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72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包括与地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螺钉固定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中层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导向板,所述侧导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烘干箱内壁,所述输送机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烘干箱、下烘干箱,所述上烘干箱、下烘干箱左右两侧分别与烘干箱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烘干箱上端面中部与上循环管道连通,所述上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加热腔连通,所述加热腔的另一端与循环鼓风机连通,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对蚕丝被进行输送,加热均匀,正反面均匀加热烘干,加热源远离蚕丝被,有效防止蚕丝被烘干过程中损伤,烘干效率高,平铺式烘干加快烘干速度,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
本技术涉及蚕丝被领域,尤其是一种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
技术介绍
烘干,是指用某种方式去除溶剂保留固体含量的工艺过程。通常是指通入热空气将物料中水分蒸发并带走的过程。按照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传播的方式,烘干也有相对应的三种方式:烘筒式烘干、热风式烘干和远红外烘干。目前,蚕丝被烘干大多采用热风式烘干,但是,很少采用平铺式烘干,导致烘干不均匀,烘干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做到烘干过程中蚕丝被不受损坏,使用不方便快捷,实用性差。针对现有装置存在的弊端进行改进,现在提供一种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包括与地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螺钉固定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中层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导向板,所述侧导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烘干箱内壁;所述输送机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烘干箱、下烘干箱,所述上烘干箱、下烘干箱左右两侧分别与烘干箱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烘干箱上端面中部与上循环管道连通,所述上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加热腔连通,所述加热腔的另一端与循环鼓风机连通,所述循环鼓风机的另一端与下循环管道连通,所述下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下烘干箱下端面中部连通,所述烘干箱外壁中部与抽风机连通。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烘干箱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蚕丝被进口及出口,所述烘干箱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保温帘。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与烘干箱后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驱动轴通过键连接,所述驱动轴两侧与轴承座A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座A通过螺钉安装在烘干箱上,所述驱动轴上与V型轮A通过键连接,所述V型轮A设置有五个,且均匀分布在驱动轴上,所述V型轮A与V型轮B通过防滑皮带连接,所述V型轮B与从动轴通过键连接,所述从动轴两端分别与轴承座B连接,所述轴承座B通过螺钉连接在烘干箱上。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导向板、下烘干箱、上烘干箱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下烘干箱上端面开有数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上烘干箱下端面开有数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内部设置有数个加热丝及温度传感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鼓风机包括与加热腔通过螺钉连接的鼓风机罩,所述鼓风机罩内部设置有鼓风扇叶,所述鼓风扇叶与转动轴A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轴A右侧与轴承座C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座C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通过螺钉在烘干箱外壁上,所述转动轴A右端与V型轮C通过键连接,所述V型轮C与V型轮D通过V型带连接,所述V型轮D与电机A的主轴通过键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机包括与烘干箱侧壁中部通过螺钉连接有抽风管道,所述抽风管道上方设置有抽风外罩,所述抽风外罩中部安装有轴承座D,转动轴B上端与抽风扇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转动轴B下端与V型轮E通过键连接,所述V型轮E与V型轮F通过V型带连接,所述V型轮F与电机B转轴通过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机A启动,带动鼓风扇叶反向转动,将热风通过上循环管道输送至上烘干箱内部,并通过烘干箱上的通孔吹出,对蚕丝被正面进行烘干,热风从下循环管道流出,形成热风循环,同时,电机B启动带动抽风扇叶转动,将蚕丝被蒸发的水蒸气排出,一段时间后,鼓风扇叶正向转动,将热风通过下循环管道输送至下烘干箱内部,并通过下烘干箱上的通孔吹出,对蚕丝被背面进行烘干,热风从上循环管道流出,形成热风循环,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对蚕丝被进行输送,加热均匀,正反面均匀加热烘干,加热源远离蚕丝被,有效防止蚕丝被烘干过程中损伤,烘干效率高,平铺式烘干加快烘干速度,使用方便快捷,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循环鼓