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背散射成像设备和背散射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096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散射成像设备和一种背散射检测系统。该背散射成像设备包括背散射单元,所述背散射单元包括:支撑架;飞点扫描模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包括射线源以及与所述射线源转动连接的飞点轮,并用于沿所述飞点轮的径向方向且在360°的范围内发射射线束;以及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用于探测所述射线束经被检测对象散射的散射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散射成像设备和背散射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检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背散射成像设备以及包括该背散射成像设备的背散射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解决车、容器内嫌疑物检查的X射线背散射成像设备,多为定向角度的成像设备,例如手持X射线背散射成像装置等。然而,这种定向背散射成像设备进行图像检查时,单次扫描面积小,扫描时间长,图像需要拼接,不利于扫描图像的快速查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散射成像设备,所述背散射成像设备包括背散射单元,所述背散射单元包括:支撑架;飞点扫描模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包括射线源以及与所述射线源转动连接的飞点轮,并用于沿所述飞点轮的径向方向且在360°的范围内发射射线束;以及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与所述支撑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用于探测所述射线束经被检测对象散射的散射信号。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的轴线与所述飞点轮的轴线共线。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环形探测器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第一环形探测器,所述飞点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的外侧,以使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所发射的射线束照射到被检测对象。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飞点扫描模块所发射的射线束与所述飞点轮的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环形探测器还包括第二环形探测器,所述第二环形探测器经由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间隔一间隙,所述飞点轮位于所述间隙中,以使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所发射的射线束经由所述间隙射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的周向间隔开。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连接件由片状材料制成,所述飞点轮的轴线位于所述连接件所在的平面内。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飞点轮上设置有出射孔,当所述飞点轮转动时,所述出射孔随之转动,从而形成扫描的飞点。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背散射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飞点轮旋转。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背散射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环形探测器相对应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环形探测器的远离所述飞点轮的一端,并用于对相应的所述环形探测器探测到的散射信号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背散射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可移动式底盘;以及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连接于所述背散射单元和所述可移动式底盘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机械臂是可伸缩的。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背散射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可移动式底盘上方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式底盘自主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背散射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遥控终端,用于远程遥控所述可移动式底盘移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散射检测系统,所述背散射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根据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和背散射检测系统,通过采用飞点扫描模块沿飞点轮的径向方向并在360°的范围内发射射线束,并通过与该飞点扫描模块配合的环形检测器来探测射线束经被检测对象散射的散射信号,从而可以对被检测对象一次成像,这样,图像不需要拼接,以便更好地与激光雷达点云图融合,同时扫描时间短,以利于扫描图像的快速查验。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背散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背散射成像设备的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背散射成像设备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背散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图4所示的X射线束的出射方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可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根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提供了一种背散射成像设备,包括: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背散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背散射成像设备的截面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背散射成像设备的使用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散射成像设备,该背散射成像设备包括背散射单元10,该背散射单元10包括:支撑架1、飞点扫描模块和两个环形探测器:第一环形探测器3A和第二环形探测器3B。具体地,飞点扫描模块包括射线源以及与该射线源转动连接的飞点轮2,该飞点轮2设置在第一环形探测器3A的第一端的外侧,并且该飞点轮2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狭缝,以使得该飞点扫描模块沿飞点轮2的径向方向并在360°的范围内发射射线束7。环形探测器用于探测射线束7经被检测对象40散射的散射信号,其中第一环形探测器3A的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可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其他部件与支撑架1连接,第二环形探测器3B经由连接件5与第一环形探测器3A的第一端连接,并与第一环形探测器3A间隔一间隙,飞点轮2位于第一环形探测器3A和第二环形探测器3B之间的间隙中,以使得飞点扫描模块所发射的射线束7经由该间隙射出。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飞点扫描模块沿飞点轮2的径向方向并在360°的范围内发射射线束7,以同时对被检测对象40的第一部分①和第三部分③进行扫描,类似地,也可以同时对被检测对象40的第二部分②和第四部分④进行扫描,从而可以对被检测对象一次成像。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散射成像设备包括背散射单元,所述背散射单元包括:/n支撑架;/n飞点扫描模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包括射线源以及与所述射线源转动连接的飞点轮,并用于沿所述飞点轮的径向方向且在360°的范围内发射射线束;以及/n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与所述支撑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用于探测所述射线束经被检测对象散射的散射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散射成像设备包括背散射单元,所述背散射单元包括:
支撑架;
飞点扫描模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包括射线源以及与所述射线源转动连接的飞点轮,并用于沿所述飞点轮的径向方向且在360°的范围内发射射线束;以及
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与所述支撑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用于探测所述射线束经被检测对象散射的散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的轴线与所述飞点轮的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探测器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第一环形探测器,所述飞点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的外侧,以使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所发射的射线束照射到被检测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点扫描模块所发射的射线束与所述飞点轮的轴线的夹角α小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探测器还包括第二环形探测器,所述第二环形探测器经由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间隔一间隙,所述飞点轮位于所述间隙中,以使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所发射的射线束经由所述间隙射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的周向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崔锦胡斌林东阮明张清吴华威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