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裕乐专利>正文

悬空自动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66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悬空自动茶具,包括底板、连接机构和放置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放置机构设置在连接机构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安装在底板顶部的右侧,所述竖板左侧的顶部安装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悬空吊链,所述第一悬空吊链的底端缠绕有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竖板、连接板、第一悬空吊链、固定环、支撑板、安装块、第二悬空吊链、挡板、把手、壶体和虹吸管的相互配合,从而避免把茶壶内的茶水插入进杯中时出现被烫伤的现象发生,而且避免每次倒入茶水都需要端起茶壶进行倾倒,降低了劳动力,省时省力,同时提高了茶具的实用性和观赏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空自动茶具
本技术涉及茶具
,具体为悬空自动茶具。
技术介绍
茶是广受中国人民喜爱的饮品,茶叶采用茶具冲泡,传统的泡茶容器如盖碗、茶壶等,在使用时,将茶叶导入泡茶容器内并冲入开水,待茶叶冲开后,即可饮用,传统的茶壶需要用手持并将茶水导入杯中,由于茶水温度很高,用手持握会烫手,从而容易出现烫伤的现象发生,而且每次导出茶水时,都需要人工手动把茶壶端起,费时费力,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悬空自动茶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悬空自动茶具,包括底板、连接机构和放置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放置机构设置在连接机构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安装在底板顶部的右侧,所述竖板左侧的顶部安装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悬空吊链,所述第一悬空吊链的底端缠绕有固定环,两个固定环之间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顶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悬空吊链,所述竖板左侧的中点处安装有与支撑板配合使用的挡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右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安装在支撑板顶部的左侧,所述壶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壶盖,所述壶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壶体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壶体的底部安装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远离壶体的一端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其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二悬空吊链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靠近限位槽的一侧贯穿限位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限位槽的内壁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底板、竖板和连接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过滤槽的表面与壶体的内壁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竖板、连接板、第一悬空吊链、固定环、支撑板、安装块、第二悬空吊链、挡板、把手、壶体和虹吸管的相互配合,从而避免把茶壶内的茶水插入进杯中时出现被烫伤的现象发生,而且避免每次倒入茶水都需要端起茶壶进行倾倒,大大降低了劳动力,省时省力,同时提高了茶具的实用性和观赏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放置机构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连接机构、21竖板、22连接板、23第一悬空吊链、24固定环、25支撑板、26安装块、27第二悬空吊链、28挡板、29把手、3放置机构、31壶体、32壶盖、33过滤槽、34限位块、35限位槽、36虹吸管、4连接块、5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悬空自动茶具,包括底板1、连接机构2和放置机构3,连接机构2设置在底板1上,放置机构3设置在连接机构2上。连接机构2包括竖板21,竖板21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右侧,竖板2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22,底板1、竖板21和连接板22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板22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悬空吊链23,第一悬空吊链23的底端缠绕有固定环24,两个固定环24之间通过支撑板25固定连接,竖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6,安装块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悬空吊链27,第二悬空吊链27靠近支撑板25的一端与支撑板25固定连接,竖板21左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板25配合使用的挡板28,支撑板25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9。放置机构3包括壶体31,壶体31安装在支撑板25顶部的左侧,壶体31的顶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壶盖32,壶体31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槽33,过滤槽33的表面与壶体31的内壁相互接触,过滤槽33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4,壶体31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34配合使用的限位槽35,限位块34靠近限位槽35的一侧贯穿限位槽35且延伸至其内部与限位槽35的内壁相互接触,壶体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虹吸管36,虹吸管36远离壶体31的一端贯穿支撑板25且延伸至其外部。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悬空自动茶具,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竖板21,竖板2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悬空吊链23,第一悬空吊链23的底端缠绕有固定环24,固定环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支撑块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壶体31,竖板2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6,安装块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悬空吊链27,第二悬空吊链27靠近支撑板25的一端与支撑板25固定连接,壶体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虹吸管36,虹吸管36远离壶体31的一端贯穿支撑板25且延伸至其外部。有上述可知,实施例一为两个第一悬空吊链23,则为双点吊,实施例二为一个第一悬空吊链23,则为单点吊,通过竖板21、连接板22、第一悬空吊链23、固定环24、支撑板25、安装块26、第二悬空吊链27、挡板28、把手29、壶体31和虹吸管36的相互配合,从而避免把茶壶内的茶水插入进杯中时出现被烫伤的现象发生,而且避免每次倒入茶水都需要端起茶壶进行倾倒,大大降低了劳动力,省时省力,同时提高了茶具的实用性和观赏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使用实施例一时,打开壶盖32,先向上拉动限位块34,从而使得限位块34带动过滤槽33向上运动,然后把过滤槽33从壶体31内抽离出来,然后向过滤槽33内加入茶叶,然后把过滤槽33放入进壶体31内,使得限位块34插入进限位槽35内,然后向壶体31内加入茶水,关闭壶盖32,把茶杯放置在虹吸管36的下方,然后向右推动把手29,从而使得把手29带动支撑板25斜向右运动,支撑板25通过固定环24围绕第一悬空吊链23运动,支撑板25靠近挡板28运动,从而使得支撑板25靠在挡板28上,使得茶水通过虹吸管36进入到茶杯中。使用实施例二时,把茶杯放置在虹吸管36的下方,然后向右推动把手29,从而使得把手29带动支撑板25斜向右运动,支撑板25通过固定环24围绕第一悬空吊链23运动,支撑板25带动壶体31斜向右运动,使得茶水通过虹吸管36进入到茶杯中。综上所述:该悬空自动茶具,通过竖板21、连接板22、第一悬空吊链23、固定环24、支撑板25、安装块26、第二悬空吊链27、挡板28、把手29、壶体31和虹吸管36的相互配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悬空自动茶具,包括底板(1)、连接机构(2)和放置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放置机构(3)设置在连接机构(2)上;/n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竖板(21),所述竖板(21)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右侧,所述竖板(21)左侧的顶部安装有两个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底部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悬空吊链(23),所述第一悬空吊链(23)的底端缠绕有固定环(24),两个固定环(24)之间通过支撑板(25)固定连接,所述竖板(21)的顶部安装有安装块(26),所述安装块(26)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悬空吊链(27),所述竖板(21)左侧的中点处安装有与支撑板(25)配合使用的挡板(28),所述支撑板(25)顶部的右侧安装有把手(29);/n所述放置机构(3)包括壶体(31),所述壶体(31)安装在支撑板(25)顶部的左侧,所述壶体(31)的顶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壶盖(32),所述壶体(31)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槽(33),所述过滤槽(33)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34),所述壶体(31)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34)配合使用的限位槽(35),所述壶体(31)的底部安装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虹吸管(36),所述虹吸管(36)远离壶体(31)的一端贯穿支撑板(25)且延伸至其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悬空自动茶具,包括底板(1)、连接机构(2)和放置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放置机构(3)设置在连接机构(2)上;
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竖板(21),所述竖板(21)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右侧,所述竖板(21)左侧的顶部安装有两个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底部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悬空吊链(23),所述第一悬空吊链(23)的底端缠绕有固定环(24),两个固定环(24)之间通过支撑板(25)固定连接,所述竖板(21)的顶部安装有安装块(26),所述安装块(26)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悬空吊链(27),所述竖板(21)左侧的中点处安装有与支撑板(25)配合使用的挡板(28),所述支撑板(25)顶部的右侧安装有把手(29);
所述放置机构(3)包括壶体(31),所述壶体(31)安装在支撑板(25)顶部的左侧,所述壶体(31)的顶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壶盖(32),所述壶体(31)的内壁上设置有过滤槽(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裕乐
申请(专利权)人:颜裕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