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抽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架1、烘干箱2、输送机构3、侧导向板4、下烘干箱5、上烘干箱6、上循环管道7、加热腔8、循环鼓风机9、下循环管道10、抽风机11;减速机301、驱动轴302、轴承座A303、V型轮A304、V型轮B305、防滑皮带306、从动轴307、轴承座B308;鼓风机罩901、鼓风扇叶902、转动轴A903、轴承座C904、支撑座905、V型轮C906、V型轮D907、电机A908;抽风管道1101、抽风外罩1102、轴承座D1103、转动轴B1104、抽风扇叶1105、V型轮E1106、V型轮F1107、电机B11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包括与地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支撑架1,固定稳固,所述支撑架1通过螺钉固定有烘干箱2,用于蚕丝被加热的腔体,所述烘干箱2中层设置有输送机构3,用于蚕丝被的输送,所述输送机构3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导向板4,对蚕丝被左右侧进行导向,所述侧导向板4通过螺钉固定在烘干箱2内壁,所述输送机构3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烘干箱6、下烘干箱5,用于蚕丝被上下方的均匀加热烘干,所述上烘干箱6、下烘干箱5左右两侧分别与烘干箱2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烘干箱6上端面中部与上循环管道7连通,所述上循环管道7的另一端与加热腔8连通,所述加热腔8的另一端与循环鼓风机9连通,所述循环鼓风机9的另一端与下循环管道10连通,所述下循环管道10的另一端与下烘干箱5下端面中部连通,所述烘干箱2外壁中部与抽风机11连通,形成热风循环,节约热能。所述烘干箱2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蚕丝被进口及出口,所述烘干箱2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保温帘,有效的防止热量外散。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与烘干箱2后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的减速机301,所述减速机301与驱动轴302通过键连接,所述驱动轴302两侧与轴承座A303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座A303通过螺钉安装在烘干箱2上,所述驱动轴302上与V型轮A304通过键连接,所述V型轮A304设置有五个,且均匀分布在驱动轴302上,所述V型轮A304与V型轮B305通过防滑皮带306连接,所述V型轮B305与从动轴307通过键连接,所述从动轴307两端分别与轴承座B308连接,所述轴承座B308通过螺钉连接在烘干箱2上,用于蚕丝被的输送。所述侧导向板4、下烘干箱5、上烘干箱6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下烘干箱5上端面开有数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上烘干箱6下端面开有数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包括与地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通过螺钉固定有烘干箱(2),所述烘干箱(2)中层设置有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导向板(4),所述侧导向板(4)通过螺钉固定在烘干箱(2)内壁;/n所述输送机构(3)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烘干箱(6)、下烘干箱(5),所述上烘干箱(6)、下烘干箱(5)左右两侧分别与烘干箱(2)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烘干箱(6)上端面中部与上循环管道(7)连通,所述上循环管道(7)的另一端与加热腔(8)连通,所述加热腔(8)的另一端与循环鼓风机(9)连通,所述循环鼓风机(9)的另一端与下循环管道(10)连通,所述下循环管道(10)的另一端与下烘干箱(5)下端面中部连通,所述烘干箱(2)外壁中部与抽风机(1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包括与地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通过螺钉固定有烘干箱(2),所述烘干箱(2)中层设置有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机构(3)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导向板(4),所述侧导向板(4)通过螺钉固定在烘干箱(2)内壁;
所述输送机构(3)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烘干箱(6)、下烘干箱(5),所述上烘干箱(6)、下烘干箱(5)左右两侧分别与烘干箱(2)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烘干箱(6)上端面中部与上循环管道(7)连通,所述上循环管道(7)的另一端与加热腔(8)连通,所述加热腔(8)的另一端与循环鼓风机(9)连通,所述循环鼓风机(9)的另一端与下循环管道(10)连通,所述下循环管道(10)的另一端与下烘干箱(5)下端面中部连通,所述烘干箱(2)外壁中部与抽风机(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2)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蚕丝被进口及出口,所述烘干箱(2)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保温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铺式蚕丝被烘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与烘干箱(2)后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的减速机(301),所述减速机(301)与驱动轴(302)通过键连接,所述驱动轴(302)两侧与轴承座A(303)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座A(303)通过螺钉安装在烘干箱(2)上,所述驱动轴(302)上与V型轮A(304)通过键连接,所述V型轮A(304)设置有五个,且均匀分布在驱动轴(302)上,所述V型轮A(304)与V型轮B(305)通过防滑皮带(306)连接,所述V型轮B(305)与从动轴(307)通过键连接,所述从动轴(307)两端分别与轴承座B(308)连接,所述轴承座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山水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