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相变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76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相变换热器,包括热流体换热管束、冷流体换热管束,冷流体换热管束与热流体换热管束通过蒸汽上升管和冷凝液回流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还包括温度计、调节阀、排气阀,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热流体换热管束的壁面上,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冷凝液回流管上,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冷流体换热管束的顶部,所述排气阀上还设置有抽真空管嘴和气体喷射真空装置,所述冷凝液回流管上还设置有在线充液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控制换热管热流密度,避免因结露引起低温腐蚀和灰堵现象,还能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热启动与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相变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建材及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余热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相变换热器。
技术介绍
各类窑炉的燃料不可避免地含有硫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生成SO2,由于燃烧中有一定的过量氧气的存在,含有SO2的烟气中一部分会氧化成SO3。当烟气降低到一定温度时,SO3与烟气中的水蒸汽结合生成H2SO4蒸汽,含有硫酸蒸汽的烟气露点大为升高,当受热面的壁温低于露点时,含有硫酸的蒸汽就会在受热面上凝结成含有硫酸的液体,对受热面产生严重腐蚀。凝结在管壁上的硫酸不仅使金属管材发生腐蚀,还会粘附烟气中的飞灰,造成受热面的积灰和堵灰。由于积灰的存在,不但影响了传热效果,增加了烟气侧的流动阻力,还会加剧腐蚀,严重时金属腐蚀物和积灰会堵塞烟气通路。分体式相变换热技术有着高效传热、设备灵活布置、无需外加动能、冷热流体间密封性能高等优点,但就换热设备本身而言,其换热管的热流密度、设备换热负荷及排烟温度在设备结构与工况条件已确定的情况下“不可调控”,当设备使用工况出现波动及低负荷时,换热管低温露点腐蚀问题难以完全避免。另外,常规分体式相变换热器,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换热器的启动性能和换热性能,需要设备调试时通过热排的方法将管束系统中的空气排出并造真空,但对于低温区域的管束而言,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性能。在某种情况下,换热管束还有可能会出现工质不足,换热效率下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因此,上述问题影响着相变换热器的安全、长效、稳定地影响,迫切需要得到妥善解决。技术内容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分体式相变换热器,它能使换热管热流密度可控,避免因结露引起低温腐蚀和灰堵现象,还能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热启动与换热性能。本技术的分体式相变换热器包括热流体换热管束、冷流体换热管束,冷流体换热管束与热流体换热管束通过蒸汽上升管和冷凝液回流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还包括温度计、调节阀、排气阀,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热流体换热管束的壁面上,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冷凝液回流管上,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冷流体换热管束的顶部,所述排气阀上还设置有抽真空管嘴和气体喷射真空装置,所述冷凝液回流管上还设置有在线充液阀。本技术的分体式相变换热器通过设置温度计和调节阀来调节换热管束内的工质冷凝液流量,避免管壁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本技术还通过排气阀、抽真空管嘴和气体喷射真空装置,可以现场对换热管束密闭系统快速高效地制造真空,结合现场热排气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热启动与换热性能,并排出不凝气体,修复设备的换热性能;本技术还能通过冷凝液回流管上的在线充液阀,可以在线补液使工质不足的管束恢复换热性能。进一步,所述热流体换热管束和冷流体换热管束的数量为多排,且分别通过蒸汽上升管和冷凝液回流管连接形成独立的循环回路,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沿热流体流动方向尾部的热流体换热管束的壁面上,所述调节阀设置在与所述尾部的热流体换热管束相连的冷凝液回流管上。所述调节阀与所述温度计连锁控制。由于沿热流体(烟气)流动方向,每排的换热管束所承受的热负荷逐渐降低,所以在低温区域换热管束上加装温度计,冷凝液回流管上加装调节阀,当壁温低于露点温度时,通过连锁控制,调节调节阀的开度,控制冷凝液回流管的流量,提高管壁温度,从而避免露点腐蚀。