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79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包括支架、主机和太阳能板,支架用于支撑主机,主机通过太阳能板供电;主机包括触摸屏、激光测距设备、数据存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触摸屏和数据存储模块设置在主机的后侧,触摸屏用于设置和显示数据参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参数;激光测距设备设置在主机的前侧,用于监测该激光测距设备与岩体的距离并通过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送到触摸屏;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出到远程信号终端,远程信号终端能够显示监测到的该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太阳能板供电、采用三个以上的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连接部和SD卡,使监测更加方便和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
本技术涉及斜坡变形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
技术介绍
斜坡关键岩体位移的监测直接影响到对斜坡变形的预测,目前,在斜坡位移领域内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多块体位移监测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监测设备要求也更加严格,由于斜坡的岩体位移需要持续监测,若采用人工测量,则大大的浪费了人力和增加操作成本。此外,监测设备的电池由于长时间监测需要不断的进行充电和储备电能才能够使用,也增加了监测成本。高陡斜坡危岩体位移监测直接影响到斜坡稳定性预测。目前,常用的崩塌智能位移计安装维护难度与危险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为了有效掌握斜坡高陡斜坡关键危岩体位移,通过非接触式连续监测,设备与危岩体之间的距离,计算出危岩的位移,从而有效判断斜坡稳定性。(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包括支架、主机和太阳能板,所述支架用于支撑主机,所述主机通过太阳能板供电;所述主机包括触摸屏、激光测距设备、数据存储模块、微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机的后侧,所述触摸屏用于设置和显示数据参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参数;所述激光测距设备设置在所述主机的前侧,用于监测该激光测距设备与岩体的位移并通过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送到触摸屏;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输出采集到的数据到远程信号终端,所述远程信号终端能够显示监测到的该数据。可选地,所述激光测距设备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激光位移传感器。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将数据导入数据存储模块。可选地,所述太阳能板通过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主机上部。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固定板和旋转部;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主机的顶面,所述旋转部固定在所述太阳能板底部;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旋转部之间。可选地,所述固定板为两个钢片,所述钢片采用直板型或L型,所述连接杆设置在两个钢片中间且能够沿一个方向自由活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杆底部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可选地,所述旋转部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所述旋转部的侧面开设螺纹孔。可选地,所述主机内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主机还包括目镜和物镜,所述物镜设置在主机内,所述目镜设置在主机的前侧,通过目镜采集图像,所述主机内还包括太阳能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的电能储存到太阳能蓄电池中,为该监测仪供电。可选地,所述主机的顶面设置矩形凹槽,所述太阳能板能够容置于矩形凹槽内,所述矩形凹槽底部设有主机前盖板插槽,开口朝向主机的后侧;主机的前侧设有主机前盖板。可选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SD卡和卡槽;所述触摸屏上设置有总开关按钮、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开关、画面缩小放大控制按钮、设置/功能按钮和测距角度调整按钮;所述触摸屏显示屏部分能够显示监测到的数据和图像。(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由于采用太阳能板供电,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可以持续供电和降低人工成本;采用三个以上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对三块岩石监测构成三点成面,相对于单块岩石的监测更加可靠,更加能够监测整个斜坡的位移动向;连接部的设置使太阳能板在弯折和转动过程中更加简单、便捷;非接触式监测可以保障监测人员自身安全,SD卡的设置可以为监测人员提供参考依据,用来分析斜坡块体的移动规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支撑主机2和太阳能板3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1中太阳能板3容置于矩形凹槽内示意图;图4为图1中支撑主机2后侧示意图;图5为图1中支撑主机2前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原理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主机;21:触摸屏;22:数据存储模块;23:激光位移传感器;24:主机前盖板;3:太阳能板;4:连接部;41:连接杆;42:固定板;43:旋转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种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包括支架1、主机2和太阳能板3,支架1用于支撑主机2,主机2通过太阳能板3供电;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若监测时间较短,也可以采用锂电池或蓄电池等供电来替代太阳能板3。主机2包括触摸屏21、激光测距设备、数据存储模块22、微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主机2内还包括报警装置,当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23同时监测到斜坡岩体位移距离异常时,进行报警。所述主机2还包括目镜和物镜,所述物镜设置在主机2内,所述目镜设置在主机2的前侧,通过目镜采集图像,主机2内还包括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板3的电能可以储存到太阳能蓄电池中,为该监测仪供电。触摸屏21和数据存储模块22设置在主机2的后侧,主机2的后侧背向斜坡,触摸屏21用于设置和显示数据参数,触摸屏21上设置有总开关按钮、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23开关、画面缩小放大控制按钮、设置/功能按钮和测距角度调整按钮等;触摸屏21显示屏部分能够显示监测到的数据和近景、远景图像;数据存储模块22用于存储数据参数;激光测距设备设置在主机2的前侧,主机2的前侧朝向斜波,用于监测该激光测距设备与岩体的位移并通过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显示数据并在触摸屏21上进行显示;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触摸屏21和数据存储模块22通信连接。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出到远程信号终端,远程信号终端能够显示监测到的该数据。远程信号终端可以是计算机、手机或平板等能够显示数据的设备。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WIFI无线通讯模块或2.4无线通讯模块等,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无线通讯模块还可以是能够传输数据的其他模块。激光测距设备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激光位移传感器23,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23可以监测出三组不同岩体的数据,由于三点成面共同作为参考,相对于仅使用一个激光位移传感器23监测的数据更加可靠。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激光位移传感器23还可以是其他能够监测位移的设备。通过微处理器将数据导入数据存储模块22。数据存储模块22包括SD卡和卡槽,数据导入数据存储模块22中的SD卡后,可以将SD卡移除更换新卡。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数据存储模块22。太阳能板3通过连接部4设置在主机2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包括支架(1)、主机(2)和太阳能板(3),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架(1)用于支撑主机(2),所述主机(2)通过太阳能板(3)供电;/n所述主机(2)包括触摸屏(21)、激光测距设备、数据存储模块(22)、微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n所述触摸屏(21)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2)设置在所述主机(2)的后侧,所述触摸屏(21)用于设置和显示数据参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2)用于存储数据参数;/n所述激光测距设备设置在所述主机(2)的前侧,用于监测该激光测距设备与岩体的位移并通过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送到触摸屏(21);/n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输出采集到的数据到远程信号终端,所述远程信号终端能够显示监测到的该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包括支架(1)、主机(2)和太阳能板(3),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用于支撑主机(2),所述主机(2)通过太阳能板(3)供电;
所述主机(2)包括触摸屏(21)、激光测距设备、数据存储模块(22)、微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
所述触摸屏(21)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2)设置在所述主机(2)的后侧,所述触摸屏(21)用于设置和显示数据参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22)用于存储数据参数;
所述激光测距设备设置在所述主机(2)的前侧,用于监测该激光测距设备与岩体的位移并通过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送到触摸屏(21);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输出采集到的数据到远程信号终端,所述远程信号终端能够显示监测到的该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测距设备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激光位移传感器(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将数据导入数据存储模块(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3)通过连接部(4)设置在所述主机(2)上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块体激光位移智能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包括连接杆(41)、固定板(42)和旋转部(43);
所述固定板(42)固定在所述主机(2)的顶面,所述旋转部(43)固定在所述太阳能板(3)底部;所述连接杆(41)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福根任凯珍张翊超韩建超季为孙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