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20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安装于岩体的钻孔(1)内部,包括壳体(2)、反光板(3)、激光测距传感器(7)、拉线(10)和拉线控制器(11),反光板(3)上设置有轴(8),轴(8)穿过壳体(2)并与壳体外的岩土相连;反光板(3)上设置有凸片(9),凸片(9)上连接拉线(10),拉线(10)连接到拉线控制器(11),拉线控制器(11)通过拉线(10)使反光板(3)绕轴(8)转动。激光测距传感器(7)位置固定于钻孔口,上部反光板采用拉线控制打开,依靠自重复位,这对于提高激光器的稳定性及测量精度具有显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特别用于矿山开采、隧道、边坡等工程中岩体内部变形测量领域。
技术介绍
多点位移监测是获取岩土体内部位移的重要工具,现有设备主要有弹性钢爪拉线式和激光测距式,早期设备多为弹性钢爪拉线式,但激光测距式在测量原理上有一定优势,近年应用有所增加,但在实际应用中,施工过程中的爆破振动,运输车辆剐蹭、开挖扰动等因素造成设备精度下降、故障率偏高、无法获取持续性监测数据的状况,进而无法实现精准工程稳定性预测及事故预警。现有技术有将激光器安装于转盘,依靠激光器绕钻孔中心轴转动实现钻孔内部不同位置位移监测的案例。但由于实际工程应用中常规监测精度在±1mm为宜,这与1~10m测量范围的激光器的极限精度基本吻合,但由于激光器绕轴转动,导致的设备振动很难保证达到要求精度,同时由于工程现场潮湿、多尘、强扰动因素很难保证旋转机构的平稳运行,这将进一步导致监测精度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针对实际应用中的爆破振动,运输车辆剐蹭、开挖扰动等因素造成设备精度下降、故障率偏高、无法获取持续性监测数据的状况,提供一种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安装于岩体的钻孔1内部,包括壳体2、反光板3、激光测距传感器7、拉线10和拉线控制器11,反光板3上设置有轴8,轴8穿过壳体2并与壳体外的岩土相连;反光板3上设置有凸片9,凸片9上连接拉线10,拉线10连接到拉线控制器11,拉线控制器11通过拉线10使反光板3绕轴8转动。激光测距传感器7位置固定于空口,上部反光板采用引线控制打开,依靠自重复位,这对于提高激光器的稳定性及测量精度具有显著作用。优选地,所述凸片9位于反光板3圆周外侧,凸片9上设有拉线孔并通过拉线孔连接所述拉线10,防止拉线10受翻转的反光板3的影响。优选地,所述反光板3及其凸片9和拉线10设置多套,以实现多点位移测量。优选地,所述反光板3设置多个时,各反光板3的凸片9的位置错开,以防止各拉线相互缠绕。优选地,所述拉线控制器1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7位于钻孔1的孔口外。优选地,所述壳体2上还设置有下定位板12和上定位杆13,上定位杆13使反光板3从闭合位置转到翻转位置的旋转角度小于90度,下定位板12使反光板3复位到闭合位置时不再转动,以限制反光板3的旋转角度。反光板3安装配重块14,配重块14和拉线10位于反光板3轴两侧,使反光板3在配重块14的作用下复位。优选地,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需要测量的目标反光板3位于闭合位置,其下方的其他反光板3均位于翻转位置,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7发射的激光束将直接打到目标反光板3上,实现目标反光板3的距离测量,测量完成后复位,所有反光板3均处于闭合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激光测距传感器位置固定于孔口,上部反光板采用拉线控制打开,依靠自重复位,这对于提高激光器的稳定性及测量精度具有显著作用。(2)壳体对于抵抗岩层渗水、潮气、灰尘,对于设备测量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设备服役时间及设备稳定性。附图说明为清晰描述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及功能结构,下面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的附图作简要描述。图1为本技术一种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反光板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反光板二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反光板三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钻孔,2-壳体,3-反光板,4-反光板一,5-反光板二,6-反光板三,7-激光测距传感器,8-轴,9-凸片,10-拉线,11-拉线控制器,12-下定位板,13-上定位杆,14-配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该装置安装于岩体的钻孔1内部,主要包括壳体2、反光板3、激光测距传感器7、拉线10和拉线控制器11,反光板3上设置有轴8,轴8穿过壳体2,并可根据现场钻孔直径弯折呈八字形后推入钻孔内,与壳体外的岩土相连。