进一步,所述热流体换热管束和冷流体换热管束均由上联管、换热管、下联管组成,所述热流体换热管束和冷流体换热管束的换热管的外部设置翅片,从而强化传热技术,提高整个换热系统的传热效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热流体换热管束和冷流体换热管束可视现场情况而分开布置,因此可以远距离传热,给工艺设计带来较大的灵活性,也为换热器的大型化、热能的综合利用以及热能利用系统的优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热流体换热管束和冷流体换热管束彼此独立,易于实现流体分隔密封,并且也可实现一种流体与多种流体的同时传热;3)热流体换热管束和冷流体换热管束可根据运行工况的变化实现换热管热流密度可控,换热管壁温可调,从而有效地避开露点腐蚀、积灰等问题;4)据工艺要求,可以进行顺、逆流混合布置,适应较宽的温度范围;5)可以对换热管束密闭系统快速高效地制造真空,结合现场气体热排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热启动与换热性能;6)当换热器运行热效率下降,可根据情况可进行在线排气(不凝性气体排出),以修复换热器的性能;7)当换热管束的工质不足,换热效率下降时,可以在线补液使其恢复换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分体式相变换热器的示意图;图2为单排换热管束独立循环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冷侧换热器壳体,2、冷流体换热管束,3、冷凝液回流管,4、壁面温度计,5、电动调节阀,6、在线充液阀,7、工质,8、热侧换热器壳体,9、热流体换热管束,10、蒸汽上升管,11、抽真空管嘴,12、再生排气阀,13、冷流体管束上联管,14、冷流体换热管,15、冷流体管束下联管,16、热流体管束下联管,17、热流体换热管,18、热流体管束上联管,19、气体喷射真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多排冷流体换热管束2沿冷流体流动方向安装在冷侧换热器壳体1内,并与冷流体接触,冷流体换热管束2由冷流体管束上联管13、冷流体换热管14、冷流体管束下联管15等组成。多排热流体换热管束9沿热流体流动方向安装在热侧换热器壳体8内,并与热流体(例如烟气)接触,热流体换热管束9由热流体管束下联管16、热流体换热管17、热流体管束上联管18等组成。其中多排冷流体换热管束2与多排热流体换热管束9之间分别通过蒸汽上升管10和冷凝液回流管3对应相连,各自形成独立的封闭的换热循环系统。当热流体横向掠过热流体换热管束9,热流体的热量将管束内的工质7加热。工质7被加热后汽化,通过密度差的作用沿着蒸汽上升管10传递到冷流体换热管束2并加热冷流体。汽化的工质7将凝结潜热传递给冷流体后变成冷凝液,通过位差的作用经冷凝液回流管3又回到热流体换热管束9被热流体继续加热,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就形成冷流体换热管束2与热流体换热管束9之间的能量传递。多排换热管束共同作用就完成了冷、热流体的能量交换。冷流体换热管束2上装有再生排气阀12及抽真空管嘴11,采用气体喷射真空装置19利用现场压缩空气对换热管束密闭系统快速高效地制造真空,结合现场调试阶段通过再生排气阀12的气体热排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热启动与换热性能。同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利用再生排气阀12,在线排放管束内集聚的不凝气,适时恢复设备的换热性能。本技术还通过冷凝液回流管3上的在线充液阀6,在换热管束的工质不足,换热效率下降时,在线补液使其恢复换热性能。为了弥补气—气换热器换热系数低的弱点,冷流体换热管14、热流体换热管17可以通过在换热管外设翅片强化传热技术,提高整个换热系统的传热效率。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相变换热器,包括热流体换热管束、冷流体换热管束,冷流体换热管束与热流体换热管束通过蒸汽上升管和冷凝液回流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计、调节阀、排气阀,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热流体换热管束的壁面上,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冷凝液回流管上,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冷流体换热管束的顶部,所述排气阀上还设置有抽真空管嘴和气体喷射真空装置,所述冷凝液回流管上还设置有在线充液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相变换热器,包括热流体换热管束、冷流体换热管束,冷流体换热管束与热流体换热管束通过蒸汽上升管和冷凝液回流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计、调节阀、排气阀,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热流体换热管束的壁面上,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冷凝液回流管上,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冷流体换热管束的顶部,所述排气阀上还设置有抽真空管嘴和气体喷射真空装置,所述冷凝液回流管上还设置有在线充液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相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体换热管束和冷流体换热管束的数量为多排,且分别通过蒸汽上升管和冷凝液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程杨玉猛王明军陈军周雷宇徐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