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及换热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8725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换热器系统。其中,换热器包括排管和翅片,排管内能够通入载冷剂或载热剂,翅片设置在排管的外壁上,翅片的高度沿排管的径向延伸。翅片包括与排管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第二导热部的导热系数小于第一导热部的导热系数和排管的导热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器,第二导热部的导热系数较排管低,在释冷工况下使排管两边的相变固体物质分隔,防止相变固体物质对排管进行环状包裹,缩短了加热工况下相变固体物质脱离的时间;由于排管上的相变固体物质可以快速除去,故因相变固体物质所形成的热阻可以限制在较低数值,从而大大提高换热器的释冷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及换热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及换热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量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中央空调的制冷,北方冬天的制热,物流冷供链,大型的储热储冷等。这里面关于冷热的传输都要涉及到换热器的使用。对于常规的流体介质传换热,可以通过提高换热器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大换热面积,提高常规流体的流动速度来实现高换热效率,这可以响应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但是有些换热器系统涉及介质的相变变化,特别是气-固和液-固相变的传换热系统,这些情况往往变得复杂起来。在流体介质接收冷量或释入热量时,发生相变而变成固体时,往往会包裹住换热器;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固体的厚度将越来越大,由于相变的固体物质的导热系统不是很大,一般在0.1-3W/(m·K)之间,这导致固体物质所产生的热阻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加大流体介质的流速,此时对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变得微乎其微。目前,通常对流体介质在低于相变温度传输冷量,当固体物质厚度过大时,换热器切换到加热模式,到相变温度之上,使附着在换热器的相变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包括:/n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排管(11)和翅片(12),所述排管(11)内能够通入载冷剂或载热剂,所述翅片(12)设置在所述排管(11)的外壁上,所述翅片(12)的高度沿所述排管(11)的径向延伸;/n所述翅片(12)包括与所述排管(11)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热部(121)和第二导热部(122),所述第二导热部(122)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一导热部(121)的导热系数和所述排管(11)的导热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包括:
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排管(11)和翅片(12),所述排管(11)内能够通入载冷剂或载热剂,所述翅片(12)设置在所述排管(11)的外壁上,所述翅片(12)的高度沿所述排管(11)的径向延伸;
所述翅片(12)包括与所述排管(11)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热部(121)和第二导热部(122),所述第二导热部(122)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一导热部(121)的导热系数和所述排管(11)的导热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组所述换热组件间隔排列,所述换热器(1)还包括连接管(13)和保温层(14),相邻的两个所述排管(1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13)连通,所述保温层(14)包裹所述连接管(13),所述保温层(14)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排管(11)的导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12)对称设置在所述排管(1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12)的板面与所述排管(11)的轴线平行。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胡松勾艳芬陈奇良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佳外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