当岩体产生位移时,带动轴8和壳体2移动,进而带动反光板3移动;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7发射激光,激光束打到反光板3上并反射回来,可被激光测距传感器7上得到反光板3到激光测距传感器7的距离,监测该距离的改变即获取该测量点的位移值。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反光板3,以测量多个反光板3的距离,实现多点位移测量。如图1所示,示出三个反光板:反光板一4、反光板二5、以及反光板三6。当设置多个反光板3时,所述拉线10也相应设置多个。反光板3可以设置为圆形,反光板3上设置有凸片9,凸片9位于反光板3圆周外侧,凸片9上设有拉线孔并通过拉线孔连接拉线10。当设置多个反光板3时,各反光板3的凸片9的位置稍微错开,以防止各拉线相互缠绕,例如图2、图3、图4分别示出反光板一4、反光板二5、以及反光板三6示意图,其凸片9的位置相互错开。各拉线10连接到拉线控制器11,拉线控制器11位于钻孔1的孔口外。反光板3可绕轴8转动,参考图1,示出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反光板三6翻转而反光板一4和反光板二5不翻转的示意图。当拉线控制器11向下拉动拉线10时,反光板3绕轴8顺时针转动至翻转位置,例如图1中的反光板三6位于翻转位置;当拉线控制器11放松拉线10时,反光板3绕轴8逆时针转动复位至闭合位置,例如图1中的反光板一4和反光板二5位于闭合位置。在壳体2上还设置有下定位板12和上定位杆13,上定位杆13使反光板3从闭合位置转到翻转位置的旋转角度小于90度。反光板(3)安装配重块(14),配重块(14)和拉线位于反光板(3)轴两侧,当松开拉线10时,反光板3能够在配重块14的作用下复位到闭合位置。下定位板12安装在壳体2上,使反光板3复位到闭合位置时停止转动。当然,下定位板12和上定位杆13也可以选择安装在轴8上。本技术在进行多点位移测量时的工作过程以图1为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三个反光板:反光板一4、反光板二5、以及反光板三6,以实现该三个测量点的位移测量。当需要测量反光板一4的距离时,启动拉线控制器11使反光板二5和反光板三6的拉线10向下拉动,带动反光板二5和反光板三6旋转至翻转位置,而反光板一4处于闭合位置,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7发射的激光束将直接打到反光板一4上,实现反光板一4的距离测量,测量完成后复位,三个反光板均处于闭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安装于岩体的钻孔(1)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反光板(3)、激光测距传感器(7)、拉线(10)和拉线控制器(11),反光板(3)上设置有轴(8),轴(8)穿过壳体(2)并与壳体外的岩土相连;反光板(3)上设置有凸片(9),凸片(9)上连接拉线(10),拉线(10)连接到拉线控制器(11),拉线控制器(11)通过拉线(10)使反光板(3)绕轴(8)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安装于岩体的钻孔(1)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反光板(3)、激光测距传感器(7)、拉线(10)和拉线控制器(11),反光板(3)上设置有轴(8),轴(8)穿过壳体(2)并与壳体外的岩土相连;反光板(3)上设置有凸片(9),凸片(9)上连接拉线(10),拉线(10)连接到拉线控制器(11),拉线控制器(11)通过拉线(10)使反光板(3)绕轴(8)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9)位于反光板(3)圆周外侧,凸片(9)上设有拉线孔并通过拉线孔连接所述拉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3)及其凸片(9)和拉线(10)设置多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式多点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3)设置多个时,各反光板(3)的凸片(9)位置错开。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华谢泽平陈子鹏秦龙陈程高兴宝陈清平王海林雷孝阳何小林杨天香杨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吉祥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