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76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窑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窑炉,所述窑炉的顶部与出气管的底端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外侧壁分别与多组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窑炉的底部固定连接,多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均与过滤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部与出气管连通。该环保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扣合座、卡座、套环、锥形座、出气管和连接管的配合,使得环保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便于对输出的热气流进行过滤,减少了污染,并且方便对过滤装置进行更换,通过总流管、分流管、堵头、连接板、液压缸和转轴的配合,使得装置便于同时控制多组传送带上产品的烘干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陶瓷窑炉
,具体为一种环保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产品在经过烧成带烧成后,需经过急冷带、缓冷带和直冷带降温,窑炉的急冷带通过鼓入空气对产品进行冷却,热量通过窑炉表面散热或直接排入大气,余热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大量的热源浪费。因此,需要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得以合理利用能源。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203413U提出了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抽热管道、鼓风机、输送管道、烘干室,窑炉急冷带的顶面设置有余热抽风口,所述的余热抽风口通过抽热管道连接鼓风机的进风口,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给烘干室供热。本技术将隧道窑急冷带中的废热气通过抽热管道抽取至鼓风机,再通过输送管道传送至烘干室,实现对窑炉余热的回收利用,但是该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缺少对热气流的处理,直接输出的热气流具有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缺少对热气流的处理,直接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窑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1)的顶部与出气管(2)的底端连通,所述出气管(2)的外侧壁分别与多组支撑架(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与窑炉(1)的底部固定连接,多组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均与过滤装置(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4)的底部与出气管(2)连通,所述过滤装置(4)的顶部与连接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鼓风机(6)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鼓风机(6)的底部与安装座(7)的中部螺接,所述鼓风机(6)的输出端与总流管(8)靠近鼓风机(6)的一端连通,所述总流管(8)外表面的底部分别与若干组分流管(12)的顶端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窑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1)的顶部与出气管(2)的底端连通,所述出气管(2)的外侧壁分别与多组支撑架(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与窑炉(1)的底部固定连接,多组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均与过滤装置(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4)的底部与出气管(2)连通,所述过滤装置(4)的顶部与连接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鼓风机(6)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鼓风机(6)的底部与安装座(7)的中部螺接,所述鼓风机(6)的输出端与总流管(8)靠近鼓风机(6)的一端连通,所述总流管(8)外表面的底部分别与若干组分流管(12)的顶端连通,所述分流管(12)的底部设置有堵头(11),所述堵头(11)的后侧与连接板(10)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0)上表面的后侧与液压缸(9)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液压缸(9)的顶部与安装座(7)固定连接,多组所述连接板(10)的中部均被转轴(13)穿过,所述转轴(13)的左端与安装座(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0)的中部与转轴(13)转动连接,每组所述连接板(10)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的中部与转轴(13)的外表面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陶瓷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卡座(401),所述卡座(401)的底部与支撑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座(401)下表面的中部与出气管(2)顶端连通,所述卡座(401)的左侧与扣合座(40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伯寿
申请(专利权)人:怀仁市亿家亲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