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52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包括茶壶本体、壶盖与调节机构,茶壶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茶壶本体相适配的壶盖,茶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调节机构,茶壶本体包括壳体、壶嘴与握持把手,壳体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壶嘴,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握持把手,壶盖包括外盖、内盖与提手,外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壳体相互配合使用的内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茶壶本体、壶盖与调节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方便对茶包盛放皿的通槽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调节茶包盛放皿内的茶包在泡水时流出的浓度,进而能够根据不同人们的口味对茶浓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
本技术涉及茶壶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
技术介绍
茶壶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来泡茶,根据茶壶的把、盖、底、外形等部位的不同特征划分,壶的基本种类有200多种,以下是最常见的:据壶把造型,侧提壶:壶把成耳状,在壶嘴对面,提梁壶:壶把在壶盖上方成虹状者,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呈彩带飞舞,飞天壶,握把壶:壶把如握柄,与壶身成直角,无把壶:无握把,手持壶身头部倒茶,据壶盖造型,压盖壶:壶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嵌盖壶:壶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截盖壶: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根据壶底的不同造型,捺底壶:茶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钉足壶:茶壶底上有3颗外突的足,加底壶:茶壶底加一个圈足,据外形,圆器:主要由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构成的茶壶。骨肉匀称、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方器:主要由长短不等的直线构成的茶壶。线面挺刮平整、轮廓分明,显示,三乳钉足石瓢紫砂壶,出干净利落、明快挺秀的阳刚之美,塑器:仿照各类自然动、植物造型并带有浮雕半圆装饰的茶壶。特点是巧形巧色巧工,构思奇巧、肖形而不俗套;理趣兼顾,巧用紫砂泥的天然色彩,取得神形兼备的效果。如树瘿壶、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桃子壶等等,筋纹壶:茶壶壶体作云水纹理,口盖部份仍保持圆形。如鱼化龙壶、莲蕊壶等,还可以根据有无内胆,茶壶分为普通壶(无内胆)与滤壶,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还值得一提的是长嘴茶壶,是茶道表演常用的一种茶壶,我们看到的表演用的长嘴茶壶多为铜器,也有有铁质和锡制,也称作长流壶,有无流的泡茶水器,称为无流壶,一样平常也许可稍有壶流凸起;短流壶---每每指壶嘴出水口脱离壶腔三寸以内的泡茶壶;中流壶---出水口离壶腔距离约在三寸到两尺之间;壶嘴出水口离壶腔两尺以上的泡茶壶就称为长流壶。古代长流壶壶嘴长度多在三尺摆布,时下俗称的“一米长壶”便是由此而来。而不同人的口味是不同的,现有的茶壶无法同时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的需求,因为普通的茶壶在放入茶叶冲泡茶水时,由于茶叶一直被水浸泡,很容易使茶水浓度过大,影响饮用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包括茶壶本体、壶盖与调节机构,所述茶壶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茶壶本体相适配的壶盖,所述茶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调节机构;所述茶壶本体包括壳体、壶嘴与握持把手,所述壳体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壶嘴,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握持把手;所述壶盖包括外盖、内盖与提手,所述外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壳体相互配合使用的内盖,所述外盖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茶包盛放皿、通槽、固定安装块、连接弹簧、密封板、调节螺纹杆与调节螺纹块,所述茶包盛放皿内壁左侧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茶包盛放皿内壁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块,所述固定安装块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通槽相互配合使用的密封板,所述茶包盛放皿内壁的底部且位于密封板的右侧通过连接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螺纹杆的顶部贯穿固定安装块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调节螺纹杆的表面且对应密封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调节螺纹块。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左侧且对应壶嘴的位置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过滤网。优选的,所述茶包盛放皿的右侧与壳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左侧与通槽的右侧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调节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优选的,所述调节螺纹块靠近密封板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茶壶本体、壶盖与调节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方便对茶包盛放皿的通槽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调节茶包盛放皿内的茶包在泡水时流出的浓度,进而能够根据不同人们的口味对茶浓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方便。2、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网能够有效的避免壳体内的茶叶倒出,影响人们饮用,通过设置调节块使得使用者在调节本装置茶浓度时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机构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茶壶本体、2壶盖、3调节机构、101壳体、102壶嘴、103握持把手、201外盖、202内盖、203提手、301茶包盛放皿、302通槽、303固定安装块、304连接弹簧、305密封板、306调节螺纹杆、307调节螺纹块、4过滤网、5调节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包括茶壶本体1、壶盖2与调节机构3,茶壶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茶壶本体1相适配的壶盖2,茶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调节机构3。