与废气反应的可流动的处理液;从所述反应区(130)流出的气体进入到所述排气区(140)后排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泰山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