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繁茂专利>正文

随车行走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42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车行走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车体悬架上的发电主体,所述发电主体包括顶端经软绳与所述车体悬架底端系接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端的侧部开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发电机输入轴连接,所述发电机输出端电连有电池;所述升降杆靠近所述车体悬架的一端的外侧还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所述车体悬架底端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随车行走发电装置,在车辆行驶产生震动时,带动升降杆沿限位套升降,进而通过齿条和齿轮带动发电机运转,实现给电池充电,且无功损耗低,能量转换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车行走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随车行走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紧凑的现代中国,尤其是大中型的城市,各种车型,已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包括社交、旅游、运输、商业谈判、经济交流等等各个行业,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拓宽了人类远行的足迹,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舒适与便捷。传统车一般使用柴油和汽油作为能源来驱动车辆行驶,因其优点在于柴油和汽油能提供持续的、稳定的、高效的动力来支持交通工具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作业。但是柴汽油动力的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的排出尾气,空气污染也是这种动力的车辆一直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最终导致空气污染逐渐加重。而作为能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完美方案——电动汽车,在趋于绿色能源化的今天,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力不仅能为车辆提供强而有力的动力驱动,同时作为一种环保无公害的能源,不会污染环境,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车载电池的容量是有限的,当在行驶的路途中遇到能源耗竭的情况,从而影响车辆行驶的可持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车行走发电装置,在车辆行驶产生震动时,带动升降杆沿限位套升降,进而通过齿条和齿轮带动发电机运转,实现给电池充电,且无功损耗低,能量转换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随车行走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车体悬架上的发电主体,所述发电主体包括顶端经软绳与所述车体悬架底端系接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端的侧部开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发电机输入轴连接,所述发电机输出端电连有电池;所述升降杆靠近所述车体悬架的一端的外侧还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所述车体悬架底端焊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套内部朝向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升降杆的两侧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杆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平滑部和齿条部,所述平滑部与所述限位套套接,所述齿条部侧部开设有所述齿条。优选的,所述升降杆顶端粘接有防撞橡胶层。优选的,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车体悬架之间的所述软绳长度为5-10厘米。优选的,所述软绳由合成纤维编织而成。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随车行走发电装置,在车辆行驶产生震动时,带动升降杆沿限位套升降,进而通过齿条和齿轮带动发电机运转,实现给电池充电,且无功损耗低,能量转换率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随车行走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体悬架;2、软绳;3、限位套;4、转轮;5、升降杆;50、平滑部;51、齿条部;6、齿条;7、齿轮;8、发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随车行走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结构,包括设置于车体悬架1上的发电主体,发电主体包括顶端经软绳2与车体悬架1底端系接的升降杆5,升降杆5底端的侧部开设有齿条6,齿条6与齿轮7啮合,齿轮7与发电机8输入轴连接,发电机8输出端电连有电池,发电机8通过机座固定于车体悬架1底端;且升降杆5靠近车体悬架1的一端的外侧还套设有限位套3,限位套3与车体悬架1底端焊接。具体的,升降杆5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平滑部50和齿条部51,平滑部50与限位套3套接,齿条部51侧部开设有齿条6。限位套3内部朝向升降杆5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轮4,转轮4与升降杆5的两侧滚动连接,将升降杆5和限位套3之间的滑动连接改为滚动连接,无功损耗更小。优选的,升降杆5顶端粘接有防撞橡胶层,避免了悬架被长期撞击损毁。优选的,升降杆5与车体悬架1之间的软绳2长度为5-10厘米,适应现有车型车底盘的高度。优选的,软绳2由合成纤维编织而成。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随车行走发电装置,在车辆行驶产生震动时,且行驶过程中不论是汽车自身的震动还是道路颠簸导致的汽车震动均会带动升降杆升降,进而通过齿条和齿轮带动发电机持续运转,实现给电池连续充电,且无功损耗低,能量转换率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车行走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车体悬架上的发电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主体包括顶端经软绳与所述车体悬架底端系接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端的侧部开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发电机输入轴连接,所述发电机输出端电连有电池;/n所述升降杆靠近所述车体悬架的一端的外侧还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所述车体悬架底端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车行走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车体悬架上的发电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主体包括顶端经软绳与所述车体悬架底端系接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端的侧部开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发电机输入轴连接,所述发电机输出端电连有电池;
所述升降杆靠近所述车体悬架的一端的外侧还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所述车体悬架底端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行走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内部朝向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升降杆的两侧滚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繁茂
申请(专利权)人:曾繁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