请参阅图1-2,茶壶本体1包括壳体101、壶嘴102与握持把手103,壳体101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壶嘴102,壳体101的左侧且对应壶嘴102的位置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过滤网4,通过设置过滤网4能够有效的避免壳体101内的茶叶倒出,影响人们饮用,壳体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握持把手103。请参阅图1-2,壶盖2包括外盖201、内盖202与提手203,外盖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01相互配合使用的内盖202,外盖201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提手203。请参阅图1-2,调节机构3包括茶包盛放皿301、通槽302、固定安装块303、连接弹簧304、密封板305、调节螺纹杆306与调节螺纹块307,茶包盛放皿301的右侧与壳体10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茶包盛放皿301内壁左侧的底部开设有通槽302,茶包盛放皿301内壁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块303,固定安装块303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304,连接弹簧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通槽302相互配合使用的密封板305,密封板305的左侧与通槽302的右侧相互接触,茶包盛放皿30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密封板305的右侧通过连接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306,调节螺纹杆3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5,通过设置调节块5使得使用者在调节本装置茶浓度时更加方便,调节螺纹杆306的顶部贯穿固定安装块303且延伸至其外部,调节螺纹杆306的表面且对应密封板30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调节螺纹块307,调节螺纹块307靠近密封板305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通过茶壶本体1、壶盖2与调节机构3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方便对茶包盛放皿301的通槽进行调节,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包括茶壶本体(1)、壶盖(2)与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茶壶本体(1)相适配的壶盖(2),所述茶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调节机构(3);/n所述茶壶本体(1)包括壳体(101)、壶嘴(102)与握持把手(103),所述壳体(101)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壶嘴(102),所述壳体(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握持把手(103);/n所述壶盖(2)包括外盖(201)、内盖(202)与提手(203),所述外盖(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01)相互配合使用的内盖(202),所述外盖(201)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提手(203);/n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茶包盛放皿(301)、通槽(302)、固定安装块(303)、连接弹簧(304)、密封板(305)、调节螺纹杆(306)与调节螺纹块(307),所述茶包盛放皿(301)内壁左侧的底部开设有通槽(302),所述茶包盛放皿(301)内壁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块(303),所述固定安装块(303)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304),所述连接弹簧(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通槽(302)相互配合使用的密封板(305),所述茶包盛放皿(30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密封板(305)的右侧通过连接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306),所述调节螺纹杆(306)的顶部贯穿固定安装块(303)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调节螺纹杆(306)的表面且对应密封板(30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调节螺纹块(3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茶浓度的茶壶,包括茶壶本体(1)、壶盖(2)与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茶壶本体(1)相适配的壶盖(2),所述茶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调节机构(3);
所述茶壶本体(1)包括壳体(101)、壶嘴(102)与握持把手(103),所述壳体(101)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壶嘴(102),所述壳体(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握持把手(103);
所述壶盖(2)包括外盖(201)、内盖(202)与提手(203),所述外盖(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01)相互配合使用的内盖(202),所述外盖(201)顶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提手(203);
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茶包盛放皿(301)、通槽(302)、固定安装块(303)、连接弹簧(304)、密封板(305)、调节螺纹杆(306)与调节螺纹块(307),所述茶包盛放皿(301)内壁左侧的底部开设有通槽(302),所述茶包盛放皿(301)内壁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块(303),所述固定安装块(303)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304),所述连接弹簧(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通槽(302)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